有一種愛,跟消失有關。你眼睜睜地看它逝去,無法挽回。即時成影的相機正是這樣,從誕生到現(xiàn)在,老牌的寶麗來已經(jīng)完全停產(chǎn),而相應的一次性成像膠片也越來越少,一次性成像影像,也隨著時光的侵蝕在慢慢消退。
和劉睿相見,感覺很有眼緣。長發(fā),小鳥花紋的藍連衣裙,皮膚上還有斯里蘭卡海灘帶回的顏色,聊過幾句,才知道原來她曾經(jīng)也是混媒體圈的。從媒體轉(zhuǎn)戰(zhàn)到和首飾珠寶以及設計相關的行業(yè),她算是從文字的苦海中解脫,轉(zhuǎn)向令人賞心悅目的視覺世界。那些擺放在首飾架上的珠寶,多數(shù)是歐洲的古董,孔雀石包裹在黃金葉中的大項鏈,紅寶石鑲嵌的Tiffany蜜蜂胸針,華麗卻不俗氣,讓女人們一看就鉆進眼里拔不出來。不過首飾不是她的唯一愛好,她曾經(jīng)也是跑遍全球的“在路上”的人,她用特別的維尼熊騎鴕鳥,眺望馬丘比丘,游歷斯洛伐克的古堡,一路上都帶著自己的創(chuàng)作工具──各種寶麗來相機,拍了大量的一次性成像的圖片。
迷上即時成影
劉睿擁有200多臺各種型號的寶麗來,從限量500臺的黃金版SX-70,到限量的“毒蛙”,小花美穗設計的限量版,和資生堂合作的特別版……有的看上去嶄新,像是從來沒有觸碰過,有的顯得經(jīng)歷了很多旅行,有很多細小的劃痕。
寶麗來總共只出了300多款,而被劉睿都收入囊中的有三分之二之多。她說到目前為止,她只收老的寶麗來,也不收國產(chǎn)的,產(chǎn)于英國和美國的居多。問起為什么就喜歡這一個品牌,她談起寶麗來的偉大發(fā)明,包括最早的偏光太陽鏡,以及1947年的一次成像相機和膠片。Polaroid 95是最早的即時成影相機,有很多劃時代的專利,在上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擁有一臺這樣的相機實在是算得上先鋒派。那時候拍的照片叫波拉片,拍完之后要先揭一層膜,來回晃動它才慢慢顯影,很多攝影大師在拍攝膠片之前,都會先用波拉片試試效果。也多數(shù)用在法醫(yī)拍攝現(xiàn)場照用。交警執(zhí)法取證時喜歡用Polaroid 2000型寬幅相機,因為它一次成像,無法作假。
寶麗來的即時成影不同于數(shù)碼相機,數(shù)碼相機拍完照片不滿意立即可以刪除,還可以后期電子暗房修片。可是寶麗來拍出來的卻是一個獨一無二的相片,拍完就被相機吐出來,握在手中與現(xiàn)場對比,這種介質(zhì)和觸覺有它先天的存在感,影像也無法后期再修改,拍完有白邊,像是已經(jīng)被裝裱好的作品。所以拍攝的時候,會更嚴謹?shù)貙Υ龢媹D光線等因素,這個屏氣凝神的過程,投入了創(chuàng)作的縝密思維。
一切盡在消逝
2001年寶麗來宣告破產(chǎn),盡管在2000年的時候?qū)汒悂硐鄼C創(chuàng)紀錄地賣了1310萬臺,比那時全球數(shù)字相機售出量1110萬臺還多。但偏愛數(shù)字是趨勢,寶麗來破產(chǎn)后, 在中國的寶麗來還堅持到2008年左右,而最后的T600膠片也在同年停止生產(chǎn)了。“它是一個注定走向消亡的過程?!眲㈩5氖稣f有點嚴肅,讓人不得不一同陷入考究癖的憂傷:“它所有相關的東西都與‘消失’有關,每一張片子都只有一個Copy,顯影的過程是影像慢慢浮現(xiàn),而保存時間并不長,通常如果曝露在陽光下,影像不過10年就慢慢消失。這是場令人唏噓的表演,最終落幕。”
寶麗來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IT發(fā)明之一。在它的世紀里,寶麗來站在輝煌的巔峰,在時裝、攝影領域里是不可替代的角色。盡管富士現(xiàn)在做的一次性成像相機都還在出新,還有很多人迷戀各種拍立得。一次成像的膠片已然越來越高不可攀,一盒要185~200元左右的價格,再拿寶麗來當玩具的人一定是嗜愛如命,不計成本。
一次在紐約中央公園,一個老太太看劉睿在用寶麗來拍照,立即很興奮地和她交談,她說自己年輕的時候,她先生追她就拿這臺相機(SX-70)給她拍照,拍得特別好。老太太觸摸相機上的線條,雙手顫抖,目光如炬,回憶讓她臉上泛起紅光,那些年,用這臺相機拍照,一定是很拉風的潮人。劉睿用一盒已經(jīng)過期的膠片拍了一組公園的景致,在成影的時候用發(fā)卡刮相,成了一系列猶如梵高印象派作品一般的彩色作品。
玩票,如果都像她玩得這樣認真、不計成本、不計回報,那便是真正和喜歡的東西合二為一,融為一體了。
考究癖的宿命
2001年劉睿在英國讀大眾傳媒,在參加一次搖滾音樂節(jié)的時候,她拿著一臺亞西卡小口袋數(shù)碼相機,那時相當前衛(wèi),而她發(fā)現(xiàn)有人拿著寶麗來在拍照。按下快門,照片推出,影像生成,那感覺非常與眾不同,又懷舊又很酷。當年在倫敦生活,她體會到當?shù)厝藢εf時光的眷戀,當祖國大地開始迅猛發(fā)展數(shù)字技術的時候,她的房東太太還在用放錄影帶的那種大頭電視看電影。她在看1997年的電影 《情書》的時候,里面的一個細節(jié)是男主角給女主角寄去一臺折疊的寶麗來ALPHA1相機,讓她拍下小時候他跑步的操場。故事情節(jié)和相機的機械感打動了她。之后她在一個古董市集遇見了第一個收藏的寶麗來。那一臺SX-70在70年代出廠就售賣170美元,從1972年推出,這款相機一共賣出600萬臺,相當風靡。鏡頭前有調(diào)焦用的刻度板,表面是拉絲金屬工藝,打開的卡口處有彈簧。而之后的款幾乎不再有這么細致的工藝了。劉睿笑稱自己是個“考究癖”,一旦喜歡了就難以自拔,所以她不斷地光顧英國的古董店、慈善商店,收集不同的款。1952年的110開拓者,1954年的90高地,1960年的900,110B,1972年SX-70推的5個版本,后來推的SLR690……像690這樣的款,她當時收的時候要195美元,而在國內(nèi)至少是6000元。寶麗來也在不斷做跨界,和資生堂合作,和Mother's Cookie合作,還有Hello Kitty以及諾頓,都出相關的款,在1997年辣妹紅極一時的時候還出了Spicy Girl一款。200多臺相機好在都是折疊式的,合起來不過半本書大小,所以平時劉睿都折好整齊地堆放在書架上。
其時,國外關注寶麗來的人已經(jīng)不少。劉睿認真地讀它的歷史,按圖索驥地列出收藏計劃。2001年到2011年,10年間,她傾注了心血去了解、尋覓寶麗來,并且組成自己的“格林社Green Show”,做了很多和寶麗來相關的產(chǎn)品,包括玩具、畫冊,裝相片的相冊、環(huán)保包等衍生產(chǎn)品,想讓更多的人知道寶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