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是需要多元的,男性也需要享受家庭快樂,也有陰柔的一面偶爾展現(xiàn);女人也需要得到事業(yè)的鼓勵,也有陽剛的氣息偶爾釋放。
世界是平的,更是多元的
《如果女人統(tǒng)治世界》聽上去是一個充滿挑釁味道的名字,來自于一位崇尚自由與獨立的女性作者的著作。作者名字叫穆里爾·德·圣·蘇維爾,沒有人問過她今年到底多大年紀,只知道她是法國瑪澤集團的高層領導之一,在年輕的時候就決定不要孩子,要晚些結婚,一副“不獨立,毋寧死”的架勢。
蘇維爾年輕時候的法國,正好處于1968年五月革命的熱潮中,年輕人崇尚絕對的甚至泛濫的自由平等。深受這樣的影響,蘇維爾完全是在非常自主的情況下做出了對未來生活方式的選擇。她沒有自己的后代,三年前才正式走進婚姻殿堂。她說她從來沒有后悔過,只是當年父母親對她有過擔心,希望她中規(guī)中矩,但是后來看到她一直能幸福地生活也就逐漸放心。
身體力行自己的信念的蘇維爾在事業(yè)上一路順風順水,1993年她加入瑪澤集團并創(chuàng)立了傳媒部,2008年又成立了內(nèi)部市場營銷傳媒代理部,是集團兩名高層女性管理者之一。她的工作一方面讓她對女性的職業(yè)生涯有更多的思考,另外一方面,經(jīng)常外出考察的機會也讓她能夠接觸到世界各地不同境遇中的女性。
這本書是她在世界各地采訪的基礎上,用一年的時間寫作而成。最初她只是想把自己發(fā)現(xiàn)的問題表達出來,沒想到書能夠成功出版,更沒想到這么快能被翻譯成多國語言。與中國讀者見面的這一天,蘇維爾一身黑裙紅衣,身材苗條,思路清晰,仿佛她本身就是一個最好的宣講案例——獨立與自由,是使一個女人精彩有趣的課堂。
“女人與男人之間,有一個很大的區(qū)別,男性關注的是相對短暫的事物,比如科學;但女性關注的是非常長久的,比如人性。在我所到過和采訪過的女人中,不管來自哪個國家和地區(qū),她們首要的關切點都在教育,然后延展到公眾健康、降低腐敗等等。”正是基于這樣的觀察,蘇維爾提出了讓男女分配和分享生活和事業(yè)的命題。她所在的瑪澤集團,每年也在全球范圍內(nèi)招聘很多年輕的員工,最初的男女比例基本均等,但到了中高層之后,女性的數(shù)量就明顯減少。即使是在法國,年輕女性也不得不更多顧及家庭事務,經(jīng)常處于工作和家庭矛盾的兩難境地。
雖然用了一個火藥味道濃郁的標題,但是蘇維爾并不是強勢的女權主義者。她只是希望通過自己的記錄,能讓更多的人明白,這個世界是多元的。男性也需要享受家庭快樂,也有陰柔的一面偶爾展現(xiàn);女人也需要得到事業(yè)的鼓勵,也有陽剛的氣息偶爾釋放。只有充分尊重這些本性的需求,社會才能更有效地運轉?!奥?lián)合國、世界銀行這樣的全球性組織都做過調(diào)查,在那些女童教育情況好,男女地位特別平等的國度里,經(jīng)濟狀況會更好。” 給予女性更多的支持,可以更好地利用那一半人口的智慧,蘇維爾建議,在企業(yè)中,做管理層的女性比例應該到30%以上,這樣她們的話語才能得到傾聽,建議才能得到采納,能夠避免單一的思維方式和角度,“請相信,多元會帶來財富。”
能選擇,更能為選擇承擔責任
蘇維爾所選擇的采訪對象,都是在世界各國的某個領域中取得了一些成就的女性?!拔也粫x擇福布斯排行榜中的女人,更不會選明星?!边@些女性在她們本國都很有名,也愿意分享自己的故事。
聽到的故事多了,書稿開始寫就不是一件困難的事,但是怎樣下結論卻不容易?!八羞@些人物故事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愿意為女性的自由選擇做出努力?!?/p>
比如,一個原本生活在伊拉克的女人,父親是薩達姆·侯賽因的飛行員,擁有幸福和睦的家庭環(huán)境,卻在15歲那年忽然在母親的主張下嫁給了她并不認識的美國人,并從此遠走美國?;楹蟛痪貌⒉荒芨杏X到幸福的她就離婚,然后再婚,卻仍不幸福,匆匆結束。再次離婚后她回到伊拉克,有機會詢問母親當年為什么要替她做那樣的決定?母親說,當時如果不用這樣的方式送她離開伊拉克,就可能遭受更差的厄運,因為薩達姆已經(jīng)表示過對她的喜愛。聽到這個消息后,她決定今后終生不嫁,又去了美國,創(chuàng)辦了一個公益組織,專門幫助那些處在戰(zhàn)爭環(huán)境中的女性。經(jīng)歷過坎坷人生之后,她做出了真正心之所向的決定。
“女人可以選擇成為國家元首或者是養(yǎng)育五個孩子的母親,但是要永遠保留自己供養(yǎng)自己的技能。因為你的丈夫也可能失業(yè),也可能變得不再愛你,所有的安全感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只有選擇生活方式的權利還不夠,還要有承擔選擇后果的能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