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對于高中體育教學中分層教學的研究已越來越受到關注。但是根據(jù)筆者的調查發(fā)現(xiàn),在實際的分層教學中,由于還有不少的體育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過于單一,無法處理學生的個體性與班級集體性之間的矛盾,學生的練習積極性沒有很好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不高。因此,本人根據(jù)調查發(fā)現(xiàn),并結合自身多年從事高中體育教學經驗,從分層教學的特點出發(fā),探索當前高中體育分層教學的策略,為提升當前課堂教學效率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高中體育 分層教學 課堂教學
一、分層教學的特點
(一)時代性。分層教學在教學中注重挖掘教材的健身特點和健康要素,營造自主學習,生動活潑、愉快自愿的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展示學生個性特點,使其從中獲得運動成功的樂趣,張揚個性;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時間,做到學練結合。因此,分層教學體現(xiàn)了新時代對體育教學的學科要求。
(二)實效性。分層教學的實效性體現(xiàn)了讓每個學生都可以在自己所選擇的學習層次中相應地找到自己的學練位置,在每堂課學有目標,練有方向。摒棄過去“千人一面”“一刀切”的教學方法,讓全體學生學練受益,因此它具有較好的實效性。
(三)靈活性。教師設計多個練習內容讓學生根據(jù)自我的認識水平和體育能力,或進行單一技術練習,或進行配合練習,或體現(xiàn)個性張揚,或形成團隊的合作。讓過程變得活躍歡快,變得熱烈而有序,使整個教學過程變得更加豐富,使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變得更加充實。因此,分層教學從根本上杜絕了“吃不飽,吃不消”的教學現(xiàn)象。
二、分層教學的策略
(一)教學目標分層。1.素質較差學生。能夠掌握教材最基礎理論知識,初步掌握所學的運動技能,基本能夠完成教學任務,身體素質得到一定的鍛煉。所以在教學中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采用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將運動技能的學習控制在學生能達到的范圍內。身體素質練習上可以逐步加大練習的量,使這部分學生在不斷的練習中逐步提高能力,達到與全體學生共同進步的目的。2.素質中等學生。能夠較好地掌握基礎知識,較為流暢地掌握所學的運動技能,教學中能夠獨立思考,具有一定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這一群體的學生數(shù)量較大,約占學生總體人數(shù)的 70% ~ 80%,喜歡體育訓練,但喜歡的項目存在單一化。例如,喜歡打籃球的學生,對于體育課堂的認同感就是打一場籃球賽,“營養(yǎng)不良”情況比較嚴 重。因此,在教學中對這一部分學生的教學目標確定后,還應制訂出相應的個體目標,使學生都能在不同的運動項目中找到自己的位置。3.體素質優(yōu)秀學生。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特長,讓特長生發(fā)展得更好,不僅是學生主體發(fā)展的需要,更是學校體育發(fā)展的需要。在教學中,立足課堂,發(fā)展他們的能力,提出更高的學習目標、更廣的學習內容拓展項目和更多的發(fā)展空間并提出更嚴的評價要求,提供更多的榜樣機會。其次,延伸課外、強化能力,在解決多數(shù)學生“吃飽”的基礎上,有目的、有計劃、有措施地解決特長生“吃不飽”問題。
(二)教學對象分類。1.按性別分類。按性別分類是體育教學中最基本的一種分組方法,它是根據(jù)男女生在性別上的差異,采用男女生分組或男女生分班的分組方法。在教學中教師根據(jù)男女生的生理特征、身體素質進行教學指導,來進行教學的區(qū)別對待。2.按素質分類。體育教學是以身體練習為手段,學生之間的能力素質差異無可避免,相對于同一運動技能,有的學生就會出現(xiàn)“吃不飽”、有些學生就會出現(xiàn)“吃不了”的現(xiàn)象。因此,在教學中要根據(jù)學生的素質差異進行分類,讓不同素質的學生都能得到發(fā)展,可以給不同素質的學生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讓全體學生經過努力都得到 提高。3.按學習方式分類。在體育教學中,學生進行運動技能的學習存在很多不同的學習方式,對于同一種運動技術的學習,學生也是各不一樣,所以在教學中可以劃分幾個不同類型的學習方式,讓不同學習方式的學生進行選擇學習。如練習中思考、思考后再練習、邊練習邊思考等,還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技術動作的掌握速度,讓學生選擇模仿或者反復練習等學習方式。4.按個性心理特征分類。每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會表現(xiàn)出不同的個性心理特征,主要表現(xiàn)在學生的能力、氣質和性格方面。如膽汁質(興奮型)的學生易興奮、不可約束,喜歡在熱鬧的氛圍中學習;粘液質(安靜型)的學生安靜、堅 定、遲緩、不好交際,喜歡在安靜的狀態(tài)下學習。
(三)教學過程分層。1.教師首先要明確各層次學生的情況,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內容和練習方法,注意在不斷的巡視中或參與其中學練,或點撥學習提高,或提示創(chuàng)新練法,或需助糾錯、改過,或指導評價。只有這樣分層才能符合學生需要,分層才有實踐意義,否則就是“放羊”教學的翻版。2.分層指導要注意發(fā)揮各層次、小組組長及骨干的作用。教師可在課前結合課的內容給這些組長、骨干布置所要學練的內容,提示他們去組織、創(chuàng)設新的練習并激勵同組同學達成目標,共同提高。在多層次的教學中單靠教師一個人,縱然有三頭六臂也難以達到教學的最優(yōu)狀態(tài),唯有充分發(fā)揮骨干的力量才可完成。3.巧用集體評價的杠桿,在課內通過競賽游戲的活動目標激勵學生學習上進,降低學生的應激反應。還可以通過不同層次同學的互評掌握情況,激勵上進、幫助糾錯。培養(yǎng)學生認識自我和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和團結合作意識,形成良好的集體學習注意力,形成集體行動策略,增強班級的凝聚力。4.教學指導思想的制定不能追求表面的華麗,而拋棄行動的精髓,要考慮學生的特點(如年齡、性別等),學校的場地和器材,因地制 宜。既要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又要拋開舊思想舊觀念的束縛,同時又要結合教材的進度實際情況,做到有的放矢。這樣作為教學指導思想的作用才能體現(xiàn)出來,才能正確指引正常的教學學習。
總之,分層教學體現(xiàn)了新課程標準“以學生為主體,讓全體學生受益,增進健康”的教學理念,只要不斷地嘗試、完善、補充分層教學的內涵,就一定能夠探索出一條更優(yōu)化、更實效的分層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孫海云,基于分層教學的高中體育課堂教學[J].當代體育科技,2013/35
[2]郭鳳媛,高中體育分層教學芻議[J].運動,2013/05
[3]郭成忠,淺論高中體育的分層教學策略[J].現(xiàn)代農村科技,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