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的現(xiàn)代社會,信息技術已延伸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人們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和幫手。隨著教育設施的更新?lián)Q代,多媒體設備已經走進各級學校,成為師生最熟悉、如黑板、粉筆一樣最常用的教學工具。但是,有一部分學者也對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作用提出質疑:認為多媒體技術的使用會影響學生的思維深度,導致課堂存在一種浮華的熱鬧。但是,果真如此嗎?我不敢茍同。任何一項科技的使用,在其表現(xiàn)出先進的一面的同時,也會有一定的負面效應出現(xiàn),但是瑕不掩瑜,多媒體技術作為一項教學革命的手段,其進步意義大大超出了負面效應。在此,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談談多媒體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輔助效果和積極意義。
一、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習興趣。
很多人認為,高中學生對學習抱有更多的理性態(tài)度,有更加主動的求知欲望,激發(fā)學生學興趣的教學策略可以忽略。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任何一個人在類似的環(huán)境中環(huán)境中呆的久了都會產生倦怠感。學生面對高強度和思維和記憶的學習,更容易產生倦怠感。僅僅依靠傳統(tǒng)的調控手段和課堂組織模式,難以有效驅散學生因重負產生的倦怠。而多媒體技術以其聲光電一體以及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源的整合的優(yōu)勢,能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熱情,驅散學生學習的沉悶感和倦怠感。比如,在學習《Rescuing the Temple》時,結合學習內容距離學生生活遙遠、不易理解的特點,教師可以播放與課文學習內容相關阿斯旺大壩的圖片,并提根據(jù)課文內容和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一次提出下列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和表達:Where is Africa ? Where is Egypt ? What is the river? What is the dam ?\ Is the High Dam a successful project ?\ What is the High Dam like ? How big the High Dam?生動的畫面,真切的情景,極大激發(fā)了學生的思維和表達的熱情,使得本來陌生的學習內容變得具體可感,對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師生的課堂互動也達到了一個高潮。
二、增大課堂容量,提高課堂效率。
向課堂四十五分鐘要效率,是近年來教育界流行的一句促進教學改革的口號。然而課堂的四十五分鐘是固定的,教師的書寫、講解速度也是有一定限制的,因此,想依然憑借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而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突破是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而多媒體技術幫助教師解決了這個矛盾——可以節(jié)省大量的板書和講解的時間。只要教師課前做好充足的準備,一按鼠標板書瞬間完成,且可以用不同顏色的字體表示內容的重要等級,一目了然。教師也可以結合課文內容播放一些學生不熟悉的內容,比如,在學習《body language》時,學生對好多肢體語言的寓意并不熟悉,教師也未必能掌握很多肢體語言,并將其在課堂上完美展示。因此,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不同國家人們豐富多彩的肢體語言,并對其寓意進行交流探討。教師也可以播放一段語言和肢體語言相結合的視頻資料,以生動的情景展示幫助學生理解肢體語言在具體語境的含義。這比教師枯燥的講解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能加快學生的理解速度,極大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多媒體技術還有助于教師優(yōu)化教學結構,將課外豐富的課程資源引進到課堂內容,比如,將名校、名師的課堂難點突破視頻在課堂上播放,借助外來課程資源為課堂教學服務,補充教師教學能力的欠缺,提高小學效率。在課堂訓練環(huán)節(jié),教師借助多媒體手段,可以快速出示練習題、及時訓練聽力、快速校對答案等,節(jié)省了寶貴的課堂時間,極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營造濃厚英語氛圍,促使學生開口說。
目前的高中英語教學中,存在著重視知識點、重視做題、重視聽力培訓,輕視學生口語訓練的弊端。很多學生對知識點的運用掌握的很牢固,做題技能很高,聽別人講話的領悟、理解能力也不錯,科室一等到開口講話,從英語單詞的發(fā)音到句子的語音語調全變了味,這就是“啞巴英語”教學造成的弊端。要求高中英語教師全英語教學似乎不合學生學情,但是漢語組織課堂有弱化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訓練,這也是目前英語課堂教學面臨的兩難選擇。而多媒體技術的快節(jié)奏、大容量,在一定程度上能環(huán)節(jié)這種矛盾。教師在課堂上可以穿插部分多媒體課件,課件的播放實施英語配音,并設置一定的互動或聯(lián)動環(huán)節(jié),教師只需在學生理解有困難的地方適當進行漢語補充說明。這樣學生跟著多媒體進行大量的課內交流。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不是單個人面對教師,心理壓力相對會小得多,不再擔心自己發(fā)音錯誤當場被糾正出現(xiàn)的尷尬局面,有利于促進學生大膽開口說。
另外,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授課結束后的幾分鐘,為學生播放與課文相關的英語視頻資料。視頻資料中字正腔圓、抑揚頓挫的語言,尤其是影視資料中特定環(huán)境和氛圍中人們語言的特殊表意效果,更能激發(fā)出學生的模仿欲望,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開口講,并體驗到語言模仿、語言表達的快樂。
四、拓寬學習渠道,拓展學習視野。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由于受課堂時間以及教師水平的限制,局限于“以本為本”的窠臼中,學習形式單一,學生視野狹窄,很少有機會去感受英語使用的環(huán)境,感受器人文氣息。導致學生的英語學習僅僅是一門功課,與使用與交流無關。有人提出這樣的質疑:我國推行英語教育近三十年了,能進行無障礙交流的人卻微乎其微。這是對多年來學校英語教育的否定和批判。其實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英語學習,也是一種無效學習。而多媒體技術進入課堂,能有效緩解這一狀況。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借助豐富的網絡學習資源,將課本學習內容形象化、生動化,利用視頻資料的鮮活畫面、配音生動流暢的畫外音,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快速理解學習內容,并體驗標準播音或者電影會話語言帶來的愉悅感,使得英語學習口語化、日?;?,變嚴肅、刻板的課堂學習為寓教于樂的語言直接感受。
同時,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來為學生的學習方式帶來了革命性的變革。學生的英語學習不再局限于課堂教學,而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借助豐富的網絡資源,進行多方面的學習,比如,了解西方文化,講英語學習放進其文化背景之中,加深學生對語言的領悟能力;觀看英文電影,直接感受英語表達的技巧,體會口語和書面語的區(qū)別;觀看名校課堂教學視頻,感受不同的教學風格,接受不同的學習方式等,能最大限度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
綜上所述,多媒體技術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教師要更新教育理念,接受先進的教育思想,改進課堂教學模式,借助多媒體技術的各種優(yōu)勢進行課堂教學的革新,促使英語教學越來越與生活應用接軌,實現(xiàn)英語教學為日常表達服務的最終目的。
(作者單位:河北省樂亭縣湯家河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