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電話問候母親,母親說,她后天要去天目湖二日游。晚上,我特意到糖尿病專賣店買了些小零食給母親送去。她連珠炮似的嗔怪我,你怎么不問我一聲又擅自買這么多東西呢?花這么多冤枉錢干啥呢?下次可別買了啊!我趕緊附和母親,好,好,下不為例。
以前,每次打電話給母親,她都說自己很好;問她需要什么東西,她都說,自己什么都不缺,不要買;星期天我去看望她,她都會事先打好招呼:空手來看看我就行,帶東西來我也用不上,家里啥都有。結(jié)果,我信了,所以很少買東西給母親。
直到有一次,母親來我家。吃過中午飯,天忽然下雨,我沒讓母親走,母親只好留了下來。晚上睡覺時,母親把臺燈關(guān)了摸黑脫衣。我擰開臺燈說,還早呢,我們聊一會兒吧。當(dāng)我看向母親時,忽然發(fā)現(xiàn)母親身上穿的棉毛衫補著幾塊補丁。還沒等我說話,母親就搶先說,我挺喜歡這件棉毛衫,再穿幾次,我就當(dāng)抹布。其實,我有好多棉毛衫,都是新的,你千萬別給我買啊。
幾天后,我去母親那里。我躲進(jìn)母親的房間,偷偷檢查母親的櫥柜。結(jié)果正如我所料,我沒找到一件新的棉毛衫,倒是又翻出幾件破了袖口的棉毛衫和打了補丁的棉毛褲。再看其他衣服,也多半是失去光澤的老舊衣服。那一刻,我心里特別難受,我這個女兒是怎么當(dāng)?shù)陌??我從來都沒有像疼愛女兒那樣去關(guān)心過母親,也沒有花過一點心思觀察孤單生活的母親還缺點什么。我恍然大悟:母親一直說她什么都不缺,不讓我給她買東西,其實是舍不得我花錢啊。
后來,我再也不問母親需要什么。每次逛街逛超市,我都特別留意老年人專柜,碰到合適的,我就買下來送給母親。盡管母親每次總是嗔怪我亂花錢,說:“你下次再給我亂買東西,我就生氣了?!蔽揖挖s緊點頭說“下不為例”。
我說了很多次“下不為例”,母親也嘮嘮叨叨地埋怨了我很多次,但我依舊會給母親買。每次從母親家準(zhǔn)備返回,她總要送我去車站。路上遇見鄰居跟我們打招呼,母親就會開心地回答:是??!女兒又來看我了。買了一大堆東西,又是吃的,又是用的。每次都叫她別買,她就是不聽話,老是買給我。說這話的時候,母親一臉的幸福和滿足,連走路都分外有精神。
父母對子女的愛深沉綿長。在父母的心里,兒女買給父母的,遠(yuǎn)不止是一件具體的物件,而是一份體己的孝心和愛戴。這種情感的傳遞和表達(dá),讓父母身心暢快愉悅,并且特別有精氣神。所以,盡孝,不必等,也不要問。用心多多關(guān)懷父母,哪怕只送一顆糖給父母,也能甜到他們心的最深處。
(江蘇南京 焦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