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老
劉連群
女兒一家走的時候,他正在廚房里洗碗。
水池上方掛著一面家傳的老式圓鏡,他洗著碗不時瞟上一眼,發(fā)現(xiàn)自己的氣色很好,晚飯時喝了兩杯花雕酒顯得越發(fā)紅潤。頭發(fā)黑密,只兩鬢、額際有些花白,仍不像年過半百的人。親友們見面都這么說。
是妻送女兒出門的。女兒臨走還招呼了一聲:“爸,我們走了啊……”未等他應聲,妻已經(jīng)又繼續(xù)叨念她的叮嚀囑咐,隨后“嘭”的一聲,門就關上了。
單元房里驟然變得很靜,沒有了小外孫噔噔噔跑來跑去的腳步聲,沒有了女人們嘁喳不完的家常話,連電視機也沉寂了。妻總是這樣,每當她要出去都隨手把電視關掉,不管他是否在看,這似乎是對他每天晚上沒完沒了地沖著電視發(fā)呆,不到所有頻道的節(jié)目播放完畢不肯挪動屁股的一種報復??墒?,平日家里只有老夫老妻,冷冷清清的,不泡電視又干什么呢?
門外,隱隱傳來妻送女兒一家下樓的聲音,越來越遠了。他有點兒后悔剛才沒有一道去送,忙往陽臺上跑,不料被廚房的門檻絆了一下,身子前撲,差點兒跌在煤氣爐上,多虧及時收住腳步,又站穩(wěn)了。自己的腿腳還算利索,他慶幸地想。如果是母親,就糟了。母親去世前的幾年,兩條腿就不聽使喚了,上下樓梯很困難,在屋里走動也很慢、很吃力。但母親又閑不住,他們?nèi)r,不論干什么活兒,總嚓嚓嚓地在身后跟著轉(zhuǎn),受了抱怨,臉上便露出歉意的笑:“一個人,做慣了呢……”他們就不再言語。他和妻商量過把母親接來,或者他們搬去一起住,卻總有這樣、那樣的考慮定不下來,后來他又覺得每星期去一次,倒顯得更新鮮、親熱。
晚了一步,女兒一家已經(jīng)順著樓前的小路走遠了。妻還立在樓門口招手,喊著下次再來一類的話。從陽臺往下看。妻變得很矮小,伸出的右臂像一只細弱而又竭力搖動著的翅膀。隨之望去,他的手臂也不由得揚了起來,喉間涌動著要喊什么,還沒有出口,有兩句話,先顫顫地在耳邊響了:“小蓓!下星期天,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呀……”是母親在叮囑孫女。他聽了,就忙讓女兒答應,女兒仰頭脆生生地叫:“……奶奶再見!”又聽老人應了,他們一家才騎上車出發(fā)。總是這樣,下樓到門口,母親已在陽臺上探著身子,招手、張望了。他們下三層樓梯,用不了多長時間,母親的腿腳又不靈便,竟每次都搶在前面,現(xiàn)在一想簡直不可思議——廚房,還有一道門檻呀……
小路盡頭,一抹燒得血紅的霞云,暗了。夜色濃重。陽臺陡然像旋離了樓身,高高地、孤零零地在茫茫夜空中懸浮……
妻喚了幾次,他才轉(zhuǎn)身踽踽地往屋里走。路過廚房,在那面家傳的老式圓鏡里,他看見了滿頭如雪的白發(fā)。
(選自《小小說選刊》)
閱讀練習:
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小說寫的是“他”在女兒一家走的時候所作所為、所思所想,讓人們真真切切感受到既是父親又是兒子的“他”內(nèi)心深處激蕩起伏的情感波瀾。
B.小說揭示了“人到老年”時那種冷清和孤獨,表達了作者希冀做兒女的對自己的父母要有更深的了解和認識,在情感深處要有那種“常回家看看”的熱忱。
C.妻子每當要出去時都隨手把電視關掉,既是對“他”每天晚上沒完沒了地看電視發(fā)呆,不到所有頻道的節(jié)目播放完的一種報復,也是為了節(jié)約用電。
D.“他”和妻子送女兒一家的場景描寫平實樸素,讓人們感受到的全是那種真摯而又強烈的親情沖擊,人們不禁為“人到老年”的父母潸然淚下。
2.文中描寫了女兒下樓的腳步聲讓“他”想起當年帶著妻子和女兒回家的情景,試分析這一“情景”對刻畫人物的作用。
3.這篇小說結(jié)構(gòu)組織得簡單自然而又完美圓潤,請結(jié)合小說中的相關內(nèi)容進行簡要分析。
兒子的旋律
徐 平
兒子下班了,父親緊張地數(shù)著兒子的腳步聲。果然兒子“啪”地開了門。父親默默地看著他。兒子沒有看父親,似乎點了點頭,徑直往自己臥室走去,邊走邊脫外套。
收錄機又響了。兒子!
兩人面對面準備吃飯。兒子在撬午餐肉。父親從兒子的臉上看不出什么異常。
父親一字一句:
“我被免職了。明天宣布。”
兒子猛地揚起臉。父親沒有在這稍縱即逝的驚訝里看到別的什么。沒有憐憫,沒有安慰,也沒有懊惱。兒子手不停:“你也需要休息了?!?/p>
父親感到胸悶氣短。他盯著兒子。兒子的手健美粗大,血管里青春在躍動。
兒子一聲不吭。父親沒有說話也不再盯著兒子。他感到兒子匆匆擱筷,找衣服,又跨進衛(wèi)生間。馬上,水聲“嘩啦嘩啦”,跟著兒子的歌聲高高揚起,聲音溫存自信,旋律跳蕩。
兒子!兒子!兒子!
兒子你在想什么?你大了,不再崇拜父親,你越來越沉默,你不再抱怨父親呆板僵化,不再為各種政治問題與父親爭論不休,也不再說父親剛愎自用。兒子,你甚至看不起父親??筛赣H這樣了你還是無動于衷嗎?
這就是這一代的冷漠理智?你匆匆吃飯洗澡是因為那打字員在等你去看歌劇?可是兒子,我從來沒有像現(xiàn)在這樣需要你啊。我的官齡比你的年齡還大一圈……
電視在播相聲。父親茫然四顧時才發(fā)現(xiàn)兒子并未出門,而是坐在他身后看書。父親不由納悶:打字員前幾天就訂了票,還興沖沖問他是否同去。
父親徹夜來回踱步,兒子也輾轉(zhuǎn)反側(cè)。父親老了,他的一切都老了。曾和父親這一輩很協(xié)調(diào)的背景已走向薄暮黃昏。這是變幻莫測的時代,不是僅僅需要熱血赤誠的歲月。
早上兒子起得很早,父親晨練回來,兒子已準備好早餐。收錄機照樣開著,而且旋律明亮歡躍。
父子倆依然沉默著洗漱用餐。兒子幾次似乎要開口。父親沉下心微顫地期待著,兒子卻什么也沒有說。
父親佝僂著進臥室更衣。兒子不知什么時候在身后捧著一套西裝。
“穿這精神?!侨ラ_宣布會嗎?”兒子又拿過領帶走到父親跟前。父親遲疑著。
“我給你打?!眱鹤涌粗赣H。溫柔的手像父親過世的妻子。父親的心緊成一團。
“行嗎?”兒子側(cè)側(cè)身。
父親和兒子一起看著穿衣鏡。沉默著,父親凝視著兒子的眼睛,兒子也凝視著父親。兒子對著鏡子:
“一夜之間你衰老了許多,”兒子聲音低沉、溫柔,“可我一直為你感到驕傲,為你一輩子正直無私,一輩子對信仰的忠誠。你盡力了?!?/p>
父親心潮翻涌。肩頭上兒子的手十分有力。他感到心中的自信像空氣注入癟氣球一樣迅速飽滿地回歸。
最后來接父親的小汽車在頻頻鳴笛,父親走到門口又折了回來:“昨晚干嗎不去找她?”
兒子沉默了一會:“分手了。”
“因為……我下臺?”
“大概——但這沒關系?!?/p>
兒子!兒子!兒子!
父親老淚閃爍。兒子把雙手搭在父親肩上,笑道:“結(jié)束,意味著新的開始,我很高興不再有你的耀目光環(huán)籠罩著我的光彩——你說呢?”
兒子!兒子!你可以把收錄機再開大點。
(選自《微型小說鑒賞》)
閱讀練習:
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小說中父子兩人對于生活挫折所表現(xiàn)的態(tài)度不同:父親面對挫折表現(xiàn)出不安、心理失衡、渴望援助;兒子坦然、堅強,而兒子的坦然感染并影響了父親。
B.小說中“兒子!”一詞在文中表現(xiàn)了父親不同的心情:第一處表現(xiàn)父親對兒子漠不關心態(tài)度的失望;第四處透露出父親因未能關心兒子、忽視兒子失戀的感受而產(chǎn)生的愧疚。
C.小說倒數(shù)第二段,兒子說的“結(jié)束,意味著新的開始”這句話反映了他樂觀進取的精神,既是對父親的安慰,也是對自己的勉勵和對未來的期待。
D.小說采用“欲揚先抑”的手法,塑造了兒子的鮮明形象,從這個形象上,人們看到了新一代人的精神面貌,看到了國家的希望,看到了燦爛的明天。
2.“旋律”的表層義是什么?聯(lián)系全文說說題目中“旋律”的深層含義?
3.小說寫了兩個場景,第一個場景以父親為主,第二個場景以兒子為主,請從全篇布局角度分析這兩個場景之間的關系。
【參考答案】
《人到老年》:
1.C(C項中的“也是為了節(jié)約用電”是想當然的推斷,文中無依據(jù)。)
2.①深刻表現(xiàn)了既是父親又是兒子的“他”內(nèi)心深處激蕩起伏的情感波瀾:“人到老年”時才真正體會到父母那種最真摯、最強烈的親情。②襯托了“他”期望女兒“?;丶铱纯础钡睦淝搴凸陋毜男睦怼?/p>
3.①首尾呼應,縝密自然:文中“老式圓鏡”這一細節(jié)的設計,使開頭與結(jié)尾遙相呼應,不著痕跡,嚴謹縝密。②身份過渡,接榫巧妙:他既是父親,又是兒子,雙重身份轉(zhuǎn)變過渡嫻熟,渾然一體。(點撥:分析一要緊扣題目中的“結(jié)構(gòu)”,二要扣住題目中的所說的“圓潤”。)
《兒子的旋律》:
1.B(B項中對第一處分析和概括是正確的;第四處應理解為父親的深情呼喚,呼喚兩代人攜手并進,開創(chuàng)新生活。)
2.表層義:音樂的旋律,聲音有節(jié)奏而和諧的運動,文中指兒子放音樂和唱歌的旋律。深層含義:指兒子獨立自信的生活態(tài)度和人生態(tài)度?;蛑改贻p一代走出上一代人的庇護,獨立而自信地開創(chuàng)未來,譜寫屬于自己的生活旋律。
3.第一個場景主要起鋪墊和引導讀者思路產(chǎn)生偏差的作用,第二個場景則是揭示謎底,通過“釋疑”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兩個場景互相補充,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