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有興趣就有動力,本文著重從三個方面闡述如何激發(fā)農(nóng)村初中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興趣:一是課堂語言要生動,注重語言的“本土化”;二是情境教學多樣化,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三是注重培養(yǎng)良好的師生情感,做學生的知心人。
關鍵詞: 農(nóng)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學 興趣激發(fā) 教學方法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最好的學習動機是學生對所學知識本身的內(nèi)在興趣,這就明確告訴我們:當人們對某一事物有濃厚興趣的時候,他就會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就會有學習的動力。但由于思想品德課理論性較強,特別是初三思想品德課的一些基本概念、原理相對比較抽象、枯燥,與農(nóng)村初中學生的經(jīng)歷、心理有一定的差距,導致學生對思想品德課不太感興趣;加上目前仍深受應試教育影響,思想品德課的教與學很大程度上還停留在強化記憶階段,沒有真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的學習效果自然不盡如人意。
那么,這是否說明思想品德課就是抽象、難理解,學生不感興趣的科目呢?答案是否定的。從事思想品德課教學的教師都會發(fā)現(xiàn),學生無論對國家大事還是對身邊發(fā)生的小事都比較關心,只不過他們未能有效地將這些大小事與教材中的知識很好地結(jié)合起來,體會不到知識的實用性,這就要求思想品德課教師從中牽線搭橋,把學生的興趣轉(zhuǎn)移到教材知識上來。那么,如何才能順利實現(xiàn)這個轉(zhuǎn)移呢?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一、課堂語言生動化,注重語言的“本土化”
語言是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手段之一,語言表達能力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必須注重語言的修養(yǎng)、掌握運用語言的藝術,在課堂教學中善于運用幽默的語言和豐富的表情來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心理學有關研究表明:在初中課堂學習中,學生在前10分鐘和第25至35分鐘的10分鐘是腦力的最佳狀態(tài),也是教師傳授重點知識和技能的最佳時間。但在其余的25分鐘時間里,教師應如何做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呢?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給了我們答案,他說:“如果你想使知識不變成僵死的靜止的學問,就要把語言變成一種最重要的創(chuàng)造工具。”因此,教師要善于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來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愉快、積極主動地學習。那么,什么才算是生動的語言呢?總的來說,有幽默感、能引起學生會心地“笑”的就是最生動的語言。農(nóng)村初中生十分崇拜明星,如香港著名搞笑影星周星馳就是他們的偶像之一,所以,我在上思想品德課時,常借用一些周星馳的搞笑言語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例如,針對學生經(jīng)常因?qū)忣}不清而做錯題的現(xiàn)象,我就引用周星馳主演的《大話西游》里的“斗雞眼”(正面看東西時眼睛往上翻或下翻)來形容這些粗心大意的學生,這時,學生往往會哄堂大笑,卻在笑中領會到了不足之處,并改正自己的缺點。由于印象深刻,學生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會更加牢固,答題的能力自然相應提高。
在語言運用方面,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注重語言的“本土化”。著名教育家徐特立認為:“教學最好是從實地實物的觀察入手,這就要把鄉(xiāng)土和學校周圍的事物補充到一般的教科書里去,使教科書與學者生活聯(lián)系起來……”教師若能在課堂上巧妙地用上一些帶有地方特色的口語、習慣用詞、典故等,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因為本土化的語言對學生來說有親切感,容易產(chǎn)生共鳴,學生的學習投入度自然大大提高。
二、情境教學多樣化,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曾說過:注意是我們心靈的唯一門戶,意識中的一切必然要經(jīng)過它才能進來。如果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不能集中于學習過程,那么要提高課堂效率是不可能的。對于理論性較強的思想品德課而言,需要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運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不同的教學情境,以達到有效調(diào)控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把理論知識融入到實際中去。
(一)充分利用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
現(xiàn)代多媒體教學直觀生動、信息量大、傳輸速度快,有強大的視覺、聽覺效應,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最直接途徑。而且,現(xiàn)在的農(nóng)村中學基本都裝有現(xiàn)代化的多媒體教學設備,加上互聯(lián)網(wǎng)上教學資源非常豐富,為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提供了很好的條件。例如在講授保護環(huán)境的基本國策時,我就用了網(wǎng)上的一個Flash視頻《小鳥》,描述的是一只可愛的小鳥在青山、碧水、藍天中自由地飛翔,后來人們隨意獵殺,濫伐森林,排放大量的廢氣、廢水,小鳥看到這些慘相兩眼淚水汪汪,因失去了生存的空間,最后在絕望中悲慘地死去。感人至深的畫面,加上很有感染力的音樂,大大激發(fā)了學生保護小鳥、保護大自然的強烈情感,繼而對我國實施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的理解得到了升華。
(二)巧用漫畫、小品進行教學
漫畫、小品具有幽默風趣的特點,能引人捧腹大笑,而且它們往往在有些夸張的表達手法下反映出發(fā)人深省的現(xiàn)實問題,為學生所喜聞樂見,在思想品德課教學過程中適時采用漫畫、小品,既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批判思維能力。例如在講授“依法治國”對公民的要求時,我就引用了漫畫《面試》,講的是一個工廠的老板在招工時,詢問一個外來妹:“你看過《勞動合同法》嗎?”外來妹不好意思地說:“俺沒看過。”老板暗地里想:“嗯,這人可以用!”學生看完漫畫后,立刻興趣盎然,我因勢利導:為什么老板要招用這個不懂法律的外來妹呢?這說明了什么問題?學生興之所至,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開來,最后明白:在法治國家里,公民要學法、懂法,才能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這樣一堂課下來,學生通過漫畫對依法治國的要求有了比較深刻的印象。
(三)恰當選用當?shù)氐碾娨暪鎻V告進行教學
電視公益廣告圖文并茂、內(nèi)容精要、生動形象,為廣大農(nóng)村學生所熟悉,尤其是當?shù)氐墓鎻V告多是反映黨和國家的重大方針政策及家鄉(xiāng)正在進行的重大事情的,學生平時看得見聽得到,甚至親身經(jīng)歷過,很有親切感,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有針對性地引入一些當?shù)氐碾娨暪鎻V告,學生會感受到所學的知識在實際中得到了反映和應用,成就感油然而生,從而產(chǎn)生更強的求知欲望。例如,電視上經(jīng)常出現(xiàn)《道路交通安全法》、《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等與初中思想品德課內(nèi)容密切相關的宣傳廣告,教師如果能充分利用好這些電視公益廣告進行教學,主動引導學生思考,就很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思想共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善于結(jié)合時政熱點進行教學
中學生對時事新聞往往懷有很大的興趣,如果把思想品德教材的相關理論知識與當前發(fā)生的時政熱點聯(lián)系起來,大膽而巧妙地引入課堂,就能激發(fā)他們探求新知識的熱情。例如,我在講解初三思想品德課時,利用“佛山市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神舟十號”與“天宮一號”在太空成功實現(xiàn)對接等時政熱點與教材中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科教興國戰(zhàn)略”等知識點結(jié)合分析講解,立即引起同學們的濃厚興趣并引發(fā)了熱烈的討論,同學們在相互討論過程中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得到大大加深,取得了比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注重培養(yǎng)良好的師生情感,做學生的知心人
要提高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興趣,還有一點比較重要,那就是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yǎng)良好的師生情感。心理學研究表明,教師關心、愛護學生,并對學生寄予希望,學生就愿意接近教師,喜歡教師所任教的科目,學生進步就快。反之,學生就會從不喜歡該教師轉(zhuǎn)變?yōu)閰拹核谓痰目颇浚瑥亩a(chǎn)生抵觸情緒,形成惡性循環(huán)。所以培養(yǎng)良好的師生情感十分重要。那么,怎樣才能培養(yǎng)良好的師生關系呢?我國《義務教育法》第二十九條作出了很好的詮釋:“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人格,不得歧視學生,不得對學生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不得侵犯學生合法權益?!边@就要求教師首先做到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平時多找同學談心、交流思想,讓學生感到你是一個可親近的人,愿意跟你交朋友;即使師生間發(fā)生沖突,教師也不要大發(fā)雷霆,更不能在全班面前大聲指責學生,甚至挖苦學生,而應作暫時的冷處理,待課后再作個別交換意見,這樣,學生就會因感激你而更喜歡你所任教的科目,從而激發(fā)其學習的興趣,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每個思想品德課教師都可以根據(jù)自身的水平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選擇地去把握。只要我們用心去做,思想品德教學定會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李耀新.課堂教學的組織與管理[M].暨南大學出版社,2005.
[2]羅純珍.激發(fā)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提高教學效果[J].中學教學參考,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