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朝漢語語法上有很多不同點,例如朝鮮語主要用詞尾表示語法關系,漢語用虛詞和詞序表示語法關系。朝鮮語語序比較靈活,漢語比較固定。詞匯詞和句法詞在朝鮮語中不同,在漢語中相同。朝鮮語句子成分和詞類有一定的對應關系,漢語沒有對應關系。本文研究了朝漢語的語法特點。
關鍵詞: 朝鮮語 漢語 語法特點
1.朝鮮語主要用詞尾表示語法關系,漢語用虛詞和詞序表示語法關系。
朝鮮語屬于黏著語,漢語屬于孤立語。黏著語是一種語言的語法類型,通過在詞根的前中后粘貼不同的詞尾來發(fā)揮語法功能;孤立語的主要特點是缺乏詞形變化,但是詞的次序很嚴格,不能隨便更動。虛詞的作用很重要,詞與詞之間的語法關系,除了詞序,很多都是用虛詞來表達的。漢語是典型的孤立語。
漢語的詞沒有詞尾變法,主要依靠詞序和虛詞(介詞,助詞,連詞等)來表示句子中各個詞之間的關系,即每個詞在句中的地位和語法功能。
朝鮮語則依靠詞尾來表示每個詞在句中的地位和語法功能。而且朝鮮語的詞尾,如:漢語“我去”、“人多”,這些句中的主語是“我”、“人”。但是韓國語表示主語時,必須加表示主語的格助詞。
漢語里某些句法結構有沒有虛詞,結構關系和語義都會發(fā)生很大變化。如,“爸爸媽媽”和“爸爸的媽媽”意思不同.朝鮮語在口語中根據(jù)說話者和聽話者之間的輩分、上下級、年齡、性別關系,表現(xiàn)出嚴格的禮節(jié)關系。朝鮮語中詞尾分三級,在表達尊卑上下關系中起著重要作用。
如:表示尊敬對方時說:表示與對方對等關系時說:而當聽話者是少年兒童時則用:等。
朝鮮語的動詞結構是相當復雜的,顯出了其黏著語的特征。同時它也是有著明顯規(guī)律的,動詞的態(tài)、式、語氣、語態(tài)等信息通過向動詞詞干添加一系列詞waTbKEGoT09sgfBe9ceVQ4VU7dJdhrU4Zig1OYNVDM0=尾或配合助動詞實現(xiàn)。活用時,一些不規(guī)則動詞的詞干發(fā)生脫落或更換。這是作為孤立語的漢語所不具備的。
漢語有時是通過一些介詞來表示各個詞之間的語法關系的,這時介詞是加在詞的前邊的,但朝鮮語則用詞尾來表示各個詞之間的語法關系,而詞尾必須加在詞的后邊。
2.朝鮮語語序比較靈活,漢語比較固定。
漢語和朝鮮語句子成分排列上的共同語序特點有以下幾點。
第一,定語和中心語的排列順序一致,都是定語在前,中心語在后。例:我的書。 .
第二,狀語和謂語的排列順序一致,都是狀語在前,謂語在后,漢語和朝鮮語一般情況下都取限定的居前,被限定的居后。例:他正努力學習。
第三,主語和謂語的排列順序一致。漢語和朝鮮語沒有賓語的語境下,都是主語在前,謂語居后。例:他走了。
在漢語里,詞序是一種主要語法手段,詞序的變動能使整個句子或詞組具有不同的意義。漢語的詞序是說漢語的人約定俗成的,它既反映了一定的邏輯事理,又反映了一定的語言習慣。詞序問題是漢語語法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它受邏輯事理和語言習慣的制約,帶有一定的強制性,如:“不完全懂”、“完全不懂”。
朝鮮語主要語序為主賓謂,但句子成分多用后置的助詞標明其作用,因此語序有一定的靈活性,但謂語置于句末算是較為嚴格的。因為詞尾表明各詞匯在句子中充當?shù)某煞?,并且二者之間的黏著性,使不同的句子成分在句子中所處的位置不具固定性,相對漢語比較靈活,如:我在看書,譯成朝鮮語則為:
.
3.詞匯詞和句法詞朝鮮語不同,漢語相同。
朝鮮語屬于黏著語,漢語屬于孤立語。黏著語是一種語言的語法類型,通過在詞根的前中后粘貼不同的詞尾來實現(xiàn)語法功能;孤立語的主要特點是缺乏詞形變化,但是詞的次序很嚴格,不能隨便變動。朝鮮語主要語序為主賓謂,但句子成分多用后置的助詞標明其作用。
朝鮮語是黏著語,通過在詞根的前中后粘貼不同的詞尾來實現(xiàn)語法功能,在組成句子的時候一般都要和詞尾結合來表達一定的語法意義和關系,因此詞匯詞和句法詞就存在差別。如是三個單獨的詞匯,當它們要組成句子時就成了在句子中就充當三個作用不同的句法詞,做主語,做賓語,做謂語,和詞匯詞不同。
而漢語是孤立語,一般沒有形態(tài)的變化,并且詞的次序很嚴格,不能隨便變動。詞匯詞在組成句子的時候是不會發(fā)生詞形的變化的。如“孩子吃飯”,這個句子中“孩子”“吃”“飯”是詞的原型,在詞典里可以查到,是詞匯詞,同時,“孩子”在句子中做主語,“吃”做謂語,“飯”做賓語,因此“孩子”“吃”“飯”又是句法詞。
因此,朝鮮語中的詞匯詞和句法詞不一樣,而漢語中的詞匯詞和句法詞是一樣的。
4.朝鮮語句子成分和詞類有一定的對應關系,漢語沒有對應關系。
句子的組成成分叫句子成分。在句子中,詞與詞之間有一定的組合關系,按照不同的關系,可以把句子分為不同的組成成分。句子成分由詞或詞組充當。
漢語:現(xiàn)代漢語里一般的句子成分有六種,即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和補語。
朝鮮語: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獨立語。
詞類是指根據(jù)語法性質的共同性劃分的詞的類別。
漢語的詞主要可以分為兩個大類,即實詞和虛詞。名詞、動詞、形容詞、數(shù)詞、量詞、代詞、副詞、區(qū)別詞、狀態(tài)詞是實詞,介詞、連詞、助詞、語氣詞等是虛詞。另外還有兩類特殊的詞,即擬聲詞和嘆詞。
句子的各種成分總是由屬于一定詞類的單詞(或詞組、短語、從句)來擔當?shù)摹R虼嗽谠~類和句子成分之間存在著某種對應關系。
漢語的詞類跟句法成分之間不存在——對應關系,漢語句子的構造原則和詞組的構造原則基本一致。
漢語沒有詞形變化,在句子中只能借助虛詞和詞序充當不同的成分?!靶腋!辈⒉皇侵粚稳菰~,還充當名詞。
而朝鮮語中除非進行詞尾/詞形變換,一種詞匯就對應一種詞類,做對應的句子成分。朝鮮語中各助詞標明其前面的詞各自充當?shù)牟煌淖饔谩?/p>
如:
因此說朝鮮語屬于黏著語,通過詞尾表示語法關系,漢語屬于孤立語,通過詞序和虛詞表示關系,沒有詞形變化,一詞又能充當多種詞性,不存在明顯的對應關系。
參考文獻:
[1][韓]國立國語研究院,「標準國語大辭典」,東亞,2000.
[2][中]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xiàn)代漢語詞典],2008.
[3][中]柳英綠,[朝漢語語法對比],1999.
[4][中]北京語言學院,[簡明漢朝詞典],1986.
[5][韓],[標準國語語法],1993.
[6][中]黎錦熙,[新著國語語法],1992.
[7][中]屈承熹,[漢語認知功能語法],2005.
[8][韓],[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