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風, 朱禮貴
(黑龍江東方學院機電工程學部,哈爾濱150086)
鑄鋁件由于具有密度小、比強度高、耐腐蝕等一系列優(yōu)良特性,廣泛地應用于航空、航天、汽車、機械等各行業(yè),特別是在汽車工業(yè)中。為進一步提高材料性能、最大限度發(fā)揮材料的潛能,人們不斷地對鑄造及相關加工工藝進行研究。
本文以美國哈斯數(shù)控加工中心為基礎,應用UG 數(shù)控編程軟件,加工鑄鋁組合框架為例說明薄壁件的數(shù)控加工工藝。
由于組合框架結構的特殊性,加工組合框架各個大平面時選擇鑲片式面銑刀;加工深孔時,選擇內冷式深孔鉆;精加工時,根據(jù)工件尺寸選擇不同直徑整體式立銑刀。加工平面的面銑刀如圖1,整體式立銑刀如圖2 所示。
圖1 面銑刀
圖2 立銑刀
其中,組合框架前視圖平面加工工藝為:前視圖共需要加工三處,分別通過型腔銑和平面輪廓銑來完成,需要注意的是所用刀具補償要打開,以保證加工質量精度。組合框架前視圖的整體加工路徑如圖3 所示;組合框架仰視圖數(shù)控加工工藝為:仰視圖中需要加工的型腔輪廓深度大,加工時需要長刀具,加工時根據(jù)型腔圓弧的最大值選擇刀具直徑,切削模式選擇往復式切削,切削深度為零,進刀方式為斜線下刀,組合框架仰視圖整體加工工藝路徑如圖4 所示。組合框架右視圖數(shù)控加工工藝為:右視圖與之前視圖工藝不同是固定軸輪廓銑,主要設置固定軸輪廓銑驅動方法,本文選用區(qū)域銑削,刀具軌跡上選擇軌跡延伸。
圖3 組合框架前視圖加工路徑
圖4 組合框架仰視圖加工路徑
此正交試驗主要對組合框架右視圖數(shù)控加工工藝參數(shù)進行加工實驗,并分析數(shù)據(jù),采用四因子四水平L16 正交試驗設計方案,主軸轉速A(r/min):3000,3500,4000,5000;進給速度B(m/min):0.3,0.4,0.5,0.6;進給量C(mm):0.25,0.5,1.0,1.5;磨頭直徑D(mm):50,32,20,16,給出組合框架正交試驗水平表如表1 所示。
表1 組合框架正交試驗水平表
按照L16 正交表對每組參數(shù)組合進行三次試驗,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結果如表2 所示。其中,S 為加工時間,min;Ⅰ、Ⅱ、Ⅲ、Ⅳ分別為16個試驗結果對應各因素的各個水平 之 和,R 表 示Ⅰ、Ⅱ、Ⅲ、Ⅳ四個數(shù)據(jù)的極差。
(1)從實驗結果極差R 值分析可知,磨頭直徑對組合框架加工時間的影響最大,其次是主軸轉速,再次是進給速度。影響最小的是進給量,即RD>RA>RB>RC。從加工時間取最小的原則來看,從實驗結果中可知,采用第14組加工參數(shù)得到的加工時間最少,為8.249min,即主軸轉速5000r/min,進給速度0.4m/min,進給量1.00mm,磨頭直徑50mm。
(2)采用軟件編程可避免加工缺陷,節(jié)省人力,降低成本。同時,使用切削液對刀具與工件接觸部位進行噴射冷卻,不會產(chǎn)生有害熱量區(qū)域,保證了工件加工質量,提高了成品率。
表2 L16 正交試驗
[1] 潘復生,等.鋁合金及其應用[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6.
[2] 張玉峰,鄭繼康,白紅英.鑄鋁框架類零件的精密加工[J].金屬加工,2011(2):1-2.
[3] 王希軍.碳化硼陶瓷加工工藝的研究[J].工具技術,2007(9):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