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杰,南開大學(xué)漢語言文化學(xué)院教授。世界漢語教學(xué)學(xué)會、中國語言學(xué)會會員。1996年至1998年赴拉脫維亞大學(xué)講學(xué)、任教。同年于波羅的海語言中心講學(xué)。1999年應(yīng)邀赴德國漢諾威參加世界漢語教學(xué)研討。2008年參加第九屆國際漢語教學(xué)研討會。2009年論文入選美國布萊恩大學(xué)語言學(xué)會議。2010年應(yīng)哥倫比亞大學(xué)邀請赴美交流學(xué)術(shù)。
長期從事對外漢語教學(xué)及語言學(xué)研究。出版語言學(xué)專著《現(xiàn)代漢語量詞研究(增編版)》等三部;出版教材、詞典多部。發(fā)表及入選國內(nèi)外頂級學(xué)術(shù)會議論文三十余篇。
1972年開始發(fā)表小說。198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論文和文學(xué)作品均有獲獎。出版散文集《藍(lán)眼睛黑眼睛——我和我的洋弟子們》。
入選《世界優(yōu)秀專家人才名典》《中國語言學(xué)人名大辭典》《中國專家人名詞典》等。
1998年獲評天津市級優(yōu)秀教師。2006年榮獲全國十佳知識女性。
“一定得去柴西斯(Cesis)。我就不信不會拉語,就不能旅游!”
“校長”(我愛人)跟賭氣一樣,把吃喝一樣接一樣地塞進(jìn)旅行包里。
我也說:“誰怕誰呀?走,去柴西斯!”
柴西斯城很小很小,歷史上卻是拉脫維亞最悠久的古城。在歐洲都很有名氣。那里至今保留有中世紀(jì)的城堡、中世紀(jì)的露天歌舞場、中世紀(jì)的房舍……許多歷史記憶。
可是話說回來,語言卻也布滿了沼澤荊棘。在城里都總走丟,這可是出城啊!柴西斯距首都里加90多公里,得坐火車。而我們拉語一點兒都不會,太難學(xué)。
哦,插一句,拉脫維亞國雖小,可語言復(fù)雜。使用的語言大部分是俄語和拉語,此外還有德語、波蘭語、瑞典語、立陶宛語、烏克蘭語……官方使用英語。語系又不同:俄語屬斯拉夫語系,拉語屬印歐語系。使用語言的心態(tài)也不同。說俄語吧,也不知誰是俄族人,誰是拉族人。跟俄族人說俄語,人家高興;跟拉族人說俄語,人家反感。
那時我最強烈的感覺是,出國教師只懂一種外語,絕不能走出語言窘迫區(qū)
再說,俄語吧,倒還會的不少,可大多沒用。“校長”就記得:
“己急切皆打死克(俄語音:到黑板前來)!”
“斯大林烏拉(萬歲)!”
我還能背歌詞:“瓦斯多克,咋瓦裂了(東方紅,太陽升)?!?/p>
可是跟銀行、車站這樣的國家單位交流,當(dāng)然得說拉語——人家的國語。
暈菜啦!
最后,猛翻了一陣漢俄詞典,又翻俄拉詞典(沒有漢拉詞典)。抄了一個小條,連寫帶畫,再帶上了證件。
豁出去了。出發(fā)!
天上掉下一個小毛茸茸球
第一關(guān),自己買車票。
售票員從窗口把我遞進(jìn)去的小條推出來。
“怎么沒有去柴西斯的票呢?”
我驚奇地回身瞧著校長,“校長”驚奇地瞧著我。我舉起小條叫他看?!靶iL”沒來得及看,他身后露出一個毛茸茸的頭。毛茸茸的小帽邊露著毛茸茸的一圈卷發(fā)。我們身后排隊的一個小姑娘跳著腳“嘶——”很麻利地把條抻過去了。抻過小條,她看了看,便和小窗子里的人“巴里巴拉”一陣?yán)Z,回身,笑開了。接著對我也一陣“巴里巴拉”拉語,我搖頭。她又改為“嘰里咕?!币魂嚩碚Z,還不時得意地帶上幾句英語。
嚯,好不簡單。我明白啦。我的小條畫了兩個并排的小人,抬著腳去cesis。
小條橫著給她看的,我的畫技又不高,售票員以為我要買臥鋪票。
我和“校長”都笑了。毛茸茸球一樣的小姑娘幫我們買了票,得意地遞給我們?;疖嚻笔谴蛴〕鰜淼募垪l。一張票才1.86拉特。高興!便宜!姑娘要過我的小條,在我那兩個小人的對面,又畫了兩個小人朝回走,呀!是往返票。一趟票才相當(dāng)人民幣7塊錢。便宜!小姑娘表示這還是漲了一倍。貴多啦!
拉脫維亞正在變革之中。我到拉,市內(nèi)電車票0.14拉特(人民幣2.24元),姑娘說以前0.07拉特。(現(xiàn)在是O.40拉特,合6.8元人民幣)不管怎樣,我們還是高興。更高興的是,小姑娘一直把我們送到去柴西斯的進(jìn)站口。要知道,那可是一個大通道,有許多進(jìn)站的拐口,不認(rèn)識拉語。拐哪個口?
唉,不知道那些文盲怎么活著。剛想對小毛茸茸說聲謝謝,小姑娘卻轉(zhuǎn)身往回跑。干什么去?
我只看見小毛茸茸球的兩條小細(xì)腿,飛快地閃動著(她穿筒靴)。
“我忘買票啦——”
小毛茸茸球是個小天使
小姑娘跑了,留下一陣溫暖。
我們看著小姑娘的背影。這時候,走過來一個胖大嬸也跟著我們駐足巴望。拉脫維亞人可不像“我們那疙瘩”屁大的事都好奇,總是一臉冰霜,目不旁視。
胖大嬸湊什么熱鬧?
不管怎樣,第二關(guān)總算順利。多虧了小姑娘。
進(jìn)了站臺,這里可不像國內(nèi)的車站那么熱鬧,竟沒幾個人。沒有檢票口,沒有檢票員。社會主義的自覺,在這里充分顯示。自己找車上就行了。整個站臺冷冷清清,只有一列好像我國五六十年代的火車。
老舊的車廂。老舊的車門。還有我久違了的五六十年代的人心……
上了車,我倆猛嘀咕,對嗎?這是去柴西斯嗎?心正吊著,躥上來了一個小姑娘,小毛茸茸球!真是好人自有天相。小毛茸茸“嘰里咕嚕”一陣俄英混用,像老朋友相見。毛茸茸一樣的頭晃了一晃,那意思:
別擔(dān)心,我包了。老朋友!
小姑娘放下書包,坐在了我們對面。她叫我們放心,她也去cesis。懸浮的心終于也落了座。
天使是個小丑丫頭
坐定。我開始細(xì)細(xì)打量小姑娘。小姑娘頂多十二三歲。穿著一件灰色短大衣,蹬一雙半高的筒靴。和我在電影看到的蘇聯(lián)女孩裝束一模一樣。只是那大衣袖子有點短,有點尜尜的感覺。靴子也舊了。家里一定拮據(jù)。
小姑娘摘去她那毛茸茸的小帽。一個金發(fā)小刷刷辮子,“喯”彈起來,蹶蹶在腦后,像舉起的小墩布。小臉一露出:呦——這個小丑丫頭哇。圓臉龐上,鴨子一樣的小撅嘴。沒開口也像“呱呱”。
整個一個丑丫頭。
小丫頭一雙藍(lán)眼睛,可惜還有點斗眼。不過這個“小丑鴨”倒一點也不害羞。說話辦事,“干巴利落脆”。此刻,她正在公開打量著我們倆。眼睛里跳動著一股狡黠的光點。
不知是我們倆有從教的職業(yè)特征,還是因為我們心里還對這個孩子盛著感謝。小丫精準(zhǔn)又得意地猜:
“你們,中國人。溫暖。爺爺說中國人好?!?/p>
我們點頭。小丫神采飛揚接著猜:
“你們慈愛。你們是老師?!?/p>
不過小丫說,她不愿當(dāng)老師。她現(xiàn)在有好多頂要緊,頂要緊的理想。譬如:她要當(dāng)品嘗師。吃好多好多好吃的東西。(唉,他們不富裕)。小丫還想當(dāng)送生婆。我光聽說過“接生婆”,沒聽說過“送生婆”。
“哼,我那個送生婆可不怎么樣。也不征求我的意見,就把我送給了一個瑞典媽媽?!?/p>
我知道,歷史上,瑞典也占領(lǐng)過拉脫維亞。我去瑞典時,同船就有瑞典籍的拉族人,拉籍的瑞典人(這個亂乎)。拉脫維亞不僅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歐洲人也不少。你根本分不出來。拉的歷史、國情、人情都很復(fù)雜。
小丫的鴨鴨嘴,一會兒就把她不想告訴任何人的秘密,都“呱呱”給我們了。
丑小丫也住在冰河
蘇聯(lián)解體前,小丫的媽媽在一家俄羅斯人的企業(yè)工作。蘇聯(lián)解體,俄撤走了,媽媽沒了工作,回瑞典了。小丫爸爸在愛沙尼亞的一個鋸木場。爸爸不去瑞典。他們“切奶酪”了(大概是分手了)。
多好的比喻詞。奶酪比喻婚姻:經(jīng)過多長時間的混合,發(fā)酵,釀造。有酸,有甜。最后凝聚成香甜,意味無際的一體。
你們不知道那小姑娘說話用詞有多么生動!神情有多么可愛。
“哼,瑞典有錢。我爸爸沒錢?!?/p>
“謝爾蓋,那個干棒槌。說我是斗雞眼,我媽不要我了。呸——”
小丫沖著窗外,狠狠地“呸”了一聲:
“干棒槌,你媽才不要你呢?!?/p>
“爺爺說,我就在拉脫維亞。我是拉脫維亞的丫丫。”
小丫晃著腦袋向上拔著身子。說完。小姑娘忽然像癟了氣一樣,一臉痛苦:
“我想媽媽。媽說,以后等我長大點,不怕疼了,給我治眼睛?!?/p>
真心痛這個孩子。我們忙拿出蘋果給她吃。可她說什么也不要。她說,她最愛說話了。老師都總叫她閉嘴??磥硇」媚锉锪艘欢亲託?。
“干棒槌叫我‘斗雞眼’。哼,奶牛屁股蹭了他的嘴。奶奶說,叫牛牤叮他。我才不理他呢。
“干棒槌,燒火棍,什么都不會??荚嚲涂慈思业摹N叶际?分(5分為滿分)。
“干棒槌他們還叫我‘牛屁股插管子——愛吹?!?、‘話罐子’,說我是從鴨媽媽那撿來的,一天‘呱呱’沒完。
“就我爺爺奶奶說,我是他們的寶貝。”
我們立即確定:
“小姑娘,你真的是寶貝。不單是你爺爺奶奶寶貝,也是拉脫維亞的寶貝。”
小姑娘像打足氣的氣球一樣,渾身來了力氣。小鴨鴨嘴“呱呱”地更有勁了。
我們很快就知道了,女孩是里加一所技術(shù)學(xué)校的學(xué)生。13歲。專業(yè)手工編織。拉脫維亞有許多這類的技術(shù)學(xué)校。陶藝、木雕、琥珀制品、編織。他們有非常漂亮的手工藝術(shù)品。小姑娘脫下大衣叫我們看她的毛衣。她說,那是她的作業(yè)。真的,那圖案很有民族特色。色彩鮮明,很像我們云南的編織。小家伙太棒了。才十幾歲,就能織出那么漂亮的毛衣??捎袡C會給小丫一點鼓勵了。我們連聲稱贊她,給她鼓掌。
小丫卻又輕輕地嘆了一口氣,垂下長長的睫毛,連比帶畫地說。說的可是我從沒聽說的。
冬天是寒冷的
蘇聯(lián)解體了。他們學(xué)校的產(chǎn)品原來可以賣到俄羅斯,現(xiàn)在人家不要了,而且動不動就制裁他們。這次就是停了卡斯(天然氣)——拉脫維亞的天然氣都是由俄羅斯供給。現(xiàn)在分家了,人家想停就停。我在拉大也趕上過,睡覺連椅子都扣過來當(dāng)壓腳被。你在國內(nèi)有過這樣的感覺嗎?凍得連胃里的吃喝都覺得變成了冰塊。
“學(xué)校冷得上不了課,放假一周。這樣的事好幾次了?!?/p>
小丫說,大家一聽說放假,特別高興??傻谝惶旄吲d,第二天高興,第三天就想回學(xué)校了。
我正說著,小姑娘的話像斷了閘,眼睛也一下盯著眼前的什么,驟然不轉(zhuǎn)了。我忙回頭,看見來個賣面包的。
我在鄰居的孩子們那里見過這種眼神。如果你不到那里,你一定不相信。國內(nèi)的孩子們,巧克力都不屑于理。而在這兒,我真的看見了,那絕對是食品不足造成的效應(yīng)。
我說,小姑娘一定沒吃早飯。她有氣無力地點點頭:
“我的錢只能買一樣:要不面包,要不車票(學(xué)生半票)?!?/p>
我心里忽然一下熱起來。覺得眼前這個小丑丫頭真的怎么這么漂亮!因為我知道,有的人并不買票——沒人檢票。那真的都是靠社會主義的自覺。他們只是偶爾有查票的。小姑娘忽然害羞起來,她低下頭小聲說:
“如果我回家,我知道有烤胡蘿卜,烤土豆等我。我一定買票。
去學(xué)校,沒有面包時……”
小姑娘用她的靴子尖涂著腳下的車板,不好意思再往下說了。
可愛!
“校長”捅我,我立即明白了。趕緊掏出包里的糖饅頭,托在手上,慢慢伸到她的眼前。小姑娘伸著頭,盯著那白饅頭,在胸前畫著十字,嘴里“咕噥”著什么。后來我才弄清:
“善心,一定有面包相報!”那大概是他們的俗語。
我趕緊又掏出我們的自制腌蛋。來時,還猶豫半天,多虧最后帶上了。那可是我去鄉(xiāng)下過夏至節(jié),被評出的最佳中國奶酪。拉脫維亞沒有腌蛋。
孩子大口地吃著。那天,我們倆看著,都覺得特別的香甜。我們告訴她,中國人也有句俗語:“好人好報。”
丑小丫真的是只小天鵝
“好人好報”,可有時也有危險。不信,往下看。
說著,高興著,忽然來了個賣報紙的胖大嬸。她“嘰里咕嚕”地嚷嚷著什么,上前就要去抓小姑娘。小姑娘直躲。
丑丫頭怎么招惹人家了?
胖大嬸掏出一雙毛手套,舉著?!皣\里咕?!钡馗鼌柡α?。小姑娘丟了手套了吧?
小姑娘推脫地說:“不用了,不要了?!?/p>
我們莫名其妙。
胖大嬸還沒完沒了。
小姑娘又說:“是我的。是我的?!?/p>
我也忙向那個大嬸證明。小姑娘是個好孩子。還把孩子幫我們買票的事告訴了她。
胖大嬸又搖頭,又點頭,繼續(xù)“嘰里咕嚕”。反正,折騰了半天,糊涂半天。最后弄明白了。
一次大雪天,哈口氣就能凍個冰雕。一張嘴,舌頭都凍得不轉(zhuǎn)了。胖大嬸賣報,舉著報紙晃,卻沒戴手套。手指豆兒,真的會凍掉的!
一個帶毛茸茸球帽子的孩子給大嬸塞下了一雙手套。胖大嬸,臉都沒看清,孩子就消失了。
今天可找到了!
孩子不好意思地推托著。胖大嬸一邊“歐琴歐琴,普利牙疼哪(非常高興)”叫著。只見她一只胳膊夾著報紙,一只手搬著孩子的頭,狠狠在孩子腦門兒上親了一口。又使勁地一把把那小豆芽一樣的孩子,摟進(jìn)她那胖胸脯里。
天?。∥艺酒鹕韥?,“校長”也站起來。胖大嬸挺著的可是有兩個棉花包一樣的胖胸脯!
說實在的,真怕胖大嬸把這個小芽芽給憋死。那可是只小天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