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導語】
“引導學生關(guān)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關(guān)心當代文化生活,吸取人類優(yōu)秀文化的營養(yǎng)”,是初中語文新課標的要求。這種要求,也正是近年中考作文命題的基本方向?!渡倌觑L采》、《今天發(fā)生了什么》、《幸福就是現(xiàn)在》、《帶一本書去旅行》、《感謝閱讀》、《敬畏文字》等典型中考原題,無不體現(xiàn)出新課標的理念。由此不難看出,這其實也是對我們寫作時取材與表達等方面提出的具體要求。前者強調(diào)的是材料的時代性,后者強調(diào)的是語言的文化性。羅小軍老師為同學們選取的這篇時文,在立意上正好暗合了“文章合為時而著”的這一立意亮點。細細品讀,大家定會明白立意與時俱進的內(nèi)涵與技巧。
【精美時文】
舌尖上的法國
汪慧敏
中國美食的底蘊,恐怕也只有高貴、細膩、精致的法國菜可以媲美。提到大仲馬,你首先會想到《三個火槍手》《基度山伯爵》,或是他那句名言“我最得意的作品是小仲馬”,而少有人知的是,大仲馬還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美食家。
作為巴黎的社交名人,他曾百無禁忌,揮霍無度,為了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甚至賣掉了自己耗巨資修建的基度山城堡。晚年的他喜愛上了烹飪,更以吃遍巴黎大小餐館為樂,各大小酒店及食舍的大廚和侍應生沒有不認識他的。是廚房里的文豪,還是文壇吃貨?大仲馬唯一關(guān)心的,是“玉米粥怎么做、魚子醬怎么做、燕窩湯怎么做”。晚年的大仲馬在一家刊物上開設(shè)了一檔《美食漫談》的專欄,這位赫赫有名的小說家在他人生的最后幾年把精力幾乎全部投到這個專欄上了。在這個專欄中,大仲馬曾說道:“我愛上烹飪,一如我愛上詩歌一樣,乃是天賦?!?/p>
不同于中國的美食散文,在西方,美食寫作通常不被認為是嚴肅的文學作品,而唯一的例外就是《大仲馬美食詞典》,以一個個趣味盎然的詞條囊括了法國美食以及美食文化,這本生活和美食札記不同于傳統(tǒng)古板的詞典。那些充滿文學因子的美食趣聞、典故、百科、食譜、養(yǎng)生等內(nèi)容,更多展現(xiàn)的是一種充滿激情的生活態(tài)度和無與倫比的閱讀快感。作為法國文學和法式美食的傳世之作,“能讀、好看、好用”,是后人對《大仲馬美食詞典》的高度認可。
“葡萄酒是一餐的智慧部分,香檳是我創(chuàng)作的文思之源?!边@大概是大仲馬作品高產(chǎn)的原因之一吧?!皽蕚湟豢谥蓖残翁沾纱鬁仯b入用溫水淘洗六次的半磅大米、半磅白糖、四分之一磅新鮮黃油、三匙白蜂蜜、一小匙磨得很細的肉桂皮粉、將近兩公升鮮牛奶?!闭l能猜到這竟然是一餐“總理夫人大米飯”呢?“準備寫什么題目,相關(guān)的某些東西就會浮現(xiàn)在眼前,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夠生動。這不,洋蔥二字正待從我的筆端淌出,羅斯科夫這個地名一下子就躍入了我的腦海?!?/p>
“感謝上帝!我能在一個新的領(lǐng)域有所成就,我遺贈給子女的不僅僅是書,那些書他們可以受用15年到20年。還有鍋瓢碗盞,這才是他們受用不盡的,而且還可以遺贈給他們的后代。我遲早會為了掌勺而封筆,這是在為我一座新的豐碑奠基,所以我一點也不覺得遺憾”,如今品讀這些文字,我們仿佛依然可以聞到其獨特的芬芳。
一餐可口的美食,一本散淡野逸的書,一位熱愛口腹之欲的法國胖子,帶給我們的是全新的味蕾與文化體驗和對生活和藝術(shù)的熱情。是的,這也許正是法國廚房里的生活和藝術(shù)。
(選自2013年1月20日《羊城晚報》,略有刪改)
【亮點品味】
當物質(zhì)生活達到一種高度的時候,“品質(zhì)”便成了人們的一種新的追求。于是,一個美麗而充滿誘惑的詞語便悄然呈現(xiàn)到了我們面前,那便是“舌尖”。如何才能讓自己的文章有時代的氣息而又不落俗套呢?作家想到了一個全社會關(guān)注的熱點——“舌尖”,而且關(guān)注的是“舌尖上的法國”。這樣的標題,誰不喜歡?。坑绕涫钱斈憧吹健坝脺厮韵戳蔚陌氚醮竺住?,與“半磅白糖、四分之一磅新鮮黃油、三匙白蜂蜜”之類的食物放到一起的時候,也許更會不由得垂涎欲滴。令人驚嘆的是,作者并不是簡單地寫一頓法國美食,而是由之縱深挖掘,融入了獨特的法國文化,于是我們便享受到了一頓散發(fā)出法國氣息的大宴了。用“身邊人”與“身邊事”來凸顯時代精神,本文不失為成功的范例。
【立意技巧】
寫作時代性較強的題材,容易出現(xiàn)“立意新穎,內(nèi)容空洞”的問題,這篇文章卻遠離了這種誤區(qū),它帶給我們的不僅是美好的食物,更是文化的享受。這種成功,得益于立意上的新穎與巧妙。細細探究,我們至少可以學到兩種技巧。
1.緊扣熱點,角度不同。立意之時效性,往往體現(xiàn)在題材上。正如這篇時文,作家聚焦“舌尖”,可謂扣住了時代熱點;然切入角度卻又不同尋常,并不是簡單地寫“舌尖上的中國”、“舌尖上的家鄉(xiāng)美食”之類的眾所周知的內(nèi)容。作家筆鋒一轉(zhuǎn),當她放眼于“法國”這一文化深厚的國度時,立意頓時便光彩奪目了。這也告訴我們,寫熱點題材,材料還得體現(xiàn)一個“巧”字。否則看似新穎的材料,也會讓人感覺味同嚼蠟。
2.關(guān)注細節(jié),透出真情。時代之熱點,往往是很寬泛的內(nèi)容。于是,作家想到了從一位作家切入,從美食家“大仲馬”的故事來引出;想到了一些精美食物的具體制作,讓大家讀來言真意切,栩栩如生,宛如親歷,這便是此類文章出彩的關(guān)鍵。更值得一說的是,作家在雕琢細節(jié)的同時,融入了獨特的文化因素。像《三個火槍手》《基度山伯爵》之類的作品的簡介,“葡萄酒是一餐的智慧部分,香檳是我創(chuàng)作的文思之源”之類的敘說,讓食物也洋溢出文化的清香。有了細節(jié)的刻畫,有了文化的傳承,于是文章也便格外動人了。
【模擬新題】
靜心觀察與感悟,你一定會發(fā)現(xiàn),世間每一個生命都會有它的靜美之處。小草因為蔥綠而自信,鮮花因為綻放而幸福,江河因為奔騰而快樂……
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我們對此或許會更為深刻。請結(jié)合自己經(jīng)歷或感悟,以“感悟生命”為話題,寫一篇700字以上的文章。要求:題目自擬,文體自選,不得抄襲。
【佳作示范】
愿生命靜好
湖南省益陽市二中 張靜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
——題記
曾于假日攜三兩好友去書店選書。舉目望去,言情與穿越小說大行其道。我四下探訪,終淘得一本布滿塵埃的《在輪下》,拿著滯銷的書我心下悵然,禮學之邦的印象似在塵埃中漸趨淡薄。突然,一個不起眼的角落,一個紅色的身影吸引了我注意力。一個身材修長的紅毛衣女孩,嘴角含著嫻靜的笑容,靜靜翻閱著《孟子》??吹剿?,我不禁想起了“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句子。一瞬間,我心情大好。
我夢,愿生命靜好,于無人角落嘴角含笑,翻經(jīng)論典。
校園邊有一條小街,兩邊是兩溜參天古樹。行走在那綠蔭如蓋的小路上,我總是仿佛進入了遠離城市的綠色世界。只是這里音像店莫名其妙的多,走到那里,魔音入耳,狂轟濫炸,有調(diào)的沒調(diào)的,有詞的沒詞的都來了,讓人疑心華夏五千年的禮樂傳承去哪了。忽于通俗歌曲中覓得一曲琵琶,像一枝白蓮誤入塵世。我循聲走去,一個小小的音像店,獨處一隅。一個清瘦的戴著眼鏡的中年男子,正自得其樂地在柜臺玻璃上練習敲擊琴鍵,竟不察我的到來。我怡然自得,駐足聽完一曲琵琶,微笑。
我夢,愿生命靜好,于繁弦急管中獨處一隅,怡然自樂。
每次坐上公車,心情總不大好,擁擠的乘客,嘈雜的車廂,還有不耐煩的司機。公車,作為新時代的產(chǎn)物,早已失去曾經(jīng)泛馬而游的優(yōu)雅與閑適了吧。改變我想法的是一位普通的公車司機,第一次遇見她是一個盛夏的午后,我頂著太陽曬了挺久,上車時心情頗不爽。見到駕駛座上的她卻不由眼前一亮。她穿質(zhì)地不錯的長裙,簡單的白布鞋,頭發(fā)整整齊齊撥到腦后,綰成一個鬢。最令人怦然心動的是,她的嘴角始終浮著一個淺淺的弧度,那分自在與閑適,讓人疑心她不是在工作,在酷暑開公車;而是在游賞,泛舟湖上。
我夢,愿生命靜好,于朝九晚五中,現(xiàn)世安穩(wěn),明媚動人。
我夢是桃源,在這個浮躁的社會,會有更多的人歡喜讀書,更多的人閑適賞月,更有人素衣長裙,將生命演繹得靜好悠然。
【簡評】
時下,“中國夢”是社會的熱點。在這種社會背景之下,作者想到了“我的愿景”這一角度,于是文章在立意上也就有了鮮明的時代烙印。書屋里,悵然之時偶遇的那個女孩,讓人感受了翻經(jīng)論典的美麗;音像店,獨處一隅而自得其樂的那位男子,讓人享受到了一曲管弦的神奇;公車上,那令人怦然心動的素衣長裙,更讓我們收獲了久違的風景。透過這些精彩細節(jié),作者巧妙地表達出了對靜美生活的渴望與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