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蘇里州位于美國中部,密蘇里河橫穿全境,連起了圣路易斯和堪薩斯城這一東一西兩座城市。雖然同處一州,圣路易斯和堪薩斯城卻有著完全不同的秉性和風貌,上演了一出精彩的同州“雙城記”。
圣路易斯——通向美國西部的門戶
圣路易斯坐落于密西西比河與其最長的支流密蘇里河的交匯處,這座昔日的河邊村落一度登上了美國第四大城市的寶座,而且是美國唯一一座舉辦過奧運會和世博會兩大盛會的城市。
19世紀初,美國領土的西界僅到密西西比河。1803年,美國第三任總統(tǒng)杰斐遜以1500萬美元的價格從法國手中購買了從密西西比河到落基山的214萬平方千米的土地,這片土地當時被稱為“路易斯安那”,這一美法間最大的地產(chǎn)生意因此被稱為“路易斯安那購地”,美國領土面積也立即翻倍。由于面積遼闊,美國國會將新得的土地分為南北兩部分:南方稱奧爾良,北方稱路易斯安那。圣路易斯便是后者的行政中心。
對美國來說,當時的圣路易斯既是已知世界的終點,也是未知新世界的起點。為了勘探“路易斯安那”這塊新領地的地理風物,杰斐遜總統(tǒng)在購下新領地的當年,便委任梅里韋瑟·路易斯上校和威廉·克拉克組建了一只探險隊。1804年5月,路易斯和克拉克的船隊從圣路易斯揚帆起航,逆密蘇里河而上,拉開了美國最富于史詩色彩的探險活動的序幕。路易斯和克拉克一路西行,一直來到了太平洋之濱。1806年9月,兩人回到了圣路易斯,他們將西部豐富的資源報告給了杰斐遜總統(tǒng)。美國政府便開始將路易斯安那的土地以極其低廉的價格出售給個人,引導人們前往定居,這場艱苦卓絕的移民運動被稱為“西進運動”。美利堅的勢力也隨之擴展,美國本土的格局也因西進運動而大致成型。
為了紀念西進運動,1963~1965年間,圣路易斯的密西西比河畔立起了一座高達192米的不銹鋼拱形紀念碑——“門戶拱門”,人們常形象地簡稱其為“大拱門”。它是迄今為止美國最高的紀念碑,比4座自由女神像疊加起來還高,其形態(tài)簡潔大氣,不失壯觀:一道銀灰色的拋物線倒立在圣路易斯的最東端,隔河西望,“拱門”傲然屹立在圣路易斯的摩天大樓之上,象征著圣路易斯在西進運動中的門戶地位?!肮伴T”自落成后便成了圣路易斯的標志,這道“拱門”還是杰斐遜國家擴張紀念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拱門”的基座內(nèi)設有西進運動博物館,游客還可搭乘特殊的膠囊狀升降機來到“拱門”頂部,從32扇舷窗中俯瞰密西西比河東西兩岸的景象,憑吊西進運動中無畏的開拓精神。
圣路易斯還是世界級植物園——密蘇里植物園的所在地。1819年,一位名叫亨利·肖的19歲英國小伙子來到圣路易斯,在這里開了一家五金店,很快便積累了大量財富, 39歲時他便宣布退休,開始致力于發(fā)展他長期以來對植物學的愛好。肖打算在圣路易斯郊外的住所旁修建一座花園,意在讓圣路易斯的人們也能欣賞到歐洲花園的勝景。這一消息不脛而走,傳到了著名植物學家喬治·恩格爾曼的耳中。恩格爾曼建議肖不僅要將花園建成公眾游覽地,也要將其建成重要的科學研究機構。在哈佛大學植物學巨擎阿薩·格雷和英國皇家邱園園長威廉·胡克爵士的鼎力支持下,肖在自己的園中建起了標本館和圖書館。1859年,肖的維多利亞式花園正式對外開放,公眾無不嘖嘖驚嘆。
150多年后的今天,肖的花園改名為密蘇里植物園,昔日的私人花園現(xiàn)在已成為世界三大植物園之一。密蘇里植物園作為美國歷史最悠久的植物園之一,不僅以優(yōu)美的園藝景觀著稱,更是科學研究、保育和環(huán)境教育的重要機構。同時,密蘇里植物園和我國淵源頗深:園中設有中國園林——友寧園;標本館中收藏有大量中國植物標本;《中國植物志》英文版的編輯中心也坐落于此;每年園方都會舉辦“中國日”活動。密蘇里植物園作為美國國家史跡和國家歷史地標區(qū),早已超越了普通植物園的范疇。
歷史的指針指向了20世紀初,此時的圣路易斯已是人口總數(shù)居全美第四的國際大都市。1904年4月30日,在如今的福里斯特公園和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所在的位置,為紀念路易斯安那購地100年的“路易斯安那購地博覽會(即1904年世界博覽會)”盛大開幕。同年,這屆世博會主辦方還承辦了第三屆現(xiàn)代奧運會,圣路易斯也因此成為美國第一座舉辦奧運會的城市。不過與奧運會相比,這屆世博會對圣路易斯的影響要深遠得多。
隨著世博會的落幕,絕大部分建筑都被拆除,但還是有少數(shù)保留了下來。當年的藝術宮改成圣路易斯藝術博物館,如今這座免費對外開放的博物館已是全美重要的綜合性藝術博物館;長圓形的大鳥籠如今還保留在圣路易斯動物園中,游人可在籠中與百鳥同游;世博會的行政樓如今成了世界名校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地標建筑——布魯金斯樓……更重要的是,世博會會址——福里斯特公園隨后被擴建為面積達523公頃的城市公園,相當于1.5個紐約中央公園的面積。在這個龐大的城市公園中,還坐落著圣路易斯動物園、圣路易斯科學中心、密蘇里歷史博物館等眾多科教文化場所,福里斯特公園因此成了名副其實的“圣路易斯心臟”。
堪薩斯城——美國之心
堪薩斯城位于密蘇里州和堪薩斯州的邊界線上,密蘇里河和堪薩斯河在此交匯。同時,堪薩斯城幾乎位于美國本土的地理中心,素來又有“美國之心”之稱。歷史上的堪薩斯城因密蘇里河的航運和皮毛交易逐漸發(fā)展起來。1861~1864年的美國南北戰(zhàn)爭期間,該地位于蓄奴州和廢奴州的交界線上,還發(fā)生了一系列被稱為“血濺堪薩斯”的暴力沖突活動,最終廢奴主義者取得勝利,對后來南北戰(zhàn)爭的局勢發(fā)展產(chǎn)生了重大的影響。戰(zhàn)后的堪薩斯城在近百年的時間內(nèi)迅猛發(fā)展,到20世紀末,堪薩斯城的人口第一次超過圣路易斯,成為密蘇里州第一大城。
城中的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以收藏中國珍寶而聞名于世。這座博物館的歷史并不悠久,1933年才建成并正式對外開放。此時正值美國經(jīng)濟大蕭條時期,藝術品收藏市場正處于低谷時期,捐助者們決定首先建立全美第一個以中國藝術品為主的收藏館,廣泛收集能夠展示中國每個歷史時期最高成就的藝術品。第一任東方藝術館的館長勞倫斯·史克門不僅精通漢語,也通曉東方藝術,他先后共以約11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大量精美的中國藝術珍品。商代的青銅器皿,春秋戰(zhàn)國時期鑲有綠松石的象牙雕、錯金銀青銅神獸案足,漢代守墓驅惡的避邪、墓室內(nèi)吹拉彈奏的陶俑,唐代神采飛揚的三彩鞠球俑、三彩舞女俑、三彩羅漢俑,遼宋的官窯瓷器、龍門賓陽洞的文昭皇后禮佛圖,目前海外收藏最多的明式家具,還有歷朝各代的佛像、壁畫、書畫等超過7500件中國珍寶匯聚于此,讓人目不暇接。
其中,最令人驚嘆的要算“中國廟宇”大廳,這一展廳將北京智化寺萬佛閣的殿堂整個搬了過來,正面立有一尊端莊靜坐的金代木雕觀自在菩薩像。菩薩身后的墻壁上,便是山西洪洞縣廣勝下寺著名的元代壁畫之一——熾盛光佛經(jīng)變圖:釋迦牟尼佛坐于蓮臺之上,日光、月光菩薩侍坐在左右兩旁,十二宮天神則分列其間,青紗彩帶、端莊素雅。佇立于此,仿佛是走進了廣勝下寺的殿堂,壁畫所表現(xiàn)出來的恢弘氣勢讓我們深深震撼。關于這一壁畫的由來,從今天廣勝下寺主殿旁的石碑記載來看恐怕屬于國寶賤賣:20世紀30年代,廣勝下寺寺廟大殿損壞嚴重,又缺少資金修繕,于是當?shù)剜l(xiāng)紳和寺僧為了籌款修復寺廟,將該寺的幾幅壁畫賣給了文物販賣商,后經(jīng)著名的文物商盧芹齋轉手,其中的一幅賣給了納爾遜博物館;另一幅藥師經(jīng)變圖則被紐約收藏家薩克勒收購,后捐贈給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還有兩幅明代壁畫則藏于賓夕法利亞大學的藝術博物館之中。
堪薩斯城全城的燒烤店超過100家,是一座“燒烤之都”。早在1908年,素有“堪薩斯城燒烤之父”的亨利·皮爾便開始在堪薩斯城市中心街區(qū)經(jīng)營一家燒烤店,其烹飪特點是采用多種原木溫火熏烤,以牛肉為主。XtQ1DEt+t+nf8b9ejnx1XA==在堪薩斯城爵士樂普遍流行的20世紀三四十年代,亨利的烤肉店也隨之名聲大噪,成為堪薩斯城的文化象征之一。1940年皮爾去世后,他的一位名叫阿瑟·布賴恩特的伙計接過燒烤生意,從此取名為“布賴恩特燒烤”,這家小店曾被《紐約客》譽為全世界最棒的燒烤店。走進店內(nèi),掛滿照片的墻上則提醒著我們它的與眾不同——美國總統(tǒng)杜魯門、吉米·卡特、比爾·克林頓,家喻戶曉的導演斯蒂芬·斯皮爾伯格,NBA巨星張伯倫等都曾來此品嘗燒烤,這一燒烤店在美國的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和堪薩斯城燒烤同時發(fā)展起來的便是堪薩斯城爵士樂。爵士樂算是美國文化的重要標志之一,誕生于20世紀初期,由非洲和歐洲傳統(tǒng)音樂相互融合而產(chǎn)生,發(fā)源于美國南部各州。堪薩斯城作為爵士樂的重要分支,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得到很大的發(fā)展,成為“爵士樂的搖籃之一”。
除羅馬之外,世界上沒有其他任何一個城市能有堪薩斯城這么多的噴泉——200多眼噴泉散布全城。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尼克斯紀念噴泉,它位于鄉(xiāng)村俱樂部東面的入口處,直徑約24米的水池中間是主噴泉的兩層基座圓臺,高出水面約3米,所噴出中心水柱約9米高,周圍分列了4座風格各異的騎士雕像,環(huán)繞的4座孩童騎魚小雕像則從魚嘴中噴出水來,射向中心,形成眾星拱月之勢,頗有氣勢。這些大大小小的噴泉、熏香可口的燒烤、精妙絕倫的東方藝術收藏,都盡情彰顯著“美國之心”的無盡魅力。
【責任編輯】王 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