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保證老年患者能合理、安全、有效用藥,應加強老年人用藥依從性的教育。為此,本文在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對老年人用藥依從性差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干預措施。
關鍵詞:老年人 慢性病 服藥依從性 干預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3)04(b)-0231-01
依從性又稱順從性、順應性,服藥依從性是指老年人是否按處方或醫(yī)囑要求用藥。遵醫(yī)囑用藥稱為依從性,否則稱為非依從性。由于老年人經常是身患多種疾病,因此需用多種藥物進行長期治療,而在長期治療的過程中,老年人用藥的依從性會直接影響到治療效果。為此,加強老年人的用藥依從性教育就顯得十分重要。現(xiàn)就老年人用藥依從性差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干預。
1 老年人用藥依從性差的原因
1.1 所用藥物過多
老年人往往是同時患有多種慢性疾病的,因此所用藥物種類繁多,老年患者嫌服藥麻煩。
1.2 藥物的副作用
老年人由于藥動力學的改變,各系統(tǒng)、器官功能及代償能力逐漸衰退,機體耐受性降低,患病率上升,對藥物的敏感性發(fā)生變化,藥物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增高[1]。例如血管緊張素轉換酶(ACE)抑制劑,其可引起干性咳嗽、瘙癢、皮疹、味覺異常等,使患者難以忍受或擔心誘發(fā)其它疾病,從而使服藥依從性下降。
1.3 患者對服藥依從的意識不強
一部分老年人自認為病情好轉便停藥,當不舒服時再繼續(xù)服藥,造成病情反復,而有些則是對于藥物的期望過高,急于求成,濫用、多用藥物。由于自身經濟狀況,一些老年患者嫌藥物太貴,覺得藥物花費過多,因此便擅自停藥或者是換藥。
1.4 老年人記憶力減退
隨著腦血管的退行性變、腦血流量的減少及耗氧量的降低,老年人常出現(xiàn)記憶力減退、思維判斷能力降低、反應遲鈍等[2]知覺功能的改變,出現(xiàn)多服、漏服或誤服等情況。
1.5 家庭因素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口的流動不斷加大,空巢老人逐漸增多,生病、行動不便的老人缺乏照料,致使其影響服藥依從性。
2 老年人用藥依從性差的干預措施
(1)首先向老年患者解釋服用藥物的作用,治療何種疾病,使其充分認識到服藥的必要性。
(2)根據(jù)老年患者的作息時間,告知其適當?shù)挠盟帟r間。如格列苯脲、格列喹酮等降壓藥需在飯前半小時服用,而二甲雙胍則應在飯后用藥。
(3)針對老年人記憶下降這一特點,如果是用藥方法過于復雜,可以在紙上用較大的字寫出來,貼在床頭等容易看見的地方,或者使用手機錄制,設一個鬧鐘,在固定的時間提醒老人服藥。
(4)用藥過多,可以和醫(yī)生共同探討,在不影響治療的基礎上減少用藥的數(shù)量和次數(shù),從而提高用藥的依從性。用藥的依從性有2種情況:①過于依從,有些老年人過于重視健康,過于依從藥物,長時間用藥給社會和假日能夠帶來很大的負擔,我們向這些老年患者講明藥物有治療作用的同時有毒副作用[3]。因此,用藥必須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②依從性差[4],慢性病是需要長期服藥的,如糖尿病、高血壓等,控制不好會有嚴重后果。
(5)據(jù)統(tǒng)計50~60歲患者的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4.14%,61~70歲為15.17%,71~81歲為18.13%,80歲以上為24.10%[5]。對于這一情況,在使用藥物的時候要向老年人解釋所用藥物的不良反應,反應嚴重時要向醫(yī)生反映,遵醫(yī)囑繼續(xù)使用或改用藥物。例如老年人服用卡托普利時會出現(xiàn)持續(xù)性、刺激性干咳,在夜間會加重,甚至影響睡眠。若這一反應不能緩解,則應就醫(yī),讓醫(yī)生根據(jù)病情換藥。特別要注意藥物的矛盾反應,就是指用藥后出現(xiàn)于用藥治療效果相反的特殊不良反應,像是硝苯地平,其本是治療心絞痛的,但用藥后反而加重了心絞痛,甚至誘發(fā)心律失常。所以用藥后要仔細觀察,一旦發(fā)現(xiàn)就立即停藥、就診。
(6)告知患者藥物的相互作用,許多老年人同時患有多種疾病,需要服用多種藥物,一些藥物合用會對病情有更好的幫助,而有些藥物合用則會加重病情。如普萘洛爾與降糖藥合用,降糖藥易引起低血糖而產生心悸、出汗反應,普萘洛爾可掩蓋這些反應,β-阻滯藥可阻抑肝糖的代償性分解,而使血糖更加降低,增加其發(fā)生虛脫反映的危險性[6]。
(7)由于醫(yī)改還是不夠完善,國家對醫(yī)療的支持力度還不夠大,一些老年人沒有足夠的經濟來源,對于慢性病長期治療負擔不起,依從性會較差。對于這點,醫(yī)生應在不影響療效的前提下,盡量避免使用昂貴的藥物,以此來減輕患者的負擔。
(8)住院的老年患者可以在護士的幫助下每天按時按量服藥,并盡量使其養(yǎng)成習慣,為出院后在家的服藥依從性打基礎。而對于在家的老年患者,有家人同住的則應對其家人也做好宣傳教育,督促、協(xié)助老年人按時按量服藥;空巢、獨居的老人,囑咐其將藥物放于顯眼的地方,牢記服藥方法,社區(qū)護士定期上門去查看清點藥物,協(xié)助老人養(yǎng)成良好的服藥習慣,增強其依從性。
(9)心理調適,慢性疾病完全治愈的可能性是很小的,但積極配合治療服藥,它是可以控制的。情緒波動過大會影響治療的效果,老年患者覺得吃了那么多的藥還是這樣,病情沒有好轉,繼續(xù)吃藥沒必要,從而降低了依從性。因此,在服藥過程中,家人以及護理工作者應該多多鼓勵,安撫老年患者的不良情緒,增強其對治療的信心,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加上藥物的治療,會使治療的效果更為完美。
(10)鼓勵老年患者提出問題,尤其是對病情有關的問題,這有利于其知道所患疾病的進展情況,能促使其配合治療。在談話過程中也可以使醫(yī)護人員及家屬等了解到導致患者“遺忘”及未按規(guī)定用藥的原因,這樣也能使其避免重犯“錯誤”。老年人未按治療方案用藥是有理由的,與老年人討論該問題后,醫(yī)護人員要及時作出適當調整用藥的方案。
3 結語
在這人口老齡化急劇加快的時期,促進老年人的健康生活,緩解疾病所帶來的痛苦是刻不容緩的。任何藥物都是作用與副作用并存的,應按醫(yī)囑服藥,要采取科學有效的方法進行合理的干預,提高老年人的用藥依從性,減緩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化前珍.老年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3):109.
[2]化前珍.老年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3):122.
[3]吳秋香.住院老年患者服藥過程的安全管理與探討[J].護理管理雜志,2005(5):5.
[4]孫宜萍.老年患者的合理用藥[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5(9).
[5]化前珍.老年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3):111.
[6]徐春慧.做好老年人用藥護理,提高其依從性[J].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2006,15(5):396-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