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美國總統(tǒng)安全顧問布熱津斯基曾經(jīng)公開聲稱:“馬六甲海峽是控制亞太地區(qū)大國崛起的關鍵水域?!逼涿^所指不言而喻。地理環(huán)境決定了中國屬于半封閉的非臨大洋國家,東邊有著名的三大島鏈層層封鎖,南邊被中南半島與印尼、菲律賓等島國密密環(huán)繞,無須細數(shù),包圍著中國的海島何止成千上萬!中國要想真正崛起,就必須走向海洋,就必須確保打通東方南方兩大海上通道。在我們密切關注突破東方三大島鏈之時,可曾意識到我國最重要的海上交通命脈實在南方而非東方?
試想,當美國愿意與我國友好相處、希望加強中美貿易等經(jīng)濟聯(lián)系時,自然不會利用三大島鏈阻斷中國的東方航線;而當美國公開與我國為敵、決定斷絕中美經(jīng)貿往來時,我們即使突破三大島鏈也只是軍事意義重大而經(jīng)濟價值低下。而我國南方航線則全然不同,一則我國進口的能源絕大部分來自中東和非洲,二則我國與歐盟及西亞、非洲國家的貿易均須通過這條海上絲綢之路,南大門如果被堵,我國的能源和外貿就會陷入絕境,中國的崛起之路就會中斷。而能堵塞我國南大門、阻斷我國西方航線的戰(zhàn)略要點非馬六甲海峽莫屬,這就是始終縈繞著中國的重重心事——馬六甲困局。
馬六甲海峽位于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峽。東亞國家70%的能源運輸(其中中國進口原油的80%、日本進口原油的90%)都要通過這里,全球近一半的油輪要經(jīng)過馬六甲海峽,相當于全球原油及成品油運輸總量的四分之一。每年約有8萬艘以上的船只通過馬六甲海峽,占全球海上貿易總量的三分之一強。正因如此,馬六甲海峽已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其戰(zhàn)略地位之重要在整個亞太地區(qū)無處可比。
同時,馬六甲海峽也是世界上最危險的海域,海峽全長一千余公里,最窄處僅2.8公里,沿途便于海盜船躲藏的隱蔽地不下百處,獨特的地理條件使馬六甲海峽早在14世紀就已成為海盜出沒的理想場所,近年來更有印尼的分離武裝等恐怖組織的陰云籠罩,海盜活動更加猖獗,已成為世界上海盜活動最多的海域之一。據(jù)統(tǒng)計,全球60%的海盜襲擊都發(fā)生在這里。盡管沿岸三國及美、日等力圖剿滅海盜,但肇事者多為當?shù)厝?,實施搶劫時是海盜,正常生活時是百姓,即便持有武器也可解釋為防身用品,緝盜者也無可奈何。
何況,馬六甲海峽屬于國際水域,為印尼、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三國共有,而三國之間的歷史恩怨感情糾葛錯綜復雜。馬來西亞對新加坡退出聯(lián)邦心懷芥蒂,印尼則對馬來西亞企圖建立大馬來西亞聯(lián)邦的野心耿耿于懷,加之相互間有領土爭端,各自利益又不一致,除了依賴海峽發(fā)家的新加坡外,印、馬兩國沾光不多,打擊海盜需要花錢,船只通過卻不交費,因此對付海盜并不特別賣力,印、馬兩國的消極態(tài)度使根除海盜的前景更加黯淡。
而且,馬六甲海峽已經(jīng)嚴重超負荷運轉,加之超級油輪的體形日益龐大,而航道因泥沙淤積日漸變淺,往日世界海運的通衢即將嬗變?yōu)榻煌▌用}的梗阻。即使暫把美國可以輕易封鎖海峽的擔憂放在一邊不說,僅僅海峽通行能力的飽和也將迫使人們尋求破解之法。
破解馬六甲困局的鑰匙就在泰國,那就是醞釀已久舉世矚目的克拉地峽運河。
泰國版圖恰似大象頭部,克拉地峽就在象鼻最細處,該地東靠太平洋的南中國海,西鄰印度洋的安達曼海,在地峽最窄處,兩大洋僅距56公里隔海相望,并且地勢低平,利于開挖運河??死貚{運河可使兩大洋之間的航程至少縮短約1200公里,大型輪船可節(jié)省2至5天時間,既快又省,其優(yōu)越性引人遐想。早在17世紀就有人建議開鑿運河,但因多種因素影響至今沒有實施。原因之一是工程浩大造價高昂,非區(qū)區(qū)泰國所能獨力承擔。原因之二是運河通航雖可縮短航程一千余公里,但較蘇伊士運河與巴拿馬運河縮短航程數(shù)千公里而言,費效比稍差。原因之三是勢必影響馬六甲海峽的生意,遭到了新、馬、印尼三國的反對和冷落。原因之四是克拉地峽所在的泰南地區(qū)分離勢力猖獗,很多泰國人害怕開鑿運河會促使該地區(qū)獨立。此慮并非杞人憂天,當年的巴拿馬地區(qū)原屬哥倫比亞,運河開通后美國慫恿并以武力支持其宣布獨立。歷史教訓泰人豈能不防?因此在泰國國內也對運河方案爭論不休,至今議而未決。
然而,世界政治、軍事和經(jīng)貿活動對國際航運能力的需求越來越大,對主要航線上的交通樞紐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巴拿馬運河無法通過巨型油輪和大型航母,美國已準備在其他地點另開運河。馬六甲海峽已經(jīng)船滿為患不堪重負,因而克拉地峽運河在不久的將來必會再度被提上議事日程。該運河的開通關乎著本地區(qū)乃至世界格局的演變,我們決不可等閑視之。
在中國貧弱之時,對外貿和能源的依賴較少,通往西方的航線無關緊要。但是,當中國崛起之際,尤其是在中國努力成為世界性大國強國的緊要關頭,能源輸入和對外貿易是否順暢就可能成為決定成敗的基本要素,中國要確保海上運輸安全,就必須尋找一條比馬六甲海峽更便捷、更便宜、更安全的新航線。作為破解馬六甲困局的鑰匙,克拉地峽運河對中國的重要性日益顯現(xiàn)。
修建該運河,可以助我海軍西出印度洋。如果單從石油運輸?shù)慕嵌绕平怦R六甲困局,我們可以采用多種方法分散風險,如修建經(jīng)由泰國、老撾抵達中國的中南半島輸油管,由緬甸實兌港至昆明的輸油管,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也可成為我國油氣運輸中繼站,以及修建經(jīng)由瑞麗通往仰光的泛亞鐵路等,這些辦法都可以分散、緩解我國進口石油的風險。但是,輸油管不能運送普通貨物,更不能運送飛機軍艦。目前,我國海軍西進印度洋的最近航線只有馬六甲海峽,而印度的尼科巴群島恰恰盤踞在馬六甲海峽西端出口,印度在此駐有重兵,正是監(jiān)視并阻礙中國海軍進入印度洋的重要據(jù)點。中國海軍如果在此處與印度海軍對峙,與祖國相距數(shù)千公里的距離是無法彌補的弱項,僅靠補給船隊的后勤支援難以打贏大規(guī)模海戰(zhàn)。全球戰(zhàn)略必然要求我國在印度洋沿岸靠近馬六甲海峽處擁有軍事基地,而新、馬、印尼不大可能給我們提供方便。如果我們出資幫助泰國建成運河,就有望在運河西口建設并租用軍事基地,與我國在緬甸沿海建立的一系列軍事設施連成一片,足以與印度在安達曼和尼科巴群島上的軍事力量相抗衡,中國海軍在印度洋的形勢就能轉劣為優(yōu),壓制印度海軍的囂張氣焰。
由中國挑頭開通克拉地峽運河并在其左近租建軍事基地,將有力地保障我國西方航線的安全暢通,將強力地支持我國海軍在印度洋的戰(zhàn)略部署,將大力推動中國崛起進程,其重大作用毋庸置疑。但是,泰國仍是美國的“非北約主要盟國”,與美國簽有正式的防務條約,美國在泰國的桃梭邑海軍基地和烏塔保空軍基地都有駐軍,泰美之間尚保持著密切的軍事關系。這一嚴峻的現(xiàn)實似乎會使中國的美好愿望成為鏡中花、水中月,無法實現(xiàn)。不過,現(xiàn)實雖是無情的,歷史卻是發(fā)展的,泰美絕非天然盟友,中國并非沒有希望。只要我們以發(fā)展的眼光樹立信心,以不懈的努力締造中泰戰(zhàn)略同盟,充分發(fā)揮中泰關系中的積極因素,我們就有可能把克拉地峽運河編織成為中泰友誼的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