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韓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韓非子》第五篇《主道》論述了君主的道術,全面闡明了君主統(tǒng)治臣民的基本原則及其哲學基礎。由此得出,一位領導者的自身素質對國家、團體的發(fā)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具體而言,一位英明的現(xiàn)代行政領導者除了過人的業(yè)務能力之外,對自身素質也有著特定的要求。
關鍵詞:領導者;韓非子;領導智慧
道家論道,韓非也論道。韓非把道家那視為萬物本源的道和虛靜無為的哲學思想引入社會生活,演化為君主之道,君主駕御群臣之道。因此,提出“明君貴獨道之容”,即圣明的君主應該重視獨一無二的“道”的作用,這個“道”是為君主所獨有的,即君主所獨有的道,便是“主道”。
一、“主道”的概述
“主道”是指做君主的原則。在尖銳復雜的社會和矛盾中,君主要把握住自己所堅持的道,這樣才能成為明君。同時完善自己的素質,做到喜怒不形于色等。在此,選三個小段加以介紹。
1.文段一?!暗涝诓豢梢姡迷诓豢芍?。虛靜無事,以暗見疵。見而不見,聞而不聞,知而不知。知其言以往,勿變勿更,以參合閱焉?!表n非提出君主應保持清靜無為,使臣下不能探測君主的心意,從而杜絕她們窺竊軍權的欲望。君主當順應客觀形勢推行法治,讓臣下貢獻出自己的才能去建立功業(yè)。
2.文段二?!叭酥髦?,進退以為寶。不自操事而知拙與巧,不自計慮而知福與咎。是以不言而善應,不約而善增。符契之所合,賞罰之所生也?!表n非對治國之道本于自然的解釋,要求君主不能用自己的好惡感情、心智技巧治理國家。君主處"無為"之勢,使群臣處于畏懼狀態(tài),不至使自己失去威信。更不要事必躬親,應放手讓下屬去做事,以旁觀者的身份觀察事情,會清晰地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還要注重激勵和約束下屬。
二、“主道”的現(xiàn)代反思——現(xiàn)代行政領導者必備的領導智慧
做事先做人,現(xiàn)代行政領導者要從"主道"中汲取的領導智慧,反思自我,努力使自己成為合格的現(xiàn)代行政領導者。
1.深藏城府,明察秋毫洞隱情。正如韓非所說的"君無見其所欲,君見其所欲,君子將雕琢;君無見其意,君見其意,臣將自表異。故曰:去好去惡,臣乃見素;去舊去智,臣乃自備"。在實際的行政辦公過程中,下屬會為了自己的利益和晉升,而去觀察和注意領導者的喜好,并投其所好,欺騙領導者,甚至是坑害領導者。因此,領導者要言行謹慎,高深莫測,不漏心跡。這樣才能更好地了解下屬,防止下屬投機取巧蒙蔽自己。也要認識到,藏而不露不是消極避禍,而是為了暗中觀察形勢,伺機而動。
2.大權在握,專職專任,借力成事。現(xiàn)代的行政領導者,很容易在掌控權力時,事必躬親,或者是醉心于權力帶來的福利,導致領導者自身的疲憊和決策的失誤,和下屬的不滿。
韓非指出,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去除管理,一個會辦事的人只是辦事的人,一個會用人的人才是真正的領導者?,F(xiàn)代的行政領導者必須學會使用人才、調遣人才,是下屬在實際工作中得到真正的鍛煉和施展自己能力的機會。還要,學會授權,大權集中,小權分散,把適合的人放在適合的崗位上,以發(fā)揮其最大的才能。
3.承擔責任,明辨是非,心胸寬廣。有時候,下屬犯錯誤是由于領導決者策失誤造成的。因此,領導者要勇于承擔責任,更要懂得以不偏聽不輕信的態(tài)度來辨別事情的真?zhèn)危鞑煺鎸嵡闆r,謹防下屬粉飾太平的做法。同時,領導者要有廣闊的胸襟,接納所有對大局有利的人和事。
4.誠信樹威,贏得忠心擁護。韓非十分強調信用,認為“君無戲言”,如果領導者不講信用,那么領導者的威信將不復存在了,工作也很難展開。“取信于民”是每位領導者塑造自己威信的重心。領導者講誠信,才能贏得下屬的信賴和擁護。
5.去邪心,守正道,謀長治。韓非說,人有欲望,邪心就占上風,辦事就沒有準則,災難就會發(fā)生。當代也不例外,名利也在牽動著人們的思想和感情。因此,行政領導者要以正道守其位,求名要有德,求利要有道。
三、行政領導者的最高境界:上下淳樸一致,實現(xiàn)國家大治
上下淳樸一致,實現(xiàn)國家大治是指行政機關的領導者英明,使下屬忠心信任和擁護,國家的治理能更好地進行下去,國家能繁榮昌盛。
上下淳樸一致,實現(xiàn)國家大治離不開行政領導者的積極參與,領導者必須守道,必須自持。領導者的虛靜也就是守道的方法,自持的方法;表情的平淡中有思想的活躍態(tài)度的沉靜中有犀利的目光;觀察那名與形,體悟那言與事;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真真假假,是非曲直,了然于心。要求行政領導者要和下屬達到一種和諧的狀態(tài),以實現(xiàn)國家的平穩(wěn)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覺.韓非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阮忠.韓非御法[M].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3.
[3]陳秉才譯.韓非子[M]. 北京:中華書局,2007.
[4]常樺.左手《韓非子》右手《道德經》[M].北京:西苑出版社,2010.
[5]周廣宇.韓非子智慧講壇 法家之法、術、勢[M].北京:中國長安出版社,2007.
(作者簡介:連穎琳(1992.10-),女,閩南師范大學政法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