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女子在急劇動蕩的近代,得到了翻天覆地的解放。到二十世紀初時,更是以政治上的大變革為契機,通過各種途徑向社會傳達了其內在的理念和呼聲。她們積極宣傳女子接受平等的教育權,大大推動了現(xiàn)代化的歷史進程,同時也可以彰顯出其本身的內在局限性。
關鍵詞:女子;教育;平等
在近代中國社會轉型過程中,很多女性受到進步思想的影響,開始逐步擺脫傳統(tǒng)思想對自己的束縛進入社會,并且以其女性的姿態(tài)扮演了一個特色鮮明的角色。在清末民初時期,尤其辛亥革命以后,民國肇建,女性們更是嶄露頭角。將其自己的理念通過各種途徑表達詮釋出來?!坝胁簧僮繝蔚呐邮苤敃r新出版物底(的)濡染,很注意於(于)國家大事”。確切地說,他們的覺悟程度達到了前所未有水平,她們要將內心的呼聲向社會傳達,無論是在教育界,還是在政治界;無論是在婚姻自由問題,還是在家庭義務問題上,都明確提出了自己的主張,正如有人形容“女性解放運動作為一股改變中國人思想和生活方式的社會思潮在那個時候拉開了大幕” 。
女性覺醒最突出的表現(xiàn)在教育問題上,她們要求實現(xiàn)其自身的受教育權。正是因為這一時期處于政治大變革時期,辛亥革命爆發(fā)后清朝滅亡,民國肇建,這樣的政治格局也就決定了教育上的要求不再簡單地等同于以往培養(yǎng)“為妻而能相夫,為母而能訓子”的戊戌維新時期賢妻良母論的主張了?;谡紊洗蟮淖兏?,女性將自己作為一名獨立的“國民”看待,意味著“人權與女權意識的覺醒” ,從“家庭物”走向“社會人”,不是男子的簡單附庸,而是積極地參與社會。
可以說社會由專制變成共和,給了女子以極大的熱情。她們以西方的“天賦人權”的自由學說為理論基石,拋出了“就是要撇脫賢妻良母的依賴性,靠自己一個人去做那驚天動地的事業(yè)。把身兒跳入政治界中,轟轟烈烈光復舊主權,建設新政府,好叫那什么伯倫知理們,反對女權的一班陳死鬼,就冢中枯骨也要受些刺激” 的論調。然而,這樣高昂的論調,并不代表社會上對其真正地接納,而是得到冷冰的復言女子“素質低下”。經過冷靜思考,得出“一切大事大權盡握于非女子之手,女子知識之乏,蓋大原因”、“造就女子之智能,在廣設學?!薄ⅰ坝降?,烏不可不講求女學”的結論。他們認為“欲求服務社會,福國利民必須有高深之智識(識)技能,于是求學熱忱驟然增高”,真正融入公民社會參與政治就要掌握足夠的知識,于是以“鑄造女子政治學識之基礎”“以儲他日議院之選”的女子政治法律學校應運而生。
“教育者造國民之器械也。女子與男子,各居國民之半部分,是教育當普及,吾未聞有偏枯之教育而國不受其病者也。身體亦然,其左部不仁,則右部亦隨而廢。教育者,又精神之庫也,無精神之教育,是禁人之食谷麥而雜堆雀鼠以為糧者也。” 這以身體左右為比喻,指出了教育對女子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當以養(yǎng)成有人格有個性的人”的教育宗旨。然后分析教育的八項目的:一、教成高尚純潔完全天賦之人;二、教成擺脫壓制自由自在之人;三、教成思想發(fā)達具有男性之人;四、教成改造風氣女界先覺之人;五、教成體質強壯延育健兒之人;六、教成德性純粹模范國民之人;七、教成熱心公益悲憫眾生之人;八、教成堅貞節(jié)烈提倡革命之人 。雖然八項目的中提及作為母性來延育健兒,但顯然其宗旨偏重于女國民的義務,將女子的義務有自己來承擔下來。可以說著將女子要得到受教育的理由分析的淋漓盡致。
“在民主國旗之下,男女對于國家,都有應盡之義務、應享之權利。至于義務如何去擔負,權利如何去享受,才能致國家于治平,這是要靠教育慢慢去做成的” ,這是后來中華教育改造社女子教育委員會總結道的從公民資格主張男女教育平等,使女子接受應該得到的教育權。
民初興起的這場女子教育高呼運動和,作為一次偉大的歷史嘗試,它開啟了逐漸將女性從關注的邊緣帶到舞臺的中間成為與男性平起平坐的平等人的大門。這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女性沉淪的局面,給女性一片自己的天空。在急劇的動蕩時代,女性通過這場運動發(fā)現(xiàn)了自己,發(fā)現(xiàn)了自己是一個人,是一個公民,而非簡單地依賴和屈從于男性,發(fā)現(xiàn)自己和男人一樣有自己的卓越的思想,獨立的人格和其他一系列的平等的權利,在這個過程中婦女的公民身份得到了有效認證。印證了“受教育權一直被認為是婦女公民身份的試金石”。
參考文獻:
[1]舒新城.近代中國教育思想史.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2.
[2]畢新偉.暗夜行路——晚清至民國的女性解放與文學精神.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0.
[3]鄧小南,王政,游鑒明.中國婦女史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4]蘇英在蘇蘇女校開學典禮會上的演說詞.女子世界.1905(12).
[5]欲倡平等先興女學論.女子世界[N].1904-2-6.
[6]舒新城.近代中國教育思想史.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89.
[7]舒新城.近代中國教育思想史.
[8]露絲﹒里斯特:.公民身份:女性主義的視角.夏宏譯,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作者簡介:呂 帥,是天津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2011級中國近現(xiàn)代專業(yè)碩士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