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lián)系群眾相關規(guī)定,提高機關干部群眾工作能力,今年伊始,貴州省選派了兩萬名機關干部組建同步小康駐村工作組,成隊建制對6000個行政村進行集中幫促。工作隊員自帶行李、自帶炊具,奔赴農(nóng)村基層第一線,吃住在村、工作在村,真蹲實駐、真幫實促。從機關沉到基層,干部應該怎么干、干什么?怎樣增進與群眾的感情,掌握做群眾工作的有效方法?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駐下來,樹形象。干部下基層首先要解決思想認識問題。下基層不是鍍金,不是走程序,而是為群眾辦一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干部下基層要俯下身子駐下來、沉下去,與群眾“零距離”接觸、“心貼心”溝通、“面對面”交流,這樣才能聽到老百姓的真話實話,才能掌握第一手資料。干部下基層這項工作涉及人員多,群眾關注度高,一定要嚴格遵守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工作紀律。工作中堅持與基層干部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不做違背群眾意愿的事,不增加基層干部群眾的負擔。要切實防止弄虛作假,破除消極應付的思想,努力創(chuàng)造出經(jīng)得起群眾和歷史檢驗的業(yè)績。
察民情,解民憂。體察民情、了解民意,是干部在基層開展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干部下基層要拜群眾為師、向群眾學習的好機會,和群眾打成一片,盡快融入基層干部群眾的生產(chǎn)生活中。通過采取開座談會、走訪調(diào)查、問卷調(diào)查等方式,開展社情民意調(diào)查,記好民情日記,深入了解群眾所思、所想、所盼、所憂,把群眾的愿望和要求作為開展工作的依據(jù)。對了解到的情況要準確分析、科學判斷,提出合理建議,為基層發(fā)展謀思路、出點子。同時,要發(fā)揮在機關工作的文字寫作、信息化辦公等特長,對基層創(chuàng)造的好經(jīng)驗好方法,要總結提煉,宣傳推廣。
轉(zhuǎn)角色,當學生?;鶎邮且槐居肋h讀不完的無字書,是一道永遠做不完的解答題?;鶎痈刹康呢S富經(jīng)驗需要我們?nèi)フ埥?,基層群眾的生動實踐需要我們?nèi)W習。干部下基層要本著學習的態(tài)度,保持謙虛謹慎的態(tài)度、不驕不躁的作風,帶著對群眾的真情實意和深厚感情,腳踏實地干好每一件事情。萬不可以“先生”姿態(tài)自居,工作伊始就指手畫腳,亂發(fā)號施令,而是要甘當“學生”,不恥下問,求智于民、問計于民,盡快熟悉基層環(huán)境,打開工作局面。
勤思考,搭橋梁?;鶎庸ぷ?,面對人民群眾、處理具體事務的時候較多,可能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有些問題的積累往往有一個歷史過程,解決起來也可能需要一定的時間,萬不可急于求成,也不要期望值過高,遇到問題要勤思考、想周全,找準問題的癥結,對癥下藥,努力提高洞察事務,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要充分發(fā)揮對省、市機關部門比較熟悉,對項目報批程序比較了解,以及在機關工作時的人力資源優(yōu)勢,為基層干部當好橋梁,帶著基層干部一起對接產(chǎn)業(yè)項目,有的項目不僅需要到市里對接,還需要到省里對接,因此一定要堅定鍥而不舍的決心和意志,拿出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干勁和韌勁。
量力行,辦實事。干部下基層工作,不一定是要招商引進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大項目,或是幫助發(fā)展一個大產(chǎn)業(yè)才算是幫扶。要腳踏實地、量力而行,深入群眾生產(chǎn)生活,從小事、平凡事做起,從點滴做起,力所能及地為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解難事,真正讓群眾得到干部下基層帶來的實惠。
(作者:中共貴州省遵義市委常委、秘書長)
責任編輯:李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