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張老板投資幾十萬元開了一家小型超市。為了讓顧客有更多的選擇余地,張老板在進貨時,每一種商品都進了多種品牌,本以為這樣生意肯定會興旺,結果卻是很多顧客在某一商品前看看這個,再看看那個,總不購買,甚至有許多顧客還空手而去??粗约旱纳獠患?,張老板苦惱不堪。
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張老板決定去找朋友給自己想想辦法。其朋友到了張老板開的小超市后,并沒有急于給張老板出點子,而是在小超市里靜靜地觀察……正好這時有一個婦女進超市買辣醬,她走到調味品柜臺,面對著各種各樣的辣醬好一陣發(fā)愣,拿起這瓶放下那瓶。面對這一情景,其朋友趕緊走過去搭訕:“大姐您好,我看您猶豫不決,難道是您對這個超市提供的辣醬不滿意嗎?”“不,滿意,只是這里的辣醬牌子太多了,我一時不知道該買哪種好?”顧客回答道。
問完大姐后,張老板的朋友對張老板說:“這一下你應該明白生意不好的原因了吧?你看超市里經(jīng)營的商品,每種都有十多個品牌,雖說給了顧客更多的選擇空間,但也給顧客出了難題,這樣就造成了你看到的那種現(xiàn)象,顧客挑三揀四后才會買,甚至會空手而去。建議你最好每種商品的牌子最多不要超過5種,當然,最少也不能少于兩種?!?/p>
一語驚醒夢中人。張老板終于有所醒悟,原來自己本想讓顧客有更多的選擇余地,沒想到不僅沒有起到好的作用,反而起到了壞的作用,讓顧客在選擇商品時無所適從,最終影響了自己的生意。
在朋友的建議下,張老板對超市的各種商品品牌進行了仔細的遴選,保留了口碑好的品牌,口碑差些的就下了架。這樣一來,張老板不僅降低了資金占用額度,而且改進之后生意果真好了起來。不到3個月的銷售額竟然超過了過去半年的銷售額。
如今,張老板的小超市也早已變成了大超市。其實,做生意并不見得同樣一種商品品牌越多就銷售得越好,有的時候“多”反而會讓顧客無從下手。這也告訴人們一個道理:做生意品種適當就好,“少”照樣可以勝“多”。
(山西 薄志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