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2日是第44個世界地球日,北京市京源學校將這個紀念日作為課程資源,進行了校本課程開發(fā),開展了豐富的實踐活動,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和好評。北京市國土資源局將北京市第44個世界地球日宣傳周啟動儀式主會場設在京源學校。新華社和國際廣播電臺,就我?!暗?4個世界地球日”活動分別制作了專題節(jié)目,并且面向全世界進行了報道。
我們是怎樣策劃地球日活動的呢?首先,活動的宗旨在于喚起學生愛護地球、保護家園的意識,形成“人類只有一個地球”的觀念,并能促進學生主動參加各種保護環(huán)境的行動。其次,我們確定了此次活動的五個原則,即過程性原則、研究性原則、創(chuàng)新性原則、實踐性原則、全員性原則?;诖?,我們將活動時間確定為2012年12月到2013年4月22日,設計并開展了豐富的活動。
我們將活動大致分成兩類,一類為前期的過程性活動,另一類為4月22日當天的展示活動。前期的過程性活動主要包括“地球日知識競賽”“地球日Logo設計征集” “午間大講堂”“精彩環(huán)保電影”“紀錄片展播”“翱翔論壇”“地球家園攝影展”“節(jié)能設計小制作”“地球日倡議全球傳遞”“我為地球日做一件事”等。
4月22日當天的展示活動主要包括多校聯(lián)合舉辦的環(huán)保科普劇、主題為“科技發(fā)展對人類生存的利與弊”的辯論賽、北京市范圍的“慧眼巧看身邊事,奇思共護地球村”的翱翔學生“展翅”論壇、“節(jié)能小制作作品展覽”,以及全校30多個班的不同環(huán)保主題的班會等。這些活動隆重而且具有很強的“學術研討”的味道,這一天是京源學子的“環(huán)保盛宴”。當天,新華社和國際廣播電臺面向全世界播放了京源學校世界地球日活動專題活動。全校學生在報告廳、教室共同收看這一盛況,同學們感覺到保護地球的責任。
2012年的冬天,北京市的大街小巷人們都戴著口罩,電視報道醫(yī)院呼吸科爆滿,開車路上什么都看不見,學生最喜歡的體育課常常被取消……霧霾這個問題立刻進入了京源學子的研究視野。什么是霧霾?霧霾有什么危害?為什么以前沒有霧霾?霧霾是怎么產生的?是不是只有中國有霧霾?發(fā)達國家也有霧霾嗎?霧霾怎么治理?同學們查詢資料,走訪環(huán)保局,向專家請教,進實驗室分析……經過一段時間的深入研究,3月11日,地理、化學兩個組聯(lián)合舉辦了一期翱翔特別論壇“籠罩華夏的霧霾”,11位初、高中學生向全校師生匯報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受到與會專家的高度贊揚與肯定。
世界地球日系列活動使我們的學生越來越關注與保護環(huán)境、節(jié)約資源相關的國內外“大事”,也越來越關心自己身邊每天面臨的交通、霧霾、水質等“小事”。學生的行為在悄然發(fā)生著改變,隨手關燈、節(jié)約用紙、少乘私家車、節(jié)約糧食……
作為一門課程,2013年的地球日活動“結業(yè)”了,但是,這只是個開始,因為它已經進入了我們學校課程的總體架構。在今后每一年的這一天,我們都會舉行不同形式的活動,讓“保護地球——我們唯一的家園”這一理念深深植入每一個京源學子的心靈!
我們認為,一門好的課程既能改變學生的意識,又能調整學生的行為。把世界地球日作為一種課程資源,積極進行系列課程開發(fā),有利于喚起學生愛護地球、節(jié)約資源、保護家園的意識,樹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觀念,同時還能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