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漫步險象環(huán)生
美國航空航天局(簡稱NASA)在20世紀(jì)60年代實施了阿波羅登月工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美國的電視網(wǎng)轉(zhuǎn)播了他和隊友登上月球的畫面。一張記錄他們邁出登月艙、登上月球一瞬間的照片至今仍令人激動不已。宇航員阿姆斯特朗所說的“這是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邁出的一大步”,也成為航天發(fā)展史上的名言,此后在無數(shù)場合常被引用。
但事實上,阿姆斯特朗等人的第一次登月行動并不像NASA對外界公布的那樣順利。登月的過程可謂險象環(huán)生,當(dāng)阿姆斯特朗和他的伙伴結(jié)束兩小時的月球行走之后,在返回登月艙的途中,其中一名叫奧爾德林的宇航員吃驚地發(fā)現(xiàn)了一個電路開關(guān)的斷裂頭,此刻還沉溺于登月喜悅之中的宇航員們一下子驚呆了。原來,在狹小的登月艙里,宇航服剮斷了啟動引擎極為關(guān)鍵的一個電路開關(guān),沒有這個開關(guān),他們將無法開動登月艙,這意味著他們也許將永遠被留在月球上。
最終奇跡般拯救幾位宇航員生命的竟然是一支圓珠筆,奧爾德林在登月艙內(nèi)幸運地找到了它,并用它修好了電路開關(guān),啟動登月艙帶大家離開了月球。
原始資料不翼而飛
所有這些不為人知的登月細節(jié)都記錄在NASA保管的登月原始資料中。
但在2006年8月13日,NASA的資料保管人員報告,應(yīng)當(dāng)保存在中心內(nèi)的“阿波羅11號”登月原始影像資料居然不翼而飛了;8月14日,中心管理層組織人員查找了一整天仍然毫無線索,于是將這一情況上報給了美國宇航局;8月15日,NASA正式成立“搜尋資料行動小組”,雖然在此后對外公布的信息中,他們聲稱仍在全力以赴地尋找,但資料卻始終不見蹤影。
這些資料記錄了“阿波羅11號”從發(fā)射到返回的整個過程,共計1.3萬盤影像資料,其中記錄兩名宇航員登月關(guān)鍵時刻的影像資料共有15盤,分裝在3個箱子里。
經(jīng)過嚴格的內(nèi)部檢查,負責(zé)搜尋的主管官員給出的解釋是:這些資料并沒有真的丟失,只是現(xiàn)在不知道具體放在了什么地方。
這樣的說法顯然難以讓人信服,這么重要的資料就算是被轉(zhuǎn)移了,怎么可能毫無記錄可查?而負責(zé)保管的人為什么會不知道資料的下落呢?
于是有人懷疑,這是NASA對資料的去向做了手腳,就像NASA曾對登月照片做過手腳一樣。這背后究竟隱藏了什么秘密?
智能生物捷足先登?
美國宇航局實施阿波羅登月計劃時的圖片控制部前主管曾介紹說,美國宇航員在月球著陸時發(fā)現(xiàn)了月球上的人造古廢墟,而且找到了一種此前聞所未聞的控制重力的技術(shù)。
在宇航員們拍攝下來的照片中,可以見到比如建筑廢墟、巨大的玻璃圓頂物體和石塔等“地外技術(shù)”,有人認為這是有智能生物曾在月球上存在的證據(jù)。但是這些照片都拍攝得模糊不清。而且NASA顯然隱藏了這個秘密,并對這些照片做了手腳,用黑暗的太空掩蓋了這個驚人的發(fā)現(xiàn)。
有人認為,美國宇航員通過登月行動將月球上的“地外技術(shù)”樣本秘密運回地球,正是這些神秘的“地外技術(shù)”刺激各國展開了登月競賽。
近年來,俄羅斯、中國、日本,甚至印度都公開宣布計劃對月球進行探測。而美國在沉寂了30年后,再次對于探測月球表示出極大的興趣,這是否源于他們在月球上的發(fā)現(xiàn),也就是他們保守了40年的秘密?顯然在探測月球這個問題上,美國不想落在任何國家的后面。
事實上,除了神秘的“地外技術(shù)”,月球上還有很多珍貴資源。比如氦-3,它是一種強大的非放射性燃料,6噸氦-3足以供一個歐洲大國作為一年的能源來使用。目前,德國、印度和我們國家都進行了大量的試驗,研究如何提取氦-3。這將影響到地球上每個人的生活。
至于NASA在登月照片中究竟隱藏了什么秘密,也只有等待未來才能知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