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羅11”號登月點全景
最近,你看過另一個世界的全景嗎?這幅組合自原始影片定格高解析掃描的影像,呈現(xiàn)了“阿波羅11”號在寧靜海登月點周圍壯闊荒涼的景象。這些影像是由阿姆斯特朗透過“小鷹”號登月艙的窗口所拍攝,是人類所拍攝的第一張地外世界照片。最左端往南望的影像中,前景有推進器的噴嘴,而影像最右端,可見到“小鷹”號西斜的陰影。作為影像的尺標,右方淺淺撞擊坑的長徑大約是12米。
老少恒星
許多恒星起源自星團,亦稱為銀河星團的疏散星團,是相對來說較年輕的成團亮星。圖片展現(xiàn)在天空中分隔大約1°的M46(左上,5400光年)及M47(右下,1600光年),二者皆位于船底座。M46相當年輕,只有3億年左右,由數(shù)百顆恒星組成,大小約有30光年。年齡約為8000萬年的M47較小,只有50余顆成員星,大小有10光年。不過這幅年輕的恒星影像也捕捉到一個年老的闖入者。在M46內的小型云氣團。實際上是行星狀星云NGC 2438,是一顆類似太陽恒星數(shù)十億年生命的最后一章。
馬頭形狀的反射星云IC 4592
你看見的不是獵戶座著名的馬頭星云,而是一個相當暗的星云,只有在長時間曝光的深空影像里才會顯現(xiàn)出來。影像中這個分子云氣團的主體,是編號為IC 4592的反射星云。反射星云由微細的塵埃組成,通??雌饋硎怯陌档模贿^在反射附近熱星的星光后會顯得很藍。圖片中大部分的反射星光來自位于馬眼的恒星。這顆星是尾宿九的一員,是天蝎座數(shù)個明亮多星系統(tǒng)之一。在影像的右上角落,可以看見夾在二顆恒星中間被稱為IC 4601的第二個反射星云。
娥眉狀的海王星和海衛(wèi)一
1989年,當“旅行者2”號探測器靜靜地滑過太陽系外圍空間時,拍攝了這張娥眉狀海王星和海衛(wèi)一的影像。拍攝這幅影像時,“旅行者2”號剛通過最靠近海王星的位置,并繞行到這顆氣態(tài)巨行星和它云霧彌漫的衛(wèi)星的后方。從“旅行者2”號特殊的拍照位置去看海王星,它熟悉的藍色色調不見了,因為陽光在透射過海王星的大氣時,藍光大多被散射掉,所以它看起來較像是紅紅的落日。
日食
2011年1月4日,在歐洲、北非與中亞的追星者,都見證到2011年首度登場的日偏食。然而,前往馬斯喀特的攝影家蒂埃里,計劃在這天記錄到兩次食象。在這個位置點上,在某個短暫時刻,可以同時記錄到月球與國際空間站的剪影出現(xiàn)在太陽盤面上。蒂埃里在1/5000秒的瞬間捕捉到這張影像。當日偏食開始之際,空間站距離攝影師約500千米,而月球則更加遙遠,足足有40萬千米,伴隨著黑子的太陽則是1.5億千米。
日、月東升時的日食
這幅在奧地利格拉茨鎮(zhèn)拍攝的組合彩色影像,記錄了2011年1月4日的日月合璧事件。日、月東升后不久,格拉茨鎮(zhèn)就沐浴在部分日盤被新月遮掩但依然溫暖的陽光中。日食的過程在太陽高升過小鎮(zhèn)鐘樓地標前就結束了。 日全食時的地球
這張照片呈現(xiàn)了日食發(fā)生時地球表面的景象。此時月球的暗影會使部分地球表面變暗。而月影以每小時接近2000千米的速度掃過地球表面。只有在圓形暗影中心附近的人才能看到日全食,其他區(qū)域的人則看見了部分太陽被月亮遮住的日偏食。這張精彩的照片是在1999年8月11日日食發(fā)生時拍攝的,它是“和平”號空間站拍攝的最后一批照片之一。影像左上角的兩個亮點,一般認為是木星與土星。這座空間站在2001年接到脫離軌道的指令,在重返地球時焚毀在大氣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