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和老公爆發(fā)了一場激烈的爭吵。事情的原委很簡單,老公整理房間時清理出一大堆東西,說既然用不著,不如全部扔掉??晌覗|翻西揀,一樣也舍不得扔。一場爭執(zhí)在所難免,結(jié)果是老公摔門而出,我蹲在地上收拾殘局。
繞過地上的一大堆衣物,我準備先找能容納它們的地方,可打開柜子后卻發(fā)現(xiàn)里面早已經(jīng)擠得滿滿當當。我再打開床上的隔板,空間同樣緊張。無奈之下,我只好先把這些衣物疊起來。這件是大減價的時候淘的,那件是換季的時候買的,還有一些是自己本來不喜歡或不需要卻被朋友慫恿著買的,當時圖的是便宜、高興,買回來卻很少穿,有的一次也沒穿過就直接“打入冷宮”了。這些衣服大多是新的,扔掉挺可惜,可是不扔吧,既不會再穿,也占地方,簡直成為我生活中的“雞肋”了。
其實,像這樣成為“雞肋”的東西在我家數(shù)不勝數(shù)。買回來從未看過的整套圖書,放在廚柜里從未用過的昂貴瓷器,以及那些不知道當初為什么要買下來的種種擺設,數(shù)量竟然不少。也難怪老公發(fā)火,這些東西失去了使用價值不說,還占據(jù)了房子很多空間,讓原本不寬敞的房間得變更擁擠了。
那天恰逢一位閨密前來探望,看到我狼狽的樣子,她笑得直不起腰來。她說如果一件東西從來沒有用過或者以后不會再用,這時候再放在家里就成了房間的“負擔”。要想給房間“減負”,不如實行“不持有”政策。我在她的指導下動起手來,把東西歸攏分類:該送人的送人,該扔掉的扔掉。整理之后,家里立刻變得開闊起來。再擺上幾株綠色植物,我情緒大好??磥恚尫块g“減負”,真得從“不持有”開始。
第一,不持有“便宜貨”,只買最需要的。比如,去商場購物的時候,不管商品多么便宜,要統(tǒng)統(tǒng)視而不見。因為我們都清楚,即便買了,也絕對不會去穿。那些過時的新裝、反季節(jié)打折的服裝,只能滿足我們一時貪小便宜的心理,卻難以被派上用場。與其買十幾件放在家里不愿意穿,不如去品牌專柜選一兩件有檔次的,花的錢差不多,卻可以穿得更久。更重要的是:穿起來有自信,存放起來也不會占用太多的空間。對于那些打折的家居用品,我的原則是只挑需要的買。再也不像以前那套打折的餐桌,本來圖它好看便宜,結(jié)果買回來才發(fā)現(xiàn)有很多瑕疵,而且與我家的裝修風格不搭配??梢驗槭翘貎r,商家不給退,現(xiàn)在白放在儲藏室,浪費錢又占用地方。因此,購物前一定得盤算好,覺得確實需要再出手。至于那些貪便宜買回去一次沒有用過,甚至懶得拿出來當擺設的東西,更要一律搖頭說“NO”!沒有這些“雞肋”存在,家里會寬敞許多的。
第二,不持有“數(shù)量多”,只買最實用的。有的日用品雖然很貴,可是如果認真考究一下它的功能,你就會發(fā)現(xiàn)買下它并不會多花多少錢,反而能替你節(jié)約很大的空間。比如,前不久我和老公在商場買了一款多功能飯鍋,比普通鍋要貴一倍,回來之后婆婆拉長了臉說我們“敗家”??捎昧藥滋旌?,我們發(fā)現(xiàn)它既可以當高壓鍋用,也可以當電飯鍋用,還能用來烤蛋糕、做煎餅,甚至可以發(fā)酵面團。這么一款飯鍋不僅頂了好幾份“差”,而且節(jié)能省電,把其他類型的鍋都省了下來。婆婆這才喜笑顏開,夸我們能干。她把另外幾只鍋裝進了壁櫥,只在偶爾人多時拿出來救救場。少了幾個鍋具的廚臺一下子顯得寬敞多了,洗碗、洗菜也不用擔心蹭到這個磕到那個了。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做飯燒菜,婆婆的勁頭提高了不少呢。
堅持“不持有”這個為房間“減負”的原則,不僅僅是舍棄那些自己不再需要的東西,更重要的是,明確自己的實際需求和購物目標,不把“雞肋”往家里帶。給家里的茶幾、壁櫥、儲物間留點空間,給自己的占有欲留點空間,才能放飛心靈,樂活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