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種無特定發(fā)行機構的電子貨幣,比特幣曾被寄望成為全球通行的國際貨幣,甚至被認為有可能取代傳統(tǒng)紙幣。
今年年初,一枚比特幣的收購價格為13.15美元。上周一,售價達到266美元,但很快,又跌回100美元。
比特幣價格的大起大落讓許多追捧者產生了懷疑,很多評論將其與17世紀發(fā)生在荷蘭的“郁金香泡沫”作比較,他們認為,比特幣的價格波動,反映出大部分收集者是出于炒賣動機,并沒有人真正把它當作貨幣使用。
盡管如此,比特幣仍是互聯(lián)網和金融界最熱門的話題之一。一方面,比特幣較之其他電子貨幣,有更合理的設計理念;另一方面,傳統(tǒng)主流貨幣在交易市場同樣被炒賣,并且因為有發(fā)行機構,存在濫用和通脹的可能性,這讓貨幣持有者感到不安和焦慮,這也是為什么比特幣被如此看好。
目前還很難斷定,比特幣究竟是潮流還是泡沫。它的出現(xiàn),至少讓人看到了當前世界經濟的一些縮影。
2008年11月,一個署名“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神秘人物,在metzdowd.com網站上發(fā)表了一篇關于比特幣的論文。幾個月后,他在互聯(lián)網上放出比特幣軟件,呼吁大家共同制造比特幣。
如果不是數(shù)學或計算機極客,要理解比特幣的原理并不容易。簡言之,一枚比特幣實際上是一個64位的數(shù)字符號,但并非任意一個64位數(shù)都是比特幣,這串數(shù)字的排列必須符合固定的密碼算法。獲得比特幣的唯一辦法就是驗證每一個64位數(shù),看它是否符合密碼算法,驗證過程在每一個參與者的電腦中完成,一旦某串數(shù)字被某臺電腦驗證成功,那個參與者就會獲得這枚比特幣。
比特幣可以反復使用,但不能被復制,一個比特幣被驗證出來后,會立即獲得使用授權,授權信息被存入數(shù)據庫中,下次交易時,授權信息會更新在新的所有者名下。同時,比特幣的開發(fā)者并不直接提供數(shù)據庫,而是由每臺參與的計算機共同組成,這保證了授權信息一旦更新,所有人都會得知,盜用者在交易中很容易被發(fā)現(xiàn)。
比特幣推出后,并沒有馬上引起重視,最開始兩年,用戶的增長非常緩慢。張帆是國內最早一批接觸到比特幣的人,2009年,他在國外網站上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這個新鮮事物?!爱敃r感覺像Q幣,或者有特殊收藏癖好的人玩的東西?!睆埛f,自己并沒有馬上意識到比特幣能夠像今天這樣升值,甚至可以和傳統(tǒng)貨幣相提并論,等到他決定玩幾把時,價格已經無法接受。
為了提高關注度,2010年,“中本聰”再次出現(xiàn),他頻繁出現(xiàn)在網絡的各種科技論壇上,希望人們能夠以最快速度將比特幣普及起來。
對于那些逐漸熟悉比特幣的參與者來說,“中本聰”本人開始讓他們感到懷疑。作為比特幣的發(fā)布者,他幾乎沒有和任何人直接接觸過,也沒有留下過任何實際的聯(lián)系方式或者地址,完全只是通過論壇和電子郵件與外界溝通。
能夠運用復雜的數(shù)字密碼,并且設計出這樣一款對應的軟件,很多人猜測,即便“中本聰”是一個行業(yè)專家,也無法獨自完成,這個名字極有可能是某個機構或團隊的代號。
2010年,資訊科技網站Slashdot的一篇文章再次詳解比特幣后,用戶數(shù)量開始超過100萬,比特幣的總價格也逐步達到過億美元。
現(xiàn)在,已經有一千萬左右的比特幣被計算出來,根據計算規(guī)則,比特幣的數(shù)量最多只有2100萬個,并且隨著參與者增加和新幣被發(fā)現(xiàn),獲得比特幣的幾率也越來越低,那些投入設備和時間不斷尋找新幣的行為,被稱為“挖礦”,每臺參與的電腦,都是“礦工”。
比特幣的開采周期可能是幾天,也可能幾個月甚至幾年,找到比特幣如同購買樂透彩票。由于比特幣的生成機制是由復雜的函數(shù)構成,開采成本也相當高,除開需要占用大量計算機資源和時間,電力成本也不容忽視,比特幣研究網站Blockchain.info估計,挖礦行為每天需要消耗1005.59兆瓦時的電力,這一項成本就高達15萬美元。
衡量一種貨幣的價值,終究還是要看它在流通領域的作用,國外已經有一些網站支持比特幣支付,例如在網絡上購買非法藥物,通過比特幣可以用匿名方式購買,而不用擔心傳統(tǒng)支付方式可能造成的信息泄露。一份2011年的數(shù)據顯示,當時比特幣每天有3萬美元的交易量。
比特幣的熱賣還造就了很多相關服務?,F(xiàn)在,關于比特幣的主要交易在Mt.Gox網站上完成,這家網站在東京商業(yè)會所注冊,提供行情資訊和買賣平臺,可以支持16種不同國家的貨幣來買賣比特幣,并且?guī)椭诘V者保存比特幣,防止因本地電腦被盜而丟失。國內的btcchina網站提供同樣的服務,但交易量并不可觀。
采礦難度的增加還產生了“專業(yè)采礦機”和“礦池”服務。簡單來說,采礦機是專門用來分析比特幣密碼的硬件設備,平均售價達到了500美元。由于一般的家用電腦很難單獨運算出有效數(shù)據,還出現(xiàn)了礦池服務,不同的人通過礦池平臺共同開采比特幣,然后根據自己計算機所做的貢獻分配收獲。
對張帆而言,比特幣更像是一種投資產品?!昂茈y說比特幣是否真的有價值,但買賣的人多了價格就會上漲?!彼J為,靠大量買賣比特幣賺錢肯定存在很大風險,對一般人而言,挖礦是更保險的方式。
11年前,黃金價格為每盎司300美元,去年底達到1800美元,隨即又降為1546美元。有評論認為,比特幣的價格波動同黃金這類硬通貨一樣,由于是一種十分有限的“資源”,對現(xiàn)金的流入和流出更加敏感,一旦投資額增多或減少,其價格就會暴漲或暴跌。
或許,比特幣熱潮還體現(xiàn)出了人們對當前貨幣體系的不安全感,比特幣通貨緊縮的特性,讓其與人們普遍擔心的通貨膨脹形成了鮮明對比。面對通脹,人們很早就學會不再存儲鈔票,而是通過購買其他東西保值,只不過這次的保值品,是以另一種貨幣的形式直接出現(xiàn)。
盡管比特幣還未對傳統(tǒng)金融領域產生影響,但已經引起了官方的關注。在比特幣最火爆的美國,已有政府官員提出,一旦電子貨幣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將會對傳統(tǒng)的貨幣政策稅收政策、以及金融管制產生影響。
毫無疑問,政府不希望失去對貨幣的控制權,如果真的出現(xiàn)一種比官方還有公信力的貨幣,并且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電腦發(fā)行,結果很難想象,但禁止電子貨幣并不像禁止Facebook等電子社交一樣簡單,只有讓投資者重獲信心,才能阻止資本的流動。
“虛擬貨幣并不是因為浪費了電力,有制造成本才有價值,而是因為它的稀缺性和唯一性,電子貨幣取代現(xiàn)實貨幣是有可能的?!标惾A因為從事計算機工作,很早接觸到比特幣,“但我不認為,比特幣就一定是這種貨幣的范本,它的前途很難確定,有可能最終淪為可樂罐一樣的收藏品?!彼J為,商業(yè)團隊炒作甚至是洗錢工具,都有可能是比特幣的真相。
現(xiàn)在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比特幣只是電子貨幣的開始,而不是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