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元旦,交通規(guī)則中的黃燈突然變得陌生,甚至詭異,讓中國道路上無數司機不知所措。
不過,這個“闖黃燈”罰6分的新規(guī),在公眾和專家的持續(xù)“炮轟”中,僅僅6天,相關部門不得不再下通知,暫緩處罰。
公安部的123號令是對原《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guī)定》的修改,其中并未提及黃燈的通行規(guī)則。僅在附件2第二條規(guī)定“駕駛機動車違反道路交通信號燈通行的”扣6分。
而實際上,在2013年之前,已有“闖黃燈”被處罰的案例發(fā)生,也得到法院的支持,這也被法律專家詬病為法規(guī)存有漏洞。
“闖黃燈”罰6分,來自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某負責人對123號令的解讀。
該負責人解釋,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guī)定,黃燈信號的作用是凈空交叉路口,使已經越過停止線的車輛在黃燈期間快速通過。黃燈亮時,已越過停止線的車輛可以繼續(xù)通行,未越過停止線的車輛不得通行。因此,闖黃燈同樣屬于不按交通信號燈指示通行的違法行為。
北京眾贏凱律師事務所張鵬律師認為,這位負責人并不是在解讀123號令,而是在解讀《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38條第1款。該款第二項規(guī)定黃燈亮時,已越過停止線的車輛可以繼續(xù)通行。
張鵬在一篇解讀“闖黃燈”的公開信中稱,這位負責人顯然偷換了概念,將條例中“黃燈亮時”偷換為“黃燈亮起時”。
他認為“黃燈亮時”應該指黃燈亮的整個期間,而不只是由綠燈變?yōu)辄S燈的一個時間節(jié)點,而這位負責人所說的“黃燈亮起時”就是指綠燈變?yōu)辄S燈的那一時間節(jié)點。如果說條例中的“黃燈亮時”指的僅是綠燈變?yōu)辄S燈的時間節(jié)點,那這位負責人說的沒錯,他添加的后半句和補充的解釋沒有問題,但是這不符合立法原意,也不符合常理。
復旦大學法學院教授孫笑俠也持類似的觀點。
公安部把行政法規(guī)中的“黃燈亮時”改為“黃燈亮起時”,多了一個“起”字。
以平義解釋來解剖國務院《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38條立法原義,“黃燈亮時”是指“黃燈亮的持續(xù)期間”?!包S燈亮起時”則是指那一剎那,“用加一字的辦法來改變了上位法?!睂O笑俠說。
張鵬認為,按照《條例》原意的解釋才能體現(xiàn)黃燈存在的意義,也就是:黃燈亮時,駕駛員可以判斷自己能否在黃燈變?yōu)榧t燈前通過停車線,而不是通過整個路口。當駕駛員做出正確的估算時,即使在黃燈亮時車輛越過停車線不違法;當他估算錯誤時,就會面臨黃燈熄滅而車輛沒有越過停車線也就是闖紅燈的處境。駕駛員的這種估算是有必要的,而按照公安部負責人的解釋,駕駛員就不可能存在估算的機會,只能在黃燈亮起的一剎那猛踩剎車。
“闖黃燈”是個偽概念,是根本無法定義的,“我希望公安部交管局能盡早承認錯誤,向公眾道歉,不要讓自己越權且不合法、不合理的解釋給公眾帶來恐慌和傷害?!睆堸i說。
“公安部的黃燈亮時,法治的紅燈也該亮了?!睂O笑俠公開評論稱。
上海海事大學交通運輸學院錢紅波副教授也是黃燈新規(guī)的激烈質疑者。1月初,他向公安部和交管局的領導總共快遞了十五份建議書,并附上了《論道路交叉口信號控制中黃燈信號問題》等四篇學術論文。
對于公安部交管局李江平副局長在《焦點訪談》中的對新規(guī)的解釋,錢表示,作為研究交通安全的學者,“永遠不能在權勢面前失聲”。
錢紅波稱,黃燈當然要設,但對其時間長短的設計還必須遵循一定的規(guī)律,黃燈、全紅時間均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即黃燈保證車輛平穩(wěn)停車,避免追尾,全紅保證交叉口清空,避免交叉方向車輛間發(fā)生碰撞。
“黃燈期間允許通過停車線的交通法規(guī)則是最適合于中國目前的現(xiàn)狀?!卞X認為。
英國是世界上安裝交通燈歷史最長的國家,BBC中文網請到倫敦交通監(jiān)督機構注冊和調查部門的負責人迪姆·貝林格(Tim Bellenger)談了黃燈和交通安全問題。這位專家稱,黃燈的意義有兩個:一個是在紅燈以后告訴駕車者準備啟動;另外是在綠燈后告訴駕車者準備停車。
貝林格說,綠燈變黃燈是準備停車的指示,但是如何做才更加安全,情況不同。有時候在黃燈期間通過更安全,在后面緊跟車輛的情況下急停是安全隱患。
去年10月?lián)膊拷还芫指本珠L李江平介紹,在123號令出臺前,交管局做了充分的調研,針對不同職業(yè)和不同年齡的司機、行人等進行問卷調查。同時這次新規(guī)也兼具國際視野。
公有贊揚關部門“從善如流”的,但也有不少人對“朝令夕改”耿 耿于 懷。錢紅波副教授說,“我們的目標不是暫不處罰,我們要求公安部交管局局長出來向全國人民道歉?!?/blockquote>中國道路運輸協(xié)會駕駛員工作委員會副主任范立亦稱,“此次新規(guī)出臺比以前更加科學、實用、便利和合理,我們相信操作起來也必將更有實效性?!?/p>
但交管部門的自信滿滿卻遭到輿論的狂轟濫炸。
根據DCCI互聯(lián)網數據中心提供的一系列實驗數據表明,7組司機按時速80到20公里限速行駛,發(fā)現(xiàn)黃燈踩剎車到制動力完全發(fā)揮,平均反應時間近1秒,剎車距離決定結果:離線5米時黃燈亮則100%闖燈,10米時85%。結論是照章行駛也避免不了闖燈。
新華社記者的評論措辭犀利:見黃燈亮起即停在停止線,要么提前在路口把車速降至極低,但這給本身擁堵不堪的交通繼續(xù)添堵;要么隨時準備提前剎車,但這已經造成更多追尾事故。
“違背牛頓第一定律而制定的這條規(guī)定實在不合理,鄭重呼吁修訂!”該文作者說。
1月6日,公安部緊急下發(fā)通知,公安部高度重視一些群眾比較集中地對“闖黃燈”的相關處罰規(guī)定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對此,要求各地交管部門對目前違反黃燈信號的,以教育警示為主,暫不予以處罰?!肮膊繉⑸钊肼犎「鞣矫嬉庖?,科學論證”。
但交管部門仍然認為,“兩個新部令自1月1日實施以來,從實施一周的效果來看,新規(guī)在規(guī)范駕駛行為、減少交通違法、預防重大交通事故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已初步顯現(xiàn)?!?/p>
公眾有贊揚有關部門“從善如流”的,但也有不少人對“朝令夕改”耿耿于懷。錢紅波副教授說,“我們的目標不是暫不處罰,我們要求公安部交管局局長出來向全國人民道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