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的鐵路網(wǎng)絡中超過8000多公里的鐵軌是1947年之前英國人所建。全盛時期,火車上的一等車廂還有穿著制服、托著盤子的服務生,還有干凈的床單和浴室,現(xiàn)在,名為“阿瓦米(是人民的意思)快車”的火車上只出售低價票,破舊的車廂內(nèi)沒有空調(diào),伴隨著車廂的劇烈晃動,車窗外卷進來的灰塵漫天,男人們抽著煙聊天,女人們拉著家常,空氣里夾雜著小商販上車兜售的咸味零食和熱飲。
雖然很多時候不得不搭火車,但大多數(shù)的巴基斯坦人喜歡坐汽車,因為坐火車簡直就是一種折磨。旁遮普省的木爾坦數(shù)十個乘客為抗議火車系統(tǒng)不作為讓他們的孩子橫臥在鐵軌上,因為原本18個小時的旅程已經(jīng)走了三天,而當時離他們目的地還有將近一半的路程。
這一切都源于腐敗的鐵路系統(tǒng)。150多年的巴基斯坦鐵路系統(tǒng)最后一次盈利已經(jīng)是1974年的事了,擁有80000多名員工的巴基斯坦鐵路公司賬面上有500多臺火車機頭,但實際上只有150多臺火車機頭在運轉,鐵道服務亂作一團,客運量大幅度下降,不少火車線路關閉,貨運業(yè)務崩潰。前鐵路部長吳拉姆·艾哈邁德·比洛爾被指責任人唯親,利用鐵道部的資金、土地和工作崗位照顧自己的支持者,但最終被判入獄的是兩個鐵路的高層管理人員。不僅如此,火車站還長期受到騷亂和襲擊影響。在白沙瓦火車站,到處是手執(zhí)AK47沖鋒槍的警察,自從塔利班第一次襲擊白沙瓦,全市面臨著接二連三的自殺式炸彈襲擊,火車系統(tǒng)深受影響。
鐵路問題成了這個國家衰落的縮影。巴基斯坦人失去了信心,用核武器武裝起來的政府并沒有做什么讓他們感到自豪的改變。電力短缺導致每天長達18個小時停電,教育落后,衛(wèi)生條件落后,騷亂不斷 。 對他們來說,可怕的頭條新聞——塔利班襲擊意義不大,他們當務之急想要的是既平常又重要的東西,如工作和子女的教育,他們希望在法律上得到公平對待,想要的不過是正常使用的電以及準點的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