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近日未出席中美首腦會面的新聞引發(fā)熱議,而米歇爾的“告假”理由也讓不少人大跌眼鏡:她希望能有更多時間陪伴即將高中畢業(yè)的女兒,因此才缺席了外交會面?!督袢赵掝}》認為,雖然米歇爾的做法在外交上并不得體,但她的告假理由反映了美國社會重視家庭的價值偏好。
中國人曾經(jīng)是最重視家庭價值的民族之一,“家和萬事興”的諺語流傳于民間,在傳統(tǒng)的觀念中,“齊家”甚至被當成“治國”的基礎,乃至可以“為父絕君”,不可“為君絕父”。
然而,近代轉型以來,中國傳統(tǒng)的家庭觀念受到了多輪沖擊,首先是“五四”新文化的沖擊,“在那個提倡解放的時代,傅斯年和李大釗都把家庭制度看成是中國社會的‘萬惡之源’,吳虞把它稱為是‘專制之根’。魯迅在《狂人日記》中對‘吃人的禮教’的聲討,則是新文化運動中最有力的口號?!?/p>
其次,七十年代開始實行的計劃生育國策,不但改變了中國人的家庭結構,也在不知不覺重塑了人們的家庭觀念,不僅導致新成長起來的獨生子女對兄弟姐妹的情感無從體驗,而且使得年輕人對于墮胎毫無道德上的壓力,“根據(jù)衛(wèi)生部2010年統(tǒng)計年鑒顯示,2000年以來,計劃生育人工流產(chǎn)手術多穩(wěn)定在每年700萬人左右。這個數(shù)據(jù)還未包括私人診所和每年至少150萬例的藥物流產(chǎn)?!?/p>
再次,最近幾年政府的一些政策性措施,也誘導一部分人以“犧牲家庭”的方式規(guī)避政策成本,最典型的例子是2010年4月國務院發(fā)布房地產(chǎn)“國十條”,部分家庭出于經(jīng)濟利益的考慮,選擇“假離婚”應付?!霸荆畱撟鳛榧彝ビ^念的強力維護者,在這里,卻成為導致家庭被利益支配,使之解體的破壞性力量?!?/p>
正在這個時候,我們發(fā)現(xiàn),“自由散漫”的美國人原來非常重視家庭價值。兩年前,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來中國赴任,除了其華裔面孔,給國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可能就是他“攜家?guī)Э凇卑醽碇袊年噭荨F鋵?,不論是駱家輝履職,還是之前奧巴馬和羅姆尼的選戰(zhàn),雖然政見不同,但“家庭牌”卻是他們的共同點。雖然美國社會的離婚率并不低,但作為美國人價值觀風向標的美國總統(tǒng)卻絕少有離過婚的。
根據(jù)《今日美國》的民意調(diào)查,71%的美國人認為做父親是一個男人最重要的角色,64%的美國人認為做母親是一個女人最重要的角色。在很多美國人看來,政V7M6hJJomBW1JaFALNieE2I7rSDoajNgqtGdM8FmCx8=客如果不能扮演好父親這一最重要角色的話,無疑是一個失敗的人。正是在如此民意基礎下,使得“拖家?guī)Э凇焙汀凹胰酥辽稀背蔀榱嗣绹偷谋匦拚n。
因此,《今日話題》認為,“‘家國天下’本是國人自古來之的傳統(tǒng)理念,如今,或許到了應重審這句話的分量的時候了。也許學學米歇爾,把陪孩子當做天大的事也沒什么不好。”(觀點來自騰訊《今日話題》)
@南都周刊:為什么美國人看重家庭的價值?
@騰訊今日話題:美國人重視家庭價值的觀念,除了來自其基督教傳統(tǒng),也跟美國人的理性認識有關。美國學者米奇·佩爾斯坦寫過一本書《家庭解體,美國衰落》,論證了傳統(tǒng)婚姻和家庭觀念的衰退與美國經(jīng)濟衰退之間有正相關,并得出結論:
美國的經(jīng)濟復興有賴于向傳統(tǒng)家庭觀的回歸。他提到,家庭的解體加劇了美國的貧富分化,在過去的幾十年里,越是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群,結婚率越是保持穩(wěn)定,而這樣穩(wěn)定的家庭,給孩子提供了更有利的成長環(huán)境,他們在未來的收入和婚姻方面又再次占據(jù)優(yōu)勢,這是一個良性循環(huán)。而相反的情況是,54%的高中輟學的學生,并沒有一個正常的家庭。
《今日話題》是騰訊網(wǎng)新聞頻道出品的評論類專題欄目,“用常識解讀新聞”,以幫助網(wǎng)友解讀新聞和認知時代為己任。堅持事實第一、理性分析的原則,既不屈從于權力,也不跟風于情緒。左手提供最及時、準確、深入的熱聞分析;右手推出銳利、全局、厚重的時代命題,至今已經(jīng)2000余期,成為廣大網(wǎng)友不可或缺的評論類信息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