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芬講座中提到的一句關于夫妻相處的話特別好:做他需要的,而不是你想給的。其實夫妻關系很好處理,就是他要什么?
這話真有道理。很多女人容易犯的錯是:我這么任勞任怨,我做了這么多事,怎么他都視而不見?我上班了,很累了,還要趕回去做飯,照顧孩子,給他洗衣曬被,他卻坐在沙發(fā)上看報紙,問一句話,不耐煩,無話可說……所有的,都是我為他做的,為這個家做的。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他需要什么?
這點我倒是深有體會。那天先生下班回來,滿臉陰郁,半晌不肯說話,我愣是逼著他說原因,他這才道出他對同事的不滿,說那幾個有工作交往的同級管理層同事,整天只曉得拉幫結派,鉤心斗角,貽誤工程又造成損失,更排擠得讓他沒法推進工作。忿懣之后,他甩出一句:“我想辭職算了,繼續(xù)下去有害無益?!?/p>
我聽了這話,心里一驚,這事可嚴重了。于是,我循循善誘地開始開導先生,說職場的規(guī)則,不管到哪里總有不對路的人;再說他的行業(yè)圈子其實很小,一定要維護好職業(yè)履歷的口碑影響;最后又談及家里的房貸車貸,生活現(xiàn)狀要求他務必要忍耐冷靜。不曾想,一通好心好意的勸慰,卻招來先生的討伐。他竟將矛頭指向我,說我不理解他,只知道一味逼迫,強勢地替他做主。我氣極無語,指責先生不知好歹。兩人一夜冷戰(zhàn)。
第二天倒是先生主動開口,他嘆一口氣說:“我不想說,你又要問,我說了,你一通大道理又來了。其實我不過說說而已,其中的利害難道我不明白?有時,不過是聽聽就好……”原來是這樣,我有些慚愧地看著先生。
就是這件小事,讓我明白了一些事,我慢慢地改變了做法。先生是高管,工作忙,回家來很累,有時喜歡把自己關在書房里聽唱片,這時他需要的是安靜,不被打擾,或者希望我能陪著一起聽,哪怕什么話都不說。不是每個男人都希望飯菜端到手上,有時不被嘮叨比吃什么飯菜重要得多。他更愿意的倒是,給他泡杯好茶,陪他一起坐坐。一些女人抱怨男人回來沒話說,可是夫妻就是左手右手的關系,有那么多話才怪呢。他需要安靜,就給他安靜,這才是聰明女人做的,否則,你做再多,他都嫌煩,婚姻里從來沒有任勞任怨的話,自作自受而已。
周末下班的時候,先生打來電話,慢吞吞地說晚上幾個朋友要聚一下,不回家吃飯了。我習慣性地想說,明天到家里來聚吧。在即將說出口的那一瞬,話改成:去吧。
先生有一幫鐵哥們兒,偶爾坐在一起暢聊一通。我倒不是那種婚后限制男人有社交活動的小氣太太,只是覺得他們在外吃喝,不衛(wèi)生又不健康。所以,我全力扛起他們這個男人幫的聚會,隔兩個月就出面邀請他們到我家里聚餐。這可真是件重體力傷腦筋的繁事,煎炸烹炒燉,熱菜涼菜煙酒水果,一大早起來忙得四腳不沾地,還得用心招呼好每個人。
可先生似乎并不領情,有時我偶爾念叨勞累云云,他卻說完全沒必要這樣。
現(xiàn)在想想,其實先生是需要一個很男人化的獨立空間,在自己的圈子里敞開樂呵一下。而我卻生生地把他們禁錮在我家里,那些大男人們當然也放不開。我敦促孩子睡覺的行止,在他們看來絕對是端茶送客的暗示,一個個互使眼色后同時起身告辭散去,先生也是一臉不盡興的遺憾,落了個費力不討好。
那天先生回來,興致勃勃地跟我講他們聚會的開心事。第二天,他一早起來忙著下廚房熱牛奶、烤面包、煎培根、洗生菜,我暗贊自己英明。
倒應了那句老話,好吃不如愛吃,懂得給他所想要的,真正是事半功倍。如果說這一階段我的這種投其所需有些刻意的意味,那后來的一件事讓我深刻領悟到給對方想要的,是深入到骨子里的歡喜與感動,而且那才是真正的體貼、關愛。
那時,我?guī)捉?jīng)思考狠下決心辭掉了原本安逸舒適的工作,去接受一份頗具挑戰(zhàn)的新工作。初期的適應難度極大,我全力以赴去讓自己達到新工作的高要求。同時新公司和我家是南北大反差,上下班路途要消耗我相當多的精力。這些一度讓我不堪重負幾欲放棄。先生卻暗地里在我公司對面找好了一套住房,趁我加班時,獨自完成了搬家任務。他說,我們先租住在這里,等你度過了適應期,完全決定要在這家公司長期發(fā)展時,我們可以將原來那套房子賣掉,在這邊買一套房子??粗毅墩谋砬?,先生笑說,工作上的事我?guī)筒涣四?,但我還是能讓你就近上班,集中精力應付公司的事。
那一瞬,我想什么相濡以沫,都抵不過一件體貼關切的實事來得動心。恰到好處地相處,就是實實在在地想你所需,做你所要。
后來先生無意中說起,年輕時有個夢想,就是能有間自己的小工廠,親自操作著笨重的機器,制造出與設計圖紙分毫不差的零件、產(chǎn)品。我第一反應就是,從現(xiàn)在開始就去著手接近你的夢想。先生開始學習機械電子專業(yè),我陪他去理工大報到。周圍的人覺得不可思議,快到中年了去學一門跟自己現(xiàn)在專業(yè)相差甚遠的課程,還打算以此去創(chuàng)業(yè)踐志,太不切實際了。
我可不這么認為,我能理解先生想去做一件自己夢寐以求的事情的心愿,況且他是在孜孜不倦地學習,充實自己,這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前段時間,先生已經(jīng)學完了兩年半的學業(yè),他畢業(yè)論文的一部分是獨立設計完成一輛蒸汽小火車的藍圖。一張A0硫酸紙圖威風凜凜地盤踞在臥室墻面上,我看到它就感覺到先生離他的夢想近了一步。我常在睡前,聽先生給我進行一番專業(yè)的圖紙解讀。
現(xiàn)在,我和先生商量著讓他利用業(yè)余時間,去郊區(qū)一座工廠里當業(yè)余學徒,從紙上談兵進入到實際操作,向他的目標再邁進一步。經(jīng)常聽到先生和他的一位數(shù)控銑工同學談論什么公差、配合、精度、測量、磨損、硬度,雖然這些術語我不懂,但我懂他心里想要實現(xiàn)的那個夙愿。
雖然我們的婚姻越來越老,但卻從沒覺得乏味、了無生氣,倒是覺得更加默契,總能給對方最需要的,或是一句順意的話,或是一直以來的支持鼓勵。這種讓對方領情受用的給予,并不費勁,相反卻很容易,就像他需要不被打擾時,你沉默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