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從新聞中我們得知一則消息,英國新版10英鎊的鈔票將使用19世紀著名女作家簡?奧斯汀的頭像,可見她在本土頗具盛名。簡?奧斯汀在其短暫的一生中為我們留下了六部經(jīng)典的文學作品,它們分別是《理智與情感》《傲慢與偏見》《諾桑覺寺》《曼斯菲爾德莊園》《愛瑪》與《勸導》。她的第七部小說《沙地屯》只創(chuàng)作了兩個月便因作者的疾病而中斷。但這六部小說足以奠定簡?奧斯汀在文學長河中的地位,它們經(jīng)過歲月的流逝卻依然煥發(fā)魅力,被不同年齡層次的讀者所津津樂道 。
簡·奧斯汀的作品與她的生活是密切聯(lián)系的。簡一生幾乎生活在寧靜的鄉(xiāng)村,故而她構(gòu)建的文學世界也沒法逃離這片土地。環(huán)繞在她周圍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都在她的作品里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小說常常以紳士淑女們的愛恨情仇而展開,那一個個豐滿的人物形象至今煥發(fā)著迷人的魅力。這讓我們不得不產(chǎn)生一些疑問,那些經(jīng)典的人物是否存在于簡·奧斯汀的真實生活中?他們與作品之間又有著怎樣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讓我們一起走進簡·奧斯汀的文學與人生,看看那些令我們感動的書中人物在生活
簡·奧斯汀作品中的愛情轟轟烈烈,但她卻終身未婚,這給讀者留下了無盡的想象。根據(jù)親朋好友的追憶,簡天生麗質(zhì),有著打動人心的美貌。她身材高挑,一頭暗棕色的卷發(fā),一雙褐色的大眼睛時刻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年輕時候的她絕不缺乏追求者,但卻最終獨守一生。通過保存下的書信和傳記資料可以發(fā)現(xiàn),簡曾經(jīng)深愛過一位名為湯姆·勒夫羅伊的男子,兩人的愛情經(jīng)歷與其作品《傲慢與偏見》的情節(jié)如出一轍,只是結(jié)局不同。小說中伊麗莎白與達西終成眷屬,而簡與湯姆的愛情卻無疾而終。
《傲慢與偏見》的女主角伊麗莎白出生在一個并不富裕的小鄉(xiāng)紳家庭,而達西卻出自名門且家財萬貫。他們在一次舞會上邂逅,但卻沒給彼此留下美好的印象。達西認為沒有一位女子“有資格”與他共舞,這被伊麗莎白無意中聽見,從此他“傲慢”的形象在她心中樹立。在接下來的交往中,達西發(fā)現(xiàn)自己漸漸愛上幽默、機智而善良的伊麗莎白,但她對他的“偏見”卻越來越深。在一個狂風驟雨的早晨,達西向伊麗莎白表達愛意并求婚,伊麗莎白頗為驚訝但毅然拒絕。達西十分傷心,明白伊麗莎白對他的誤會很深,于是留下一封長長的信便離開了。
而后又發(fā)生了幾段插曲,扭轉(zhuǎn)了伊麗莎白對達西的印象,并且在她的家庭陷入困境之時是達西默默給予了幫助。伊麗莎白逐漸意識到達西實則是一個正直而善良的人,他的“傲慢”只是他掩藏內(nèi)心的外衣,她開始后悔自己曾拒絕了達西熱烈的求婚。與此同時,伊麗莎白又受到達西姑母凱瑟琳夫人的警告,因為他們倆的財產(chǎn)與社會地位都不匹配。就在她幾乎不懷希望的時候,達西先生在一個晨光熹微的早晨來到她身邊,告訴伊麗莎白他的求婚仍然如當初那般堅定。伊麗莎白深受感動,原來他對她的愛竟如此熾熱,小說在這里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簡·奧斯汀在認識湯姆·勒夫羅伊后于1796年10月開始創(chuàng)作《初次印象》(First Impession,后來更名為《傲慢與偏見》),所以很多人都將湯姆·勒夫羅伊視為達西的原型。達西的性格與湯姆很相像,達西一開始并沒有給伊麗莎白留下好印象,源于他的傲慢、自大與無禮,這也是湯姆起初給簡留下的“初次印象”。 簡·奧斯汀在給姐姐的信中也曾提到過湯姆總是“嘲笑”自己,而且他作為一個都市人對鄉(xiāng)村生活不感興趣,這些人物特征都在達西的身上有所體現(xiàn)。
湯姆·勒夫羅伊是愛爾蘭人,生于1776年,享年93歲。早年就讀于都柏林三一學院并取得了優(yōu)異的學習成績,其后得到叔叔贊助在林肯律師學院進行研究一年,后供職于三一學院的歷史學會。經(jīng)過不斷的提高與實踐,湯姆的仕途不斷高升并最終成為愛爾蘭首席大法官。在其晚年的時光中,他的侄子常問起他與簡·奧斯汀之間的關系,他承認了他愛過簡,但卻表示這只是“男孩子時期的愛”。 湯姆去世后,侄子坦言道那份愛并不像叔叔說得那般輕描淡寫,但考慮到是私人問題就未將具體的談話內(nèi)容公開。
1796年,湯姆通過一位遠方親戚結(jié)識了簡·奧斯汀,二人之間開始調(diào)情,心生愛意。我們可以從簡與姐姐的書信中了解到一些他們之間的信息,但大部分的信件被姐姐燒毀了,保留下來的有關湯姆的信件只有兩封。一封是關于他們的初次相識。簡極其激動地敘述到他們在舞會中的情景:“我簡直不敢告訴你我和我的愛爾蘭朋友都做了什么。你可以自己想象,我們以一種從沒有過的放肆和隨意的方式跳舞,然后再一起坐下?!辈粌H如此,她還贊賞湯姆 “ 是一位非常具有紳士風度、英俊的、討人喜歡的年輕人”。其后她還提到湯姆的愛好,說他崇拜英國作家湯姆·瓊斯,說他的穿衣風格等等,興奮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間。
另一封是關于湯姆的離開。她一開始表明了自己拒絕其他仰慕者的原因:“我的意思是我已經(jīng)把自己的未來期許給湯姆·勒夫羅伊先生,和他在一起我并不在乎錢?!倍?,她悲傷地向姐姐哭訴:“終于,我和湯姆·勒夫羅伊之間打情罵俏的日子已到盡頭,當你收到這封信時已經(jīng)結(jié)束了。我懷著一顆憂郁的心,當我在寫信時我的眼淚亦流。而據(jù)傳言湯姆要和利奇菲爾德的一位姑娘結(jié)婚了?!彪m然我們無從得知簡與湯姆在這短暫的期間感情發(fā)展的具體狀況,但是從簡對湯姆的描述中我們能體會到這個男人對她來說意義并非一般,少女時期的簡為他動情過,也悲傷過。
文學研究里常常有這一種說法,作家的文學世界是內(nèi)心世界的“補償”,他們將在現(xiàn)實中無法經(jīng)歷的東西呈現(xiàn)在自己的作品中。簡·奧斯汀與湯姆·勒夫羅伊的愛情沒有修成正果,因為在簡·奧斯汀所處的那個時代,金錢被視為婚姻所考慮的首要因素,以愛情為基礎的婚姻是可笑的。但是簡·奧斯汀卻極度蔑視這種風氣,她在《傲慢與偏見》中諷刺了這類恪守金錢婚姻觀的頑固人士,歌頌了青年男女之間純真而熾熱的愛情,他們最終以愛情的力量跨越了金錢與階級的阻礙。
人物原型之卡桑德拉
簡·奧斯汀的小說中還會經(jīng)常出現(xiàn)一個“姐妹”形象,這個人物或許是主人公具有血緣關系的姐姐,或許是親密無間的朋友, 如《傲慢與偏見》中的吉英,《愛瑪》中的哈麗特·史密斯等。她們常?;ピV衷腸,是彼此不可或缺的心靈伙伴。
卡桑德拉生于1773年,比簡·奧斯汀大三歲左右, 她與簡一樣也終身未嫁,這也為她們的終生相伴提供了條件??ㄉ5吕?jīng)訂過婚,那個男人是一位牧師,還做過奧斯汀先生的學生,不幸的是,訂婚過后不久他便隨軍去了西印度群島遠征,剛開始還有通信往來, 后來卻杳無音訊,據(jù)說是患病而死,而卡桑德拉也就沒再尋找其他歸宿。
史蒂文頓是兩姐妹的出生地,她們在那里讀書成長,生活了二三十年。在簡降生到這個世界之時,奧斯汀先生宣布道:“我們現(xiàn)在又有了一個女孩,對凱茜(卡桑德拉的小名)這個當姐姐的來說現(xiàn)在有了個玩具,將來有個伙伴。我們叫她簡?!闭绺改傅钠诖?,她們姐妹倆從小就形影不離。1782年,卡桑德拉與簡被送往牛津鎮(zhèn)考麗太太的女子住宿學校去學習,第二年學校遷到南普安頓,姐妹倆感染了風寒,于是被送回家中。簡這次病得十分嚴重,差點丟掉了性命,姐姐一直悉心照顧她??祻鸵院笏齻冇秩W校讀了兩年書,而后便回到家中自學,結(jié)束了正規(guī)教育階段。過人的天賦與溫馨的家庭為簡提供了創(chuàng)作的源泉,她在此期間完成了三部巨作。
1800年秋天,奧斯汀先生決定離開史蒂文頓教區(qū)而隱退到巴斯城,姐妹倆無從選擇,雖然她們極不愿意離開那片熟悉的故土。巴斯城并沒有給她們留下太多美好的回憶,在這里她們生活不穩(wěn)定,常常搬家,什么物品都需要購買,她們完全不能適應這種城鎮(zhèn)生活,而在家鄉(xiāng)她們幾乎可以自給自足。這也是簡·奧斯汀創(chuàng)作的低谷時間,除了修改之前的作品外,沒有進行新的寫作。沒過幾年父親去世,隨之而去的是他的收入,留下了一個妻子與兩個女兒,她們只好去投奔兄弟愛德華, 她們被安排在肖頓居住,又回到了田園生活。簡在這里與姐姐度過了生命中最后的八九年時光,雖然忙碌,但卻十分快樂。
簡分擔一部分家務,譬如做早餐、燒茶沏茶、烤面包等。 早飯后,簡就開始安靜地投入小說創(chuàng)作中 。奧斯汀夫人早已把家中大小事宜交予大女兒卡桑德拉。 閑暇時她們一起修剪花草,整理蔬菜瓜果,生活雖不富裕但卻十分安寧。她們?nèi)匀幌裢R粯幼≡谝婚g屋,這樣便可以享受睡前的聊天時光,沒有人來打擾她們的私密空間。她們的侄兒侄女都長大了,常常來這里探望兩位姑媽,除了這些親戚與周圍的鄰居外,她們便沒有其他伙伴了。這個時期是簡的創(chuàng)作的第二次爆發(fā),先后寫下了另外三部長篇小說。
卡桑德拉的性格對簡·奧斯汀的創(chuàng)作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簡對姐姐十分尊敬,甚至有些崇拜,因為她極其沉穩(wěn),有著很強的克制力,對人對物有著出色的判斷力。卡桑德拉在得知未婚夫病死的消息時內(nèi)心極其痛苦,但表面上仍不動聲色,這給簡·奧斯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仔細閱讀簡·奧斯汀的作品,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很多女主人公都呈現(xiàn)出謹慎而穩(wěn)重的一面。
《理智與情感》中的埃莉諾·達什伍德是一個感情強烈而頭腦冷靜的姑娘。當父親去世以后,母親與妹妹面對嫂子的粗暴行為憤怒而沖動,而埃莉諾則勸說她們應該冷靜,要顧忌自己的言行是否不妥;她在選擇對象時,不注重外表而講求為人端正,因此她愛上了為人坦率熱忱的愛德華。母親與妹妹認為他們倆不久之后便會結(jié)婚并對此深信不疑,但是埃莉諾自己卻并不認為前途光明。最后發(fā)現(xiàn)愛德華與自己相處時所表現(xiàn)出的踟躕感是因為早已同露西訂有婚約。盡管內(nèi)心極為傷心,卻能竭力克制自己,交際應酬仍很得體,若無其事。埃莉諾就是這樣,處處讓理性制約著自己,從不任其感情放縱無度。
《勸導》是簡·奧斯汀最后一部小說。女主人公安妮·艾略特出身貴族,八年前與溫特沃斯相愛并訂下婚約。但安妮的父親與教母都認為溫特沃斯出身卑賤、沒有財產(chǎn),極力反對這門婚事。安妮出于謹慎與責任,聽從了他們的“勸導”,并與溫特沃斯解除婚約,但“理性”的結(jié)果卻讓安妮飽受八年的相思之苦??梢婋S著年齡的增長,簡·奧斯汀對“理性”的認識更加富有深度,為讀者呈現(xiàn)出一個更加復雜的人性世界。
卡桑德拉不僅在性格上影響著簡·奧斯汀,她的繪畫才能也給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ㄉ5吕且晃活H具才華的女性,很多人推測她是一位業(yè)余的畫家。簡·奧斯汀曾經(jīng)在給卡桑德拉的信中提到她的油畫,并加以稱贊。1791年,卡桑德拉為簡的英國通史手稿繪制了一系列有關英國國王的插圖,有人說這些插圖中的人物更像是奧斯汀家族中的一份子而不是皇室成員,但無論如何卡桑德拉的繪畫才能都得到了充分的印證。還有兩幅畫也較為著名,是卡桑德拉給簡·奧斯汀所作的畫像。一幅是姐妹倆遠足之時所畫——在一個熱天,簡坐在戶外,戴著的帽子沒有系帶子,留下了一個側(cè)影。這幅畫據(jù)說仍保留在奧斯汀家族的一個后代手中。另一幅是卡桑德拉的水彩速寫,是簡的正面肖像畫,現(xiàn)存于倫敦國家人物畫像畫廊,這是現(xiàn)今流傳最廣的關于簡·奧斯汀的畫像。
繪畫也因此成為簡·奧斯汀作品中紳士淑女們常見的娛樂方式,他們在展現(xiàn)才華的同時又可以與仰慕的人有一次近距離接觸的機會。在小說《愛瑪》中,愛瑪總是熱情地為青年男女“做媒”,對于其好姐妹哈麗特·史密斯,愛瑪早給她相中了青年牧師艾爾頓。于是她總在尋找機會給他們牽線搭橋,其中就包括一起繪畫。愛瑪與哈麗特都在莊園的綠地上悠閑地作畫,艾爾頓先生圍繞在她們之間打量,一邊點評一邊為淑女們送上熾熱的贊美。沒過幾天愛瑪為了使哈麗特的美貌深入艾爾頓心中,提出要為其作幅人物畫,最后交由艾爾頓去倫敦精美地包裝起來??傊畯囊黄鹕畹狞c點滴滴,從性格到愛好,卡桑德拉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簡的創(chuàng)作,簡也在姐姐的陪伴中度過自己不平凡的一生。
愛情與友誼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很重要,這也是簡·奧斯汀的文學世界的兩條基本線索 。走近湯姆·勒夫羅伊與卡桑德拉這兩位真實人物,我們就能發(fā)現(xiàn)簡·奧斯汀的文學與人生之間的那層隱秘的聯(lián)系?;蛟S有人會感慨簡·奧斯汀的一生未婚的孤寂,但她有屬于自己的信念與彌足珍貴的姐妹情誼,擁有這些或許也是上帝的另一種恩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