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美聯(lián)儲金庫
這里是海平面15米以下,距離紐約的地面約25米。這是紐約聯(lián)邦儲備銀行地下五層的金庫,位于曼哈頓島下面的花崗巖巖架之上。
這是這個星球上看管最嚴的地方,也是全世界最厲害的竊賊也不敢挑戰(zhàn)的關卡。穿越過彎彎的地下道,以及五重厚厚的鐵門,入口的標牌上寫著:“黃金是不可阻擋的?!边@里共藏有55萬塊金條,每塊重約12.5公斤,長25厘米,純度高達99.5%,總價值達900億美元。
各國的游客在提交申請以后,就能坐電梯進入地下金庫參觀,因為根據(jù)美聯(lián)儲的報告,考慮到安全問題,不允許進入?yún)⒂^是合理的要求。
但對于某些人而言,來這里是不受歡迎的。這些人就是黃金的持有人,例如德國央行的工作人員。
2011年,德國央行董事會成員Thiele站在一間儲藏室前,里面就是德國貯存在美國的黃金,黃金被放在了九個單間里,多年來,德國央行一直都希望能去參觀,但都沒能得到允許:在此之前,他們和自己國家黃金最接近的距離,是在2007年。在一個特殊的接待室里面,來自柏林的德國官員們看到了一些德國的金條。
Thiele和他的同事們簡單地查看了這一個金庫單間,他們甚至抽出了幾根金條,稱了稱重量,并在提交回國的檔案上寫下了些什么——但應紐約聯(lián)儲的要求,德國方面不準把情況公布出來。
Thiele說,他站在門口看過美聯(lián)儲開放的黃金儲藏室,里面真的有黃金,而不是一堆紙。
德國黃金緣何寄存國外?
德國有近3400噸黃金儲備,在全球僅次于美國。要說德國的黃金,還得從二戰(zhàn)開始說起。
戰(zhàn)敗的德國被一分為二,在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的20年里,聯(lián)邦德國(西德)大力發(fā)展優(yōu)勢工業(yè),經(jīng)濟年均增長率達到了驚人的10%。
1951年,西德聯(lián)邦中央銀行(德國央行的前身)購買了500公斤黃金。20年后,西德已經(jīng)成為世界第二大黃金儲備國。這樣的貨幣政策無疑十分安穩(wěn):對于當時的西德而言,黃金儲備能為戰(zhàn)后的政府建立信任,另一方面,如果有金融危機爆發(fā),黃金能在最短時間內(nèi)兌換成外幣,從而抵御貨幣危機。
可豐富的黃金并沒能給德國人帶來安全感,哪怕在西德民間掀起的儲備黃金熱潮,使其總量超過了國家儲備。畢竟,當時它的東邊有舊時冷戰(zhàn)的死敵:蘇聯(lián)。德國人常常擔心蘇聯(lián)的坦克涌入,于是政府決心把黃金存到國外:在對外貿(mào)易中積累了大量外貿(mào)順差的美國、英國、法國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于是,西德向英、法、美提供了一些貸款,交換條件則是在這幾個國家存放黃金。當然,西德將黃金寄放在美國背后也不乏感恩之情:要知道,正是美國的馬歇爾計劃,幫助西德恢復瀕臨崩潰的經(jīng)濟體系。
曾任西德央行行長的布雷生曾書面向美國人保證,西德的黃金儲備恒定在一個數(shù)量上,只為保持世界匯率的穩(wěn)定,西德央行除了每年撥給財政部少量黃金鑄造紀念性金幣外,很少賣出過任何黃金儲備。
誰在偷德國的黃金
兩德統(tǒng)一時,德國有90%以上的黃金儲備仍存放在國外。在翻開新的一頁歷史篇章的德國,該國先賢瓦格納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huán)》開始回蕩在這個國家人們的心頭。在瓦格納的歌劇里,侏儒偷走了萊茵河的黃金,并打造出一個可以統(tǒng)治世界的指環(huán),德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設想:那個侏儒是不是那些替德國保管黃金的國家?是不是美聯(lián)儲、法蘭西銀行或者英格蘭銀行?
1998年施羅德上臺后,要求德國央行制定調(diào)回黃金儲備的計劃。數(shù)年后,德國從英國運回了幾百噸金條,以節(jié)約對方收取的保管費。默克爾上臺后,政策變動導致黃金從美國“回家”的計劃陷于停頓,而其中一個細微的原因在于:法國和美國不收取黃金保管費。
1966年發(fā)生了一件事情。為了防止美國的“小動作”,時任法國總統(tǒng)的戴高樂隱隱感覺到,一旦布雷頓森林體系失衡,國庫中失去黃金支撐的美元會讓法國吃大虧,于是命令用潛艇將存放在美國紐約的黃金運回法國。
5年后(1971年)的8月15日,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發(fā)表電視講話,將美元的價值與黃金脫離關系,這意味著美元的金本位時代就宣告結束了。而法國的“黃金回家”使之在1973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前與巨額損失擦肩而過。
卡恩迷案的漣漪
戴高樂的行為讓西德對是否要拿回盟國的黃金儲備再起漣漪,更何況,自1968年以來,金價漲了近50倍(以近日黃金最高價計算),同期石油價格漲了約30倍(以近日最高油價計算)。
進入21世紀之后,德國對自己黃金的牽掛并沒減弱:在這些年里,伊朗從瑞士運回了黃金(2005年),委內(nèi)瑞拉總統(tǒng)查韋斯也下令把存放于國外的黃金運回本國(2011年)……更多的人在呼吁德國政府取回黃金。
2011年5月14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總裁卡恩因為涉嫌性侵犯在美國紐約被拘捕。
當時的一種說法是,卡恩應當是一場陰謀的受害人,背后的槍手恰是美國情報機關。于是立即有媒體曝出這份報告的內(nèi)容稱,卡恩被捕可能是被陷害,因為卡恩掌握了美國聯(lián)邦儲備銀行黃金儲備“失蹤”的證據(jù)。公開的這份FSB秘密報告顯示,在當年的5月初,美國政府開始拖延已承諾要運送到IMF的191.3噸黃金。根據(jù)1978年IMF執(zhí)行董事會簽署的協(xié)議修訂案,美國被要求將這些黃金出售給IMF,以此作為儲備貨幣一種替換形式,放入“特別提款權”的資金池中。
這件事情本與德國沒有什么關系,但隱隱透露出來的“美國缺黃金”的訊息讓德國人的神經(jīng)再次繃緊:各種陰謀論開始在柏林的街頭爆發(fā),德國民間最常見的說法是:“德國的黃金早就被美國人運走了?!庇玫聡斀?jīng)專家Gerhard Schick的話來說:“弄清楚緊急情況下,我們究竟有多少黃金儲備可用這個問題并不愚蠢。”理性的德國人的擔心并沒有錯:信用貨幣體系本身的確非常脆弱,更何況歐洲的債務危機眾所周知。
民眾激烈,央行淡定
面對民眾的疑惑,德國央行表現(xiàn)得十分淡定,盡管一些德國的政客也開始顯現(xiàn)出不安。
對政府的“不作為”頗感痛心的是德國的審計師們,一些審計部門的報告都提出:德國央行應該定期檢查金條:包括它們的真實性、成色還有重量。在他們眼里,迂腐的政府部門不應該只相信其黃金海外存儲機構的一紙空文。
但他們提交給德國央行的報告,只獲得了這樣的回復:德國銀行沒有理由不相信海外權威存儲機構的可靠。德聯(lián)邦銀行主席魏德曼甚至說,希望政治家放心,因為儲存在美國的黃金安然無恙。
與民眾的擔憂相比,德國央行的思考更加深遠:一旦要求全部提回黃金儲備,將會輕易地動搖西方整體金融系統(tǒng)。而且假如“美國無黃金”論成立,到美國人無法如數(shù)交出黃金時,估計離同樣寄存海外黃金的英格蘭銀行信用掃地之時也不遠了,這于債務危機中的歐元區(qū)而言,無異火上加油。如果一旦德國央行的行為被他人效仿,洶涌的海外黃金的擠兌潮將從根本上動搖本就脆弱的國際金融體系。
從2012年5月開始,一些德國經(jīng)濟學家、產(chǎn)業(yè)界領袖和國會議員發(fā)起了“讓黃金回家”運動。最終,德國央行決定,將分階段把存放在紐約聯(lián)邦儲備銀行的300噸黃金和法國央行的374噸黃金搬回國。到2020年,德國半數(shù)黃金儲備將保存在自己的金庫。
鏈接
黃金儲備指一國貨幣當局持有的,用以平衡國際收支,維持或影響匯率水平,作為金融資產(chǎn)持有的黃金。它在穩(wěn)定國民經(jīng)濟、抑制通貨膨脹、提高國際資信等方面有著特殊作用。
(數(shù)據(jù)來源:世界黃金協(xié)會(WGC)公布的2012年官方黃金儲備排行榜)
花絮
國外網(wǎng)友調(diào)侃德國人的“黃金門”
網(wǎng)友Argyrion :
哎呀,真不好意思德國人,颶風桑迪剛剛吹走了你們?nèi)康狞S金,不過沒關系,你們可以去找保險公司,他們會賠給你們一堆美元的。
網(wǎng)友REPUBLIC OF MARS:
這就好比一群羊開大會,決定要集體成為素食主義者,而在一旁的狼表示,你們玩你們的,我不參與。
網(wǎng)友59LesPaul:
如果我是德國人,我會立即要求把我們的黃金弄回來,美聯(lián)儲是美國人的,他不會代表德國人的利益。
網(wǎng)友undeRGRound:
往往作簡單的解釋就是正確的解釋。
網(wǎng)友Ed_B:
這真令人難以相信,德國人運來了1500多噸實物黃金,卻只拿了一張紙,上面寫著“你存了1500噸黃金”,然后就回家了。
網(wǎng)友binahmax:
天真的德國人,你要是真的要求要回這些黃金,美國就該打開小賬本,一根一根金條的審查,是不是有納粹德國的污點了,你還想拿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