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我國高校的科研成果轉化工作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一大批科技成果以不同的形式走入市場,強有力地推動了國民經濟的發(fā)展。如何將科學技術轉化為市場中可以取得經濟效益的產品逐漸成為學者關注和研究的熱點問題?;诖?,從科研人員缺乏競爭意識、高校體制滯后于社會發(fā)展需要、高校科研成果先天不足、缺乏中介服務以及激勵機制不健全等五個方面進行分析,并提出應當建立公平公正的評價機制、培養(yǎng)科研成果轉化的專職隊伍、增強科研創(chuàng)新意識等三個方面的對策。
關鍵詞:高校;科研成果轉化;對策
中圖分類號:G3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0-8772(2013)03-0207-02
近年來,我國高校的科研成果轉化工作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一大批科研成果以不同的形式走人市場,強有力地推動了國民經濟的發(fā)展。但是,在實踐中,我國高校的科研成果轉化工作中仍存在著一些問題和障礙亟待解決。
一、高??蒲谐晒D化存在的問題
1 高校科研人員大多缺乏成果轉化與科研競爭意識
要做好高??蒲谐晒D化工作,觀念更新則顯得更為重要。長期以來,我國科研體制和科研成果轉化運行機制可謂存在著諸多不完善的地方,加上本位主義思想和不健康的競爭意識,人們的科研成果轉化意識淡薄,缺乏必要的競爭意識。在高??蒲腥藛T看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就是只要取得成果,通過技術上的鑒定,工作就算完成了,很少考慮科研成果轉化或產業(yè)化問題。因此,一旦開發(fā)成功某一項科研成果,便走向技術保守,成果擁有者不愿主動將成功經驗推向社會,有時即使進行有償推廣,也總是在關鍵步驟上實行技術保密,從而嚴重制約了我國高校科研成果的有效轉化。
2 高??蒲泄芾眢w制改革滯后于經濟與社會發(fā)展需要
由于長期缺乏科研、經濟與教育等一體化的發(fā)展規(guī)劃,國家宏觀政策又嚴重缺乏推動高校科研成果轉化的導向力量和規(guī)范尺度,科研管理體制改革相對滯后。主要表現為:一方面,政府主導作用不明確,缺少統(tǒng)一的組織和政策協(xié)調,致使大量科研成果游離于企業(yè)外,力量分散、低水平重復問題長期得不到根本解決。國家創(chuàng)新體系在我國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高校和企業(yè)缺乏技術進步共同利益機制,目前的體制難以使科研成果更多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也不可能做到合理配置資源和提高整體實力。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科研管理部門、科研信息咨詢機構的分析、加工和調節(jié),導致高??蒲袡C構與生產部門的科研成果供需信息交流不暢,使得生產部門急需的科研成果又無科研單位研制開發(fā)。
3 高??蒲谐晒南忍觳蛔?/p>
一方面是高??蒲姓n題自身存在缺陷。如縱向課題是以基礎研究和高技術研究項目為主,主要側重方案的理論分析與評價,著重考察技術的可行性而不注重技術的論證,有的本身就只求出成果和論文、并不求出技術產品。而橫向課題雖與生產結合最為緊密,最具市場應用前景,但結果應用面過窄,針對性太強,除委托單位使用外,難以推廣和再次轉化。自選課題雖具有較高的實用性,但因大多研究方案不夠完善,或因缺乏資金,亦很難進行中試應用研究和轉化。
另一方面是高校科研成果很多并不成熟,缺乏社會實用性。長期以來,高校的研究開發(fā)項目違背市場導向原則,致使大量科研成果在研究、開發(fā)、產生之前就沒有明確的應用對象和形成產業(yè)化的條件。
4 高??蒲谐晒D化的中介服務缺乏
科研成果的轉化離不開有效的技術轉化中介服務,它們是完成科研成果有效轉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發(fā)達國家的高校內部,除了有較強的研究機構外,一般還專門負責校企合作事宜以及科研成果的轉化服務的中介服務機構。一方面為高校教師和研究人員的科研成果尋找市場;另一方面將企業(yè)的課題和經營動態(tài)介紹給學校的教師和科研人員,起到“牽線搭橋”的作用。與國外發(fā)達國家相比,我國高校還缺乏完善的科研成果轉化服務體系,主要表現在:缺乏統(tǒng)一的技術市場網絡體系、技術市場的法律法規(guī)不健全、技術經營機構缺乏、缺乏懂技術、懂經營的技術貿易人才等等。由于高??蒲谐晒闹薪榉盏娜狈?,造成許多有價值的科研成果不能實現有效轉化,也影響了高??蒲谐晒霓D化率。
5 高??蒲谐晒D化激勵機制不完善
一項科研成果的產生及轉化應用是廣大科研人員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結果,他們的付出應得到社會的承認和尊重,并應給予適當的待遇。然而,長期以來,高??蒲谐晒D化激勵機制偏重于精神獎勵上,而獨立物質利益機制又缺乏使科研成果生產力功能實現的原動力,使科研成果的供給游離于市場需求之外,科研成果價格與價值嚴重不符,并直接導致高??蒲腥藛T待遇偏低,科研創(chuàng)新隊伍缺乏凝聚力。在收入分配上把科研人員劃到二線、三線范圍,在住房分配上不按貢獻大小而以工齡長短作為標準等,這些做法,不但使高??蒲腥藛T的工作崗位缺乏吸引力,而且也大大挫傷了其科研研究及其成果轉化的積極性。
二、針對高??蒲谐晒D化的對策
1 建立公平公正的評價機制
在目前高校教師的業(yè)績評價中,教學、科研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對于科研轉化,卻并未給予應有的重視。要改變目前科研人員圍著論文、成果轉,而將后期轉化置之腦后的狀況。對于高??蒲谐晒脑u價,不僅要看成果理論的先進性,而且要更重視它對社會的具體作用,即轉化的可能性和應用范圍,然后根據社會效益的好壞明確成果獎勵。不應以科研成果的完成作為評估的終值,而應順延到科研成果的轉化之后。將高??蒲谐晒c經濟結合的廣度和深度作為考核高校教師業(yè)績的主要內容之一,讓從事科研成果轉化的工作跟科研成果的基礎研究占有同樣的份量,從而提高科研人員進行科研轉化的積極性。
2 著重培養(yǎng)建立科研轉化的專職隊伍
從事科研成果轉化的人才是關乎成果轉化成敗的重要因素,高校需要建立一支專業(yè)化的、專門從事科研轉化工作的隊伍。隊伍由那些既懂業(yè)務,又了解商業(yè)運作、具有社會活動能力的人員組成,他們不但要有長遠的科研觀念,還要有對市場的駕馭能力、開拓能力以及務實的精神??蒲谐晒D化專業(yè)化隊伍的建設,其職責和任務應該是為高校提供社會、企業(yè)的需求信息,為立項選題提供市場價值及前景參考,同時還要為高校已產生的或正在產生的科研成果開拓市場,使之產生其應有的經濟效益等。
3 增強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
在我國技術創(chuàng)新和高新技術產業(yè)化的旺盛時期,高校應當成為企業(yè)追逐項目成果的主要對象,曾有一段時期是“不怕籌不到資金,只怕找不到好的項目”。但事實上,目前高??晒┺D化的項目成果嚴重供不應求,特別是對產業(yè)結構調整有重大作用和對國民經濟有深遠影響的項目成果可謂是鳳毛麟角,而且科研到帳率嚴重不足,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我國高??晒┺D化成果的增量遠遠低于企業(yè)的需求增長,成果的成熟度標準低,有重大轉化價值的可供成果減少,實際可用的高新技術成果短缺。高??晒┺D化成果的匱乏即是高校經費到賬率低的瓶頸。因此,高校增強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科研研究成果轉化的有效度,只有出科研研究成果,才能有效保障高校的經費和持續(xù)發(fā)展。
三、結語
誠然,高??蒲谐晒D化工作不是權宜之計,而是一種歷史性職責。它是發(fā)揮高校推動社會進步作用的重要體現,是創(chuàng)建國家技術創(chuàng)新體系的重要內容,是密切教育與社會、科研與經濟的重要橋梁。只有通過不斷探索和實踐,政府、企業(yè)、高校、中介機構、社會等各個方面攜手合作,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才能切實加快高校科研成果轉化的進程,為中華民族的崛起注入新的活力。
(責任編輯:王蘭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