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發(fā)布的調查顯示,70.1%的中國高中生對出國留學感興趣,而近八成(79.9%)的中國父母贊成孩子出國留學。留學生規(guī)模近年逐年擴大,大眾化、低齡化推動了留學市場的火爆。
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fā)展,出國留學對許多人來說已不像過去那么遙不可及。越來越多的家庭有條件也有想法將孩子送到國外學習深造。出國留學已從過去的“精英化”逐漸發(fā)展為現(xiàn)在的“大眾化”。
曾幾何時,有志青年滿懷著夢想出國求學,為的是學習先進的科技和知識,開拓國際視野,抱著改變自己乃至國家命運的遠大志向。而當今低齡出國的學生更像是在逃學,逃避中國的應試教育。
的確,比起國外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應試教育下的中國學生過得很累。中國學生沒有明確和正確的學習動機和動力,從小就被強迫著去學習,而且學習的內容都是重復和反復的。中國學生很努力但也很盲目,他們僅僅只是為了考出好成績,這樣才能得到父母和老師的表揚。這樣就形成了錯誤的學習意識——為了考試而學習。
有人說,“西方教育是學知識,中國教育是在拼毅力”。學校教育的目的本應該是教會學生掌握和學習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和能力,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而在中國的應試教育下,一切都只為了“考試”,學到的知識很難用于實際,中國學生被普遍認為是“高分低能”。
但是,盲目地選擇留學,只是一種逃避。常年接受中國文化和教育的中國學生,其實有很多人是不適應國外教育的模式的。國外更多的是興趣性學習,中國學生習慣了應試教育下“目標”管理式的學習,到了國外完全自由的環(huán)境下,往往把留學變成了游學。
我們不能為了逃學而去留學,更不能放棄國內應試學習而完全選擇國外游學。對于低齡留學生來說,這種出國留學的方式失去的不只是財富,而是一種價值觀和一個未來融入社會的根基,又可能造成“解放幾年痛苦幾十年”的結果。
當我們把自己的小孩送出國門的時候,需要知道我們?yōu)槭裁匆秃⒆映鰢魧W,如果是為了逃學,我們不需要。雖然中國的教育有很多不合理和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是還沒有到需要遠離的地步;如果是為了學好一門外語,我們更不需要出國留學,因為有比外語更加重要的知識、價值觀、學習和生活的方式,而且我們現(xiàn)在完全可以在中國學好外語;如果為了從小就開始接觸國際社會,那么我更要說,首先要學習本國文化和價值觀。
我們鼓勵出國留學,鼓勵那些希望通過留學可以學習更多的知識和技術,可以學習一些國內無法學到的專業(yè)和學問,可以有機會接觸世界一流的學習環(huán)境和跟隨一流的導師做研究,擁有明確目標和方向的人。這樣的留學無論是對個人知識的積累,還是對未來職業(yè)和人生的發(fā)展,都是一條改變自己和對未來充滿想象的求學之路。
唐駿
著名職業(yè)經理人,港澳資訊CEO。
更多唐駿專欄文章請訪問經濟網www.ceweekly.cn/special/tangj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