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魯吉亞地處外高加索地區(qū)。曾與阿塞拜疆、亞美尼亞兩國同為前蘇聯(lián)加盟共和國。三國地處大高加索山脈與小高加索山脈之間,面積最大的阿塞拜疆,比我國的重慶市略大些,格魯吉亞則與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差不多,而亞美尼亞比海南省還要小,他們分別在世界各國面積排列中位110位、117位與135位。
外高加索,一直不是個平靜的地區(qū)。除阿塞拜疆與亞美尼亞之間勢均力敵地爭斗多年,格魯吉亞更與強大的北方鄰國俄羅斯交惡不斷。鑒于兩國實力懸殊,倔強的格魯吉亞在與俄羅斯幾次交手后,土地又被分割出南奧塞梯與阿布哈茲兩個更小的共和國。今天,格魯吉亞國土面積已尷尬地從世界排名117位萎縮到第123位。
在高加索三國里,格魯吉亞對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的中國公民最為優(yōu)惠、寬松:允許落地簽證。而且,還有從烏魯木齊到首都第比利斯直飛的航班。遺憾的是,航班抵達已是晚間9點,由于蘇聯(lián)時代沿襲下來的辦事風格,落地簽證的手續(xù)非常緩慢,走出機場往往要延后到晚上11點多。
格魯吉亞不是發(fā)達國家,不免費提供地圖;又不是旅游國家,也沒有“i”來回答咨詢,但有到市中心的37路公交車??吭诖髲d外。15分鐘一班,票價0.5拉里,相當于人民幣2元。全程25公里的路程,約40分鐘,車上無人售票,但中途有稽查人員抽查。
第比利斯郊外的夜晚,基本是一片黑暗。但進入市區(qū)則是另一番景象,特別是接近市中心區(qū)時,高大雄偉的建筑燈火輝煌,其中有一些建筑物的輪廓線大放異彩,顯示著一個國家首都應有的大城市繁榮與氣派。
主要商業(yè)街上、憲法廣場以及24小時的麥當勞快餐店內(nèi)外,都游動著許多年輕人的身影。亞洲的格魯吉亞雖然地理上接近西亞,而人種上也與黑頭發(fā)、黑眼珠的西亞人難以區(qū)分,但整個城市風貌、文化氛圍卻像歐洲。
白天的第比利斯則遠沒有夜晚時美麗。庫拉河把第比利斯一分為二, 舊城濱水,新城傍山。而無論新城或老城,漆皮剝落的臨街門臉房與暗淡無光的居民樓,都一覽無遺地全部暴露在無情的陽光下,雖然,第比利斯在蘇聯(lián)時代曾一直有“美麗花園城市”之城,但昔日美名如今已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雖然格魯吉亞與俄羅斯兩國政府目前勢不兩立,但第比利斯主要大街上的建筑,都深深地遺留著斯大林時代的蘇式痕跡——高大、雄偉又千篇一律。街上的婦女打扮得花花綠綠,年輕與年邁的都非常講究。但男性卻有千人一面之感:黑頭發(fā)、黑眼睛、黑色皮夾克……
漫步街頭,從高檔奢侈品專賣店到普通超市,從跨國連鎖的麥當勞到一個人小打小鬧的修鞋鋪,密密麻麻分布在主干道上。此外還有博物館、教堂、美術館,美術館后是街心公園,參觀美術館的人與展品均不多,免費參觀。
地下通道不少,也都得到了充分的商業(yè)利用,地面的商鋪也很好,不過,走了2公里后竟然沒有衛(wèi)生間!而居民區(qū)大致已經(jīng)破舊,所有的房屋基本都屬于年久失修狀態(tài)。不過,舊歸舊,家家戶戶都很干凈,路面絕對找不到廢棄的垃圾與星星點點的痰跡。街道兩旁整齊地排滿車輛,顯然,第比利斯人均汽車擁有量甚至高于北京。
130萬人口的第比利斯,若從人口數(shù)量上劃分,在中國就算一個小城市。但地鐵的觸角,卻早已在蘇聯(lián)時代就伸延到第比利斯的各個角落。同莫斯科地鐵一樣,第比利斯地鐵也是深不可測。車廂老舊不堪,開起來時搖搖晃晃地叮咚亂響。
地鐵票價非常親民,一次也是0.5拉里。跟北京地鐵一樣,只要不出站就可以在地鐵內(nèi)隨便換乘。高峰期乘客也很多,但人們能夠有序上、下車,從不亂擠,更沒有人在車廂內(nèi)旁若無人地高聲接打電話
第比利斯的公交車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智能化,每個站牌的電子顯示器上,不僅排列著所有停經(jīng)線路的號序,還嚴謹?shù)貥俗⒊鲞€差幾分鐘抵達該站。如果遇到某一線路的車被堵,那它的倒計時就不再滾動,而是讓后面的依次移動到上邊。
不過對于旅游者來說,第比利斯作為旅游目的地卻不怎么親民。旅館、酒店不僅非常少,而且非常貴,這方面遠不如老撾、尼泊爾等最不發(fā)達國家,在那些地方,至少旅游大巴和家庭旅館等設施都非常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