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海(山東省青島市膠南市泊里鎮(zhèn)中心中學 266409):
吳老師在整堂課的教學設計上很完美,循序漸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練習為主線的教學原則;既有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理,讓學生進行大膽嘗試的探究模式,又有4人一組的小組合作練習模式,還有綁住雙手跑步自主體驗“關愛殘疾人”的人文教育。場地安排合理,既安全,又便利高效。同時通過教師的點撥,學生對彎道跑的技術要領(抬腿和擺臂)熟記于心。如果再加入呼吸頻率的點撥指導,會是一堂非常完美的體育課。
于松峰 (山東省沂水縣下古村中學
276422):
練習嘗試中,捆手跑、只用左右手跑等,針對彎道跑的教學并不是很有效,如果采用右手小幅度擺、左手大幅度擺和左手小幅度擺、右手大幅度擺兩種方式體驗,學生感覺更明顯,然后讓學生重點嘗試體驗腳內側跑、腳外側跑等,教學效果會更好些。
翟國勝(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qū)實驗小學西校區(qū) 063300):
耐久跑是初中升學考試內容,掌握正確的彎道跑技術,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整體成績,在標準的400米跑道上,兩個彎道占據(jù)了大部分距離,由此可以看出掌握彎道跑技術對提高運動成績的重要性,吳老師在整堂課的教學設計上應該是比較完美的,把基本部分的教學內容放在開始階段,發(fā)揮此時學生精力、體力充沛的特點,巧妙引導,適時答疑,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彎道跑技術,及時進行總結,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關于此環(huán)節(jié),我認為,彎道跑就是克服彎道離心力,通過身體重心和左右臂擺動幅度的改變來實現(xiàn),在真正的彎道上練習,有時教師難以及時指導。建議可以利用足球場的中圈或者劃一半徑4~6米的大圓來進行練習,便于同學間的觀摩及練習,在真正的彎道跑時,通過彎道跑速度快的同學追逐速度慢一些的同學來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更能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傊?,彎道跑是一項比較辛苦、容易在身體與精神上產生疲勞的項目,教師的正確引導,合理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同學們充滿激情、互相鼓勵的完成練習。
李安成(南京市雨花區(qū)梅山第一中學
210039):
從我理解的視角來說:耐力跑教材中對彎道跑技術要求不是很高,在教學中可以作為一般性的練習內容來說明一下或者在實際學練中提醒一部分掌握不太好的學生即可,不應該作為教學的重點來教授。其次學習目標中呈現(xiàn)的是90%以上的學生太含糊,不夠具體化,具體是多少?那么,還有10%或者不到10%的學生怎么辦?采取什么樣的有效解決策略?
重點:全程身體重心的穩(wěn)定性把控。正確的耐力跑身體適宜重心應該很平穩(wěn)的,上下波動幅度幾乎沒有,同時略微下蹲壓式,比較理想。就如非洲中長跑強國運動員普遍在長跑中運用“提蹺臀、步頻快而流暢、略微壓著髖關節(jié)”這種固定姿勢的技術動作。難點:全程跑步節(jié)奏感的把控。凡是非洲中長跑運動員都是步幅適中、步頻輕快、跑步節(jié)奏感非常穩(wěn)定、清晰、強而有力。
把余福(甘肅省蘭州新區(qū)保家窯初級中學 730311):
縱觀整節(jié)課的設計,在教學的開始部分,教師首先以畫圓操替代常規(guī)的跑圈或是用徒手操和游戲來導入,讓學生感覺比較新鮮,運用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提高了學生學習和鍛煉的興趣;在嘗試體驗、探究發(fā)現(xiàn)階段,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帶著問題在練習中找到跑得快的方法,教師把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在鞏固知識、發(fā)展能力階段,教師既規(guī)定了練習的內容,又給學生留下了發(fā)揮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的空間,教師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充分運用了新的教學方法,把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法運用的淋漓盡致,教師做到了有的放矢,有效地“控制”著整個教學過程,做到收放自如,而不是讓學生一味根據(jù)教師設計的教學過程來實施,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參加體育學習和鍛煉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