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人們自家餐桌上常見粗糧的身影。中國農業(yè)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yǎng)工程學院副教授范志紅、北京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yǎng)與食品衛(wèi)生所主任醫(yī)師徐筠等專家提醒,科學食用粗糧很重要。一旦吃不對,反而會損傷身體健康。
頓頓飯吃粗糧可能會加重胃腸負擔,造成腹脹、消化不良等問題。粗糧在我們每天的主食中最好占20%~ 30%左右。
粗糧的錯誤吃法主要有:
吃粗糧的品種單一。人們最常吃的粗糧是小米、玉米和紅薯。如果長期只吃這幾種粗糧,會影響營養(yǎng)均衡。要盡可能將多種食材混合烹調。比如,玉米、小米、大豆單獨食用,就不如將它們按比例混合食用營養(yǎng)價值高。
為口感好加入糖和油。由于粗糧質地粗糙,很多人會在粗糧食品中,用精白面粉和淀粉來加強細膩感,用糖來改善口味,這樣會讓粗糧的營養(yǎng)價值大打折扣。粗糧最健康的做法是蒸,可以把谷物和雜豆按照3:1或2:1的比例混合,浸泡過夜,然后放到鍋里蒸10~20分鐘。蒸好的粗糧可以和大米混合煮成飯,也可以放些枸杞、核桃熬成粥。
吃粗糧配素菜。很多人覺得,吃粗糧就是為了更健康,所以往往只搭配素菜,以為這樣攝入的脂肪少會更好。其實,粗糧最好的搭檔是肉類和蛋類。粗糧有一個缺點,就是其中的植酸和單寧可能會妨礙鐵和鋅等微量元素的吸收。而選擇肉類作為粗糧的搭檔,就能彌補這個不足。因為肉類食品尤其紅肉,是鐵、鋅等礦物元素的重要載體。選擇蛋類作為粗糧的另一個好搭檔,則是考慮到二者配合可以保證攝入足量人體所需的蛋白質。
冬飲黑茶好處多
我國西北少數民族人民的食物主要是牛羊肉和奶酪,故有“寧可三日無食,不可一日無茶”之說,他們用黑茶煮出的香噴噴的奶茶,能“去肥膩”、“解葷腥”。
黑茶是我國六大茶類之一,被稱為古絲綢路上的神秘之茶。黑茶屬于后發(fā)酵茶,是我國特有的茶類,生產歷史悠久,以制成緊壓茶邊銷為主,主要產于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廣西等地。黑茶的主要品種有三尖、茯磚、黑磚、花磚、青磚茶和花卷茶等,以湖南益陽生產的湘益茯茶最為馳名。
傳說在古代的“絲綢之路”上,運茶的馬幫經常遇到下雨,茶被淋濕后,茶商不忍丟棄。途經一個痢疾橫行的村子,看到村民們沒吃沒喝,很多人因痢疾而臥床。茶商把淋濕的茶送給了村里人,結果奇跡發(fā)生了,村里得痢疾的人喝了茶水后疾患不治而愈。
現代醫(yī)學證實,黑茶確實具有助消化、解油膩、順腸胃的作用。黑茶中的咖啡堿、維生素、氨基酸、磷脂等有助于人體消化,調節(jié)脂肪代謝,咖啡堿的刺激作用更能提高胃液的分泌量,從而增進食欲,幫助消化。日本學者通過科學檢驗已證明,黑茶具有很強的解油膩、消食等功能,這也是肉食民族特別喜歡這種茶的原因。
黑茶中含有較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最主要的是維生素和礦物質,另外還有蛋白質、氨基酸、糖類物質等。對主食牛羊肉和奶酪,飲食中缺少蔬菜和水果的西北地區(qū)的居民而言,長期飲用黑茶,是他們人體必需礦物質和各種維生素的重要來源,有生命之茶之說。
黑茶還有降壓降脂的功效。黑茶的主要功能性成分是茶復合多糖類化合物,這類化合物被醫(yī)學界認為可以調節(jié)體內糖代謝、降低血脂血壓、抗血凝、血栓,提高機體免疫能力。臨床試驗證明,黑茶的這些特殊功能顯著,是其他茶類不可替代的。
有關衰老的自由基理論認為,在正常生理條件下,人體內的自由基不斷產生,也不斷被清除,處于平衡狀態(tài)。黑茶中不僅含有豐富的抗氧化物質如兒茶素、茶黃素、茶氨酸和茶多糖,尤其是含量較多的復雜類黃酮等都具有清除自由基的功能,因而具有抗氧化、延緩細胞衰老的作用。
黑茶是一種低咖啡因的健康飲料,與其他茶類相比,黑茶不影響睡眠,可以一天喝到晚。
黑茶可以煮著喝,也可以開水沖泡;可以喝清茶,也可以喝奶茶;可以喝功夫茶,也可以粗茶淡飯隨時飲用。寒冬時節(jié),為家人準備一壺熱騰騰的奶茶,真的是暖胃又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