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寒毅,李 紅,駱 群,王 瑋,張海峰
(揚州大學 機械工程學院,江蘇 揚州 225127)
數(shù)字化建模技術在產品的設計制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產品開發(fā)的重要手段,隨著三維設計軟件的普遍使用,該技術已日漸成熟。
零件的幾何模型既是工藝和數(shù)控編程等制造過程的基礎[1],也是運動仿真的前提,同樣是進行有限元等分析的必要條件。描述零件幾何形狀和尺寸的幾何模型所表示的信息的完善與否,對后繼工作有重要影響。
對于不同的零件,設計者采用不同的建模方法和建模思路關系到零件數(shù)字化的過程,影響著產品的開發(fā)效率和產品的生命周期。對于使用Catia的設計者,其建模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引用標準庫零件建模:在機械設計中,有一部分零件已經被標準化,對這些零件進行單獨建模不但繁瑣,而且工作量大,利用率低,在Catia軟件中,這些零件可以直接引用,從而節(jié)約建模時間,加快設計進度。
(2)系列化設計:產品的系列化設計實質上就是根據(jù)所需的性能參數(shù),對零件的大小進行符合具體要求的修改[2]。
(3)正向設計:這是設計中使用最多的一種方法,一般是設計相關的尺寸,逐步建模,可以配合相關的二維軟件如AutoCAD 等,也可結合工程圖紙,完成從二維到三維的設計過程。
(4)參數(shù)化設計:就是將模型中的定量信息變量化,使之成為任意調整的參數(shù),對于變量化參數(shù)賦予不同數(shù)值,就可得到不同大小和形狀的零件模型。
(5)二次開發(fā)建模:Catia為了滿足不同用戶的使用需求,給用戶預留了進行二次開發(fā)的接口,這些接口給用戶提供了一系列開發(fā)工具,用以實現(xiàn)宏程序執(zhí)行、幾何形體生成等功能[3]。
(6)逆向工程:它是將實物轉變?yōu)镃AD 模型的相關數(shù)字化技術、幾何模型重建技術和產品制造技術的總稱,即將已有產品或實物模型轉化為工程設計模型和概念模型,在此基礎上對已有產品進行解剖、深化和再創(chuàng)造,是一種以實物(油泥模型)為基礎產生三維數(shù)據(jù)的設計過程[4,5]。
實際應用中,大部分的產品設計要用到以上建模方法的兩種或兩種以上,這樣有利于零件建模的效率,以及減短產品開發(fā)的周期。其中用得最多的就是逆向工程結合正向設計的方法。下面以某一復雜智能溫控執(zhí)行器箱體(見圖1)為例,來說明Catia環(huán)境下機械零件的建模過程。
建模之前需先分析零件的結構,以避免結構及特征的反復修改。首先分析該執(zhí)行器箱體的結構,掌握各特征的依附關系;然后,將零件分解成若干個簡單特征,并依次建模;其次,選定一部分作為主體后,將建好的模型利用插入布爾操作添加到主體特征上;最后,在主體特征上補充細節(jié)特征,如孔、槽、凸臺、加強筋等[6]。
由圖1 可知,執(zhí)行器箱體由4 個主要孔腔構成。該執(zhí)行器箱體外部沒有規(guī)則的面與體關系,內部有孔和槽等多種特征。完全用逆向無法做出細節(jié)孔、槽等特征,且無法完成二次設計;完全測繪,各孔的相對位置難以定位。為得到各孔腔的相對位置,可采取逆向工程的手法,結合正向設計為零件建模。
圖1 執(zhí)行器箱體實物
2.2.1 數(shù)據(jù)采集與處理
將執(zhí)行器箱體外表擦干洗凈后晾干,之后在其表面噴上均勻反光劑(執(zhí)行器箱體表面比較光滑,易反光,用激光掃描時掃描不到點),晾干后再貼上定位點,置于3D 激光掃描儀的掃描位置(掃描處應以黑色作為背景)。
打開Catia軟件后,進入Digital Shape Edit,首先對點云進行過濾處理[7],然后選擇所有點云數(shù)據(jù),將其整合并去除噪聲點后得到的點云如圖2所示。
2.2.2 坐標系變換
為方便操作,將整合后的點云的坐標系進行坐標變換??蓪㈤y門的底面設為XOY 面,底面孔中心為原點,其法線方向為Z 軸,X 軸、Y 軸分別為兩側面的中心線投影到底面上的投影線,如圖3所示。
圖2 點云視圖
圖3 零件系統(tǒng)坐標系
現(xiàn)取原整合點云,激活局部點云,其余的隱藏,用3DCurve將激活的點云最內部的點連接若干條直線,并依此創(chuàng)建平面1。利用上述直線的端點構造若干三點圓(越多越精確),然后取一圓心作為點云的原點;經過點云原點,并選擇直線類型為曲面的法線創(chuàng)建直線,得到Z 軸,如圖4所示。取其他兩側面垂直的孔腔底面,按同樣方法可得到X′軸、Y′軸,將其投影到平面1即得到X 軸、Y 軸。單擊insert→Axis system,相應地選擇原點、X 軸、Z 軸,即得到點云與默認系統(tǒng)重合的坐標系[8,9],如圖5所示。此后的設計將以變換后的點云為依據(jù)。
進入digital shape editor,選擇mesh create,得到的網格曲面如圖6所示。
圖4 Z 軸的創(chuàng)建
圖5 系統(tǒng)坐標
圖6 網格曲面
2.2.3 箱體底部建模
由于零件復雜,點云掃描不全,建立網格面時很多細節(jié)丟失,因此,完全逆向可能得不得原模型。在逆向之后可以結合測繪或者正向設計建模。
首先選擇Quick Surface Reconstruction模塊,選擇basic surface recognition,對網格曲面的底面部分進行曲面擬合。選取部分圓柱面為曲面,axis為(0,0,1),則得到底面圓曲線,加厚曲面即得底面圓臺階部分,如圖7所示。
圖7 零件特征創(chuàng)建過程
2.2.4 箱體主要腔體建模
其余各部分對有定位要求的特征采用以上方法,對不重要的特征可以測繪,也可以對原模型進行改進性設計,如螺紋孔的大小、位置,加強筋的厚度等。對以上各部分特征分開建模,以便修改,同時也可以對設計好的部分進行隱藏以減少干擾,依次可得到執(zhí)行器各特征,如圖8所示。
2.2.5 布爾運算
以上各部分分別建模好之后,需要將其組合在一個主體上。但是各部分的某些特征組合后并非所要的模型,需把多余的部分修剪掉。將重合的部分修剪后,選擇底面部分為主體,進行布爾運算得到所要創(chuàng)建的智能溫控執(zhí)行器箱體模型,如圖9所示。
圖8 執(zhí)行器各特征
圖9 執(zhí)行器箱體模型
Catia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汽車、船舶、電子等制造企業(yè),其功能強大、精度高、建模方便等特點受到越來越多設計者的青睞。但是要真正能靈活、高效地運用Catia軟件,還需要設計者不斷地進行實踐。本文在工程應用中總結了Catia軟件的6種建模方法以及其應用場景,并以工程實例說明處理復雜不規(guī)則零件的建模問題,分析了建模思路和技巧,對設計者提高產品開發(fā)效率具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1] 任光勝,許香穗.CAD/CAPP 集成系統(tǒng)零件建模方法的研究[J].成組技術與生產現(xiàn)代化,1991(4):27-29,38.
[2] 許錦泓,譚建榮.實用的系列化零件建模方法[J].機電一體化,2000(6):47-50.
[3] Favre J M, Duclos F, Estublier,et al. Reverse engineering a large component-based software product//Fif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Software Maintenance and Reengineering[G].[s.l.]:[s.n],2001:95-104.
[4] 冉險生,黃澤好.基于CATIAV5的ATV 曲面逆向設計[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4):55-58.
[5] Zhang X,Zhou Z.Reverse design an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tractor panel based on CATIA//2011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Computation Technology and Automation[G].[s.l.]:[s.n],2011:162-165.
[6] 王小玲,陳書劍.基于Autodesk Inventor的復雜箱體零件建模探索[J].機械工程師,2009(19):59-60.
[7] 王憶望,李紅.散熱器面罩邊框零件的逆向設計和曲面展開[J].揚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14(1):43-46.
[8] 胡海龍.CATIA V5R18基礎設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9] Szobonya L,Rennet G.Construction of curves and surfaces based on point clouds[J].Computer and Auto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Budapest,2000,11(4):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