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4日,康州內陸小鎮(zhèn)Newtown 迎來似乎是很平常的早晨。離圣誕節(jié)還有十天,Sandy Hook小學的孩子們已經開始對即將到來的圣誕老人許愿。然而,此時造訪的是Adam Lanza,一個患有自閉癥的20歲青年。他以面罩、防彈衣和一支半自動步槍、兩支手槍全副武裝,強行沖入剛剛強化了保安設施的學校。十幾分鐘內,20個六七歲的孩子和六位老師及員工被射殺。Adam Lanza則在警方到達之際舉槍自殺。人們事后發(fā)現(xiàn),Adam Lanza在進行這場大屠殺之前,先在家中將自己的母親殺害,而他攜帶的彈藥足以殺死校內所有師生。警方晚到一步,后果將不堪設想。
又一慘案使槍支管理這一公認已經死掉的政治話題再度復生。要知道,克林頓時代通過了限制攻擊性武器的法案,至2004年到期。當時正是小布什任上,自然屁股坐在持槍派的一邊。持槍權一直是共和黨手中的一張硬牌,并聲稱民主黨要通過剝奪槍支來剝奪公民的自由。2004年大選時,民主黨總統(tǒng)候選人克里還特別上演“狩獵秀”,以讓持槍派安心。日后民主黨就再不談槍支問題。不僅奧巴馬兩次成功的大選都繞開了槍支問題,而且一些民主黨議員的競選廣告也以自己射擊的鏡頭為主題。
在美國,禁槍在政治上根本不現(xiàn)實。究竟禁槍還是持槍對社會更安全,確實是個非常復雜的問題,雙方都有一大堆數(shù)據支持自己的觀點。持槍派一直聲稱,這種大屠殺之所以發(fā)生,是受害者手無寸鐵。也無怪德州州長佩里事后立即呼吁:把教師們武裝起來。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Nicholas Kristof在大屠殺之后撰文指出,5歲至14歲的美國孩子,比起其他發(fā)達國家的同齡人來說,被槍所殺的可能要大13倍。美國每20分鐘就有一人被槍殺。美國有長達五頁關于梯子的規(guī)約,對槍支則放任不管。梯子的事故每年導致300個美國人死亡,槍支則導致3萬人死亡。難怪網友在Facebook上留言稱:“買桿槍比收養(yǎng)只寵物都容易?!蓖ㄟ^加強槍支管理而減少悲劇,這方面其他國家已經提供了現(xiàn)成的經驗。澳大利亞在1996年發(fā)生35人被射殺的慘案,逼著保守派首相禁了若干攻擊性武器,回購了65萬條槍,嚴格有關持槍執(zhí)照等方面的法規(guī)。這樣的法規(guī)沒有禁槍,但把澳大利亞的私人槍支減少了五分之一。結果非常明顯:使用槍支謀殺的比率下降了40%。
Sandy Hook小學的大屠殺似乎喚醒了美國人。一個對槍支、對孩子都很負責的中高產家庭婦女教會了孩子射擊,結果不僅自己被孩子用其合法購買的槍支所殺害,而且這些槍支還造成了一場美國歷史上罕見的大屠殺。一直力促槍支管理的民主黨參議員Dianne Feinstein發(fā)誓在新國會開始的第一天就要推出禁止攻擊性武器的法案。她悲憤地說:“如果有一個最安全的地方的話,那就是孩子們所在的學校。但是,就在學校中,我們看到六七歲的小小軀體都中了數(shù)槍,而且我們有20個這樣的孩子。這是美國嗎?”事后一系列民調顯示,美國支持嚴格槍支管理的人數(shù)飆升,達到54%到57%。Bushmaster 品牌的槍支生產集團Freedom Group背后的主要持股機構Cerberus Capital Management立即宣布賣掉對這個集團的投資,美國的大體育連鎖店Dick’s也宣布停售武器。然而,更為冷峻的事實是,在Newtown大屠殺之后的四天內,美國死于槍支暴力的人數(shù)已經超過300人,只是沒有人注意而已。雖然這次大屠殺使主張槍支管理的勢力抬頭,但考慮到美國持槍文化之盛,持槍利益集團之盤根錯節(jié),槍支這一美國的悲劇恐怕不會在Newtown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