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 偉,董 巖
(德州學院,山東省高校配位化學與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山東德州253023)
芹菜是傘形花科旱芹屬植物,世界各地均有栽培,有較高的食用價值,芹菜豐富的纖維素有助于改善腸道功能,還可治黃疸、去伏熱[1];芹菜籽可用于治療高血壓、關節(jié)炎、類風濕關節(jié)炎、腎病等疾病[2];芹菜籽有良好的抗氧化、抗腫瘤、抑菌、殺蟲等生物活性[3]。亞硝酸鹽廣泛存在于自然界環(huán)境和食物中,在體內(nèi)亞硝酸鹽會轉化為亞硝胺,亞硝胺是目前世界上公認的三大強致癌物之一,能通過胎盤和乳汁引發(fā)后代腫瘤,它可以在人體中合成,是一種很難完全避開的致癌物質(zhì)。對于芹菜籽揮發(fā)油化學成分的研究已有報道[3-7],但對于其揮發(fā)油去除亞硝酸鈉的作用未見報道。由于芹菜籽產(chǎn)地不同,品種不同,提取方法不同,揮發(fā)油的化學成分有比較大的區(qū)別。本文采用SFE-CO2技術首次對山東德州產(chǎn)芹菜籽提取揮發(fā)油,利用GC-MS對其化學成分進行分離鑒定,并研究了芹菜籽揮發(fā)油對亞硝酸鈉的清除作用,為進一步開發(fā)和利用芹菜籽的藥用價值提供科學的依據(jù)。
芹菜籽 采摘于德州郊區(qū);無水對氨基苯磺酸、N-1萘乙二胺鹽酸鹽、亞硝酸鈉、磷酸二氫鈉、檸檬酸、鹽酸(36%~38%) 分析純。
HP-GC-5890-5970BMSD型色譜-質(zhì)譜聯(lián)用儀美國Hewlett Packard公司;超臨界CO2萃取裝置 美國Applied separations公司;UV-2450型紫外分光光度計 日本島津公司。
將干燥的芹菜籽10g裝入超臨界萃取釜中,調(diào)整萃取壓力為20MPa,萃取溫度為50℃,萃取2h,揮發(fā)油萃取率為0.93%,最后得到淡黃色透明油狀液體,有很濃的特殊香味。將提取出的芹菜籽揮發(fā)油放在冰箱內(nèi)冷藏,以備后續(xù)實驗使用。
1.3.1 氣相色譜條件 色譜柱為HP-5MS石英毛細管柱(30m×0.25mm×0.25μm),初始溫度為65℃保持2min,毛細管柱采用程序升溫,升溫速率5℃/min至240℃,保持20min,進樣口溫度250℃,載氣為高純氦氣流速為1.2mL/min,分流比20∶1,氣化室及檢測器的溫度均為300℃。
1.3.2 質(zhì)譜分析條件 EI離子源,電離能量70eV,離子源溫度180℃,質(zhì)量掃描為50~550aum。
用手動可調(diào)式移液器取0、20、40、60、80、200μL芹菜籽揮發(fā)油置于25mL容量瓶中,分別加入5μg/mL的NaNO2標準溶液1mL,用檸檬酸鈉-鹽酸緩沖溶液調(diào)節(jié)pH等于3,加入蒸餾水至刻度,室溫下反應1h后,取1mL上述溶液置于50mL容量瓶中立即加入2mL 0.4%對氨基苯磺酸溶液,混勻,靜置3~5min后,加入1mL 0.2%鹽酸萘乙二胺溶液,加水至刻度,混勻,靜置15min,以蒸餾水為空白,在544nm處測吸光度。
式中:M1-原亞硝酸鹽的量;M2-殘余亞硝酸鹽的量;A1-殘余亞硝酸鹽溶液的吸光度;A2-原亞硝酸鹽溶液的吸光度。
取適量的芹菜籽揮發(fā)油,以無分流方式進樣,進行GC-MS分析,得總離子流圖,共分離出36個化學成分,結果見圖1,經(jīng)GC-MS計算機的NIST庫自動檢索,并查閱相關文獻與標準圖譜對照分析[8-9],鑒定了27種化學成分,用面積歸一化法計算出其相對含量,結果見表1。
圖1 芹菜籽揮發(fā)油的總離子流圖Fig.1 Total ion chromatogram of the volatile oil from celery seeds
從表1可以看出,用GC-MS從芹菜籽揮發(fā)油中共鑒定出27種化合物,占揮發(fā)油總含量的99.72%,含量最高的物質(zhì)為檸檬烯(33.08%),其次分別是N,N’-1,2-二苯基乙酰胺(23.04%),γ-欖香烯(14.96%),2-氯-1-(3,4-二甲基苯基)-2-甲基-1-丙酮(6.01%),N,N’-二乙?;?1,4-苯二胺(5.73%),石竹烯(3.51%)等,都是該揮發(fā)油的主要成分。
表1 芹菜籽揮發(fā)油化學成分分析結果Table 1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volatile oil from celery seeds
實驗檢測出的芹菜籽揮發(fā)油的多種化學成分都具有一定的醫(yī)藥價值。例如檢測出的檸檬烯具有良好的鎮(zhèn)咳、祛痰、抑菌作用,復方檸檬烯在臨床上可用于利膽、溶石、促進消化液分泌和排除腸內(nèi)積氣[10-11];欖香烯具有抗癌作用[12];石竹烯可以制作食用香精,也可以合成乙酰基石竹烯等更有價值的香料[13];因此對于芹菜籽揮發(fā)油的有效成分還有待繼續(xù)研究。
圖2 芹菜籽揮發(fā)油對亞硝酸的清除作用Fig.2 Effect of celery seed essential oil onscavenging sodium nitrite
從圖2可以看出當揮發(fā)油加入量小于20μL時,隨揮發(fā)油加入量的增加,清除率迅速增加,因為此時加入的揮發(fā)油量較少,揮發(fā)油能充分溶解在溶液中,完全和亞硝酸鈉反應,所以清除率增長很快,揮發(fā)油加入量在20~40μL之間時,清除率依然增長,但是增長速率下降,當揮發(fā)油加油量為40μL時,清除率達到最大值89.8%,當進一步增加揮發(fā)油的加油量時,清除率有所下降,原因可能是揮發(fā)油加入量多,沒能完全溶解,揮發(fā)油和溶液接觸面反而減小,反應率降低,導致清除率降低。揮發(fā)油是多種化學成分的混合物,到底是哪一種或者哪幾種化學成分和亞硝酸納反應,起到清除亞硝酸鈉的作用,詳細反應機理目前還不得知,這表明芹菜籽揮發(fā)油清除亞硝酸鈉的反應機理還有待于研究。
本文采用SFE-CO2法提取了芹菜籽的揮發(fā)油,利用GC-MS技術對芹菜籽的揮發(fā)油化學成分進行分離鑒定,共分離出了36種化學成分,鑒定了27種化合物,占揮發(fā)油總含量的99.72%,含量最高的物質(zhì)為檸檬烯(33.08%),其次分別是N,N’-1,2-二苯基乙酰胺(23.04%),γ-欖香烯(14.96%),2-氯-1-(3,4-二甲基苯基)-2-甲基-1-丙酮(6.01%),N,N’-二乙酰基-1,4-苯二胺(5.73%),石竹烯(3.51%)等;并用紫外分光光度計定量地測定了芹菜籽揮發(fā)油對亞硝酸鈉的清除率,實驗結果顯示,芹菜籽揮發(fā)油可以明顯的清除亞硝酸鈉,當揮發(fā)油用量為40μL時,清除率最大為89.8%;芹菜資源豐富,芹菜籽揮發(fā)油含量高,通過鑒定明確了主要成分以及清除亞硝酸鈉的作用,為進一步開發(fā)和利用芹菜籽的藥用價值提供科學的依據(jù)。
[1]王文寶,馬華夏,宋春梅.芹菜籽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的研究進展[J].吉林醫(yī)藥報,2012,33(1):49-51.
[2]顧冬雨,呂金良,古麗娜·沙比爾,等.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芹菜籽中3-正丁基苯酞的含量[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7,18(3):513-514.
[3]郭蕾,陳彤,陳曉嵐,等.芹菜籽揮發(fā)油化學成分的研究[J].河南科學,2003,21(6):728-729.
[4]陸占國,張懷濤,蘇榮軍.芹菜籽香氣成分研究[J].化學研究,2008,18(2):58-62.
[5]喬麗名,陳海生,梁爽,等.青芹籽低極性部位化學成分GC-MS 分析[J].解放軍藥學學報,2004,22(2):101-103.
[6]阿布力米提·伊力,劉莉,阿吉艾克拜爾·艾薩,等.維吾爾醫(yī)常用藥材-芹菜籽揮發(fā)油化學成分研究[J].天然產(chǎn)物與研究,2004,16(1):36-37.
[7]孫廣仁,刁紹起,姚大地.山芹菜籽精油化學組成的GC-MS分析[J].東北農(nóng)林大學學報,2009,37(7):102-103.
[8]劉虎威著.氣相色譜方法及應用[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1999:102-117.
[9]鄺培翠著.有機化合物波譜分析[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86:154-155.
[10]朱春華,李進學,高俊燕,等.GC-MS分析檸檬不同品種果皮精油成分[J].現(xiàn)代食品科技,2012,28(9):1224-1227.
[11]趙秀玲.佛手生理活性成分的研究進展[J].食品工業(yè)科技,2012,33(21):393-397.
[12]馮愛梅,趙樸,郭海飛,等.欖香烯對惡性淋巴瘤細胞多藥耐藥性影響及機制的研究[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2,19(15):1149-1152.
[13]Shafi P M,Rosamma M K,Jamil K,et al.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the essential oil from aristolochia India[J].Fitoterapia,2002,73(5):439-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