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潔
陰道清潔是婦科手術前護理的常規(guī)操作, 目的是獨絕上行感染。清潔效果關系到手術的順利進行和術后傷口愈合效果。目前臨床上采用陰道灌洗和陰道擦洗這兩種陰道準備方法。有文獻報道陰道灌洗時被病原菌污染的沖洗液可通過宮口直接達到宮腔、輸卵管、甚至盆腔、易引起上行感染。為此本研究探討采用陰道擦洗加陰道塞藥方法進行術前陰道準備。比較兩種方法的優(yōu)越性, 以利于以后術前陰道準備的選擇用藥。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進行婦科已婚擇期手術患者220例。其中宮頸上皮內瘤變(CIN1-CIN2)60例, 子宮肌瘤80例.子宮脫垂60例.子宮腺肌癥并腺肌瘤20例.腹部手術80例。陰式手術140例?;颊吣挲g26~77歲之間, 平均年齡51歲, 其中觀察組110例。對照組110例。兩組在年齡、所患疾病、手術方式、術前常規(guī)體格檢查、術后護理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均有可比性。
1.2 方法 術前3 d、2次/d(上午09:00, 下午17:00 )觀察組:患者常規(guī)給予絡合碘原液(含有效碘量為0.44%~0.55%)+甲硝唑片劑(400 mg)陰道擦洗及上藥。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消毒外陰后用窺器擴張陰道, 用絡合碘棉球由內向外依次擦拭宮頸周圍、陰道穹窿部、陰道前后壁及側壁, 擦拭完后給予甲硝唑400 mg置于陰道穹窿部, 術前當日晨僅擦拭不用上藥。對照組: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用配制好的沖洗液(絡合碘原液、無菌注射用水按1:1配制成2500 mg/L)沖洗外陰部,將窺器插入陰道內, 將灌洗頭沿陰道縱壁方向插入至后穹窿處開始灌洗, 沖洗時輕輕旋轉窺器更換位置, 使灌洗液能達到陰道各部沖凈為止。拔出灌洗頭再沖洗一次外陰, 灌洗畢協(xié)助患者擦凈外陰, 穿好衣褲。灌洗液溫度以41~43℃ 。
1.3 觀察指標 在兩組患者整個圍手術期期間進行綜合比較, 包括手術方式、用藥時間、基礎護理、傷口愈合情況、有無并發(fā)癥發(fā)生, 并借此來統(tǒng)計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2.1 兩組患者術后情況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情況比較
2.2 手術預后情況比較 觀察組的各項指標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絡合碘消毒液是由碘與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絡合而成的碘伏類消毒劑, 它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假單胞菌殺滅率為100%、對白色念珠菌殺滅率為99.99%、對細菌繁殖體和真菌效果較好。
甲硝唑為硝基咪唑衍生物, 可抑制阿米巴原蟲的氧化還原反應, 使原蟲氮鏈發(fā)生斷裂, 體外實驗證明, 藥物濃度為1~2 mg/L時, 溶組織阿米巴于6~20 h即可發(fā)生形態(tài)改變, 24 h內全部被殺滅, 濃度為0.2 mg/L時, 72 h內可殺死溶組織阿米巴。本品有強大的殺滅滴蟲作用。甲硝唑對厭氧微生物有殺滅作用, 它在人體中還原時生成的代謝物也具有抗厭氧菌作用, 抑制細菌的脫氧核糖核酸合成, 從而干擾細菌生長、繁殖, 最終致細菌死亡。
陰道口位于尿道口下方、肛門上方, 容易發(fā)生污染, 不良衛(wèi)生習慣及不良性生活均可以造成陰道霉菌及滴蟲感染,而絡合碘和甲硝唑均對此有治療作用, 保持陰道清潔度對手術預期順利進行及術及術后愈合均有積極意義。因此絡合碘聯(lián)合甲硝唑作用于術前陰道準備優(yōu)于陰道灌洗。它省時、省力、即減少護士工作量又提高了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