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雪后晴朗的早晨,他忽然毫無征兆地嘔出一大灘鮮血,相依為命的母子倆頓時都呆住了。曉軍望著床單上鮮紅的血跡,喃喃地問:“媽媽,我是不是快死了?”
一年前的初冬,雪霽天晴的午后,曉軍(化名)最終還是離開了我們。每當(dāng)下雪的時候,我總是會忍不住想起他,想起我們曾經(jīng)一起開心、一起流淚的156天。
懷揣著“定時炸彈”的少年
2012年,六月底的某天,當(dāng)曉軍坐在輪椅上,被推入病房的時候,誰也沒有想到在他的胸腔中有一枚“定時炸彈”——主動脈弓假性動脈瘤破裂,破口長徑達4厘米!
假性動脈瘤是指動脈血管壁破裂,血液溢出血管腔外被周圍組織包裹,形成一個瘤樣突出。由于血流不斷沖擊,血管壁破裂口進一步撕裂,病人隨時可能因大量失血而死亡!
而隨后的病情發(fā)展和檢查結(jié)果,更讓曉軍的命運雪上加霜:開放性肺結(jié)核、彌漫性肺泡出血、心臟功能衰竭、Rh陰性血型(因中國人此血型十分罕見,配血相當(dāng)困難,因此俗稱“熊貓血”)……壞消息接踵而來,我們誰都無法相信,這難道是命運的捉弄?
曉軍即將大學(xué)畢業(yè),精彩的人生才剛剛拉開序幕,與他相依為命的母親也終于可以松口氣,而這些本來唾手可得的小幸福,卻在這隨時都可能到來的厄運面前,顯得不堪一擊!
“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奪走曉軍的生命,手術(shù)又面臨無比巨大的風(fēng)險和重重困難。命懸一線之時,我們醫(yī)務(wù)人員就仿佛緊繃在弦上的箭,多少個步步驚心的日日夜夜,多少次扣人心弦的多科會診,只為那年輕的生命、純凈的雙眼、80后少年少有的淡定與懂事,只為他那眼里寫滿的對生命的渴求!每次走到他的床前,我都不知道該說些什么,他是一個精靈,能讀懂我的眼睛,他知道我的每一句話的口是心非、言不由衷,我無法欺騙他。
他的母親,那位單身母親,總是躲在病房走廊的角落偷偷哭泣,而在他的面前卻總是展露出最親切的微笑,成為他最強大的支撐力量。
為什么要救我?
兩次急診手術(shù)挽救了曉軍年輕的生命,卻無法拆除他體內(nèi)的“定時炸彈”,也沒能保住他完整的肢體。術(shù)后第一天,在ICU帶著氣管插管的他沖我們做出“V”的手勢,第二天卻發(fā)現(xiàn)自己的雙下肢再也不能動彈了。震驚、懷疑、悲哀、憤怒、回避……太多的情緒變化,多得讓我們無法去體會!他痛哭著朝母親喊:“你為什么要救我?!為什么?!”
母親除了哭泣,說不出一句話。她心里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一切只為能延長兒子的生命,哪怕只有幾天、幾個小時,她就很滿足了。
ZL大夫去看曉軍,他不說話,望著天花板一直流淚。ZL說:“你知道唐山大地震嗎?你知道汶川大地震嗎?那些掩埋在廢墟里的生命,我們不遺余力地去救治,最后卻很可能截癱或被截肢。但是,如果換作是你,當(dāng)你下一次再看到那些掩埋在廢墟里的生命,你還會救他們嗎?”
有什么東西,會比生命本身更重要?
曉軍雖然沒有直接回答ZL的問題,情緒卻恢復(fù)到了連心理醫(yī)生都感到驚訝的程度。他甚至還安慰母親說:“等我好了,咱倆去開個小店,挺好的。”
我們臉上帶著笑,心里卻在流淚,真希望我們竭盡全力爭取來的時間,能讓這朵生命之花在最后的時光璀璨綻放!
四個月后他能自主排尿了!
四個月后,這個截癱的男孩戴著很酷的頭巾,坐著輪椅專程回到病房看我們,向我們展示他這幾個月努力康復(fù)的成果——自己推著輪椅來到床邊,很帥地雙手一撐挪坐到床上,然后把腿擺到床上,甚至表演了下肢外展動作。他還頗為得意地告訴我們:“我都能下地走了!戴著支具,扶著助行器,能走好幾十米哩!”
最讓我感動的是,他已經(jīng)拔除了尿管,能夠自主排尿了!我激動地擁抱著他,反復(fù)地說:“我太喜歡你了!太喜歡你了!”感動和欣喜的淚水淌洋在彼此眼眶。
他用行動告訴自己不要放棄,告訴母親一定要懷揣希望,告訴我們醫(yī)務(wù)人員什么叫信任與感恩。
不幸再次降臨了
當(dāng)我們都在為曉軍的康復(fù)速度感到振奮和鼓舞的時候,命運卻和大家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定時炸彈”終于點燃了最后的引線。一個雪后晴朗的早晨,起床的時候,他忽然毫無征兆地嘔出一大灘鮮血,相依為命的母子倆頓時都呆住了。曉軍望著床單上鮮紅的血跡,喃喃地問:“媽媽,我是不是快死了?”
這是他說的最后一句話。
當(dāng)我和ZL趕到那棟老式三層小樓的病房時,他的身體都已經(jīng)涼了。他蜷縮在被窩里,面孔像紙一般蒼白,安靜得像一個天使。我不敢看他,也不敢看他母親的臉,淚水卻奪眶而出……
他還在期待著多少奇跡?還在期盼著多少幸福時刻的到來?這些都隨他的靈魂飄走了。
醫(yī)學(xué)就是這么蒼白無力。我們原以為自己能做很多很多,最后卻發(fā)現(xiàn)自己做不到的更多。
不忘卻,為了更多的感悟
這一年,有很多人,用不同的方式傳播著這個故事。有人與我們一起戰(zhàn)斗,目睹了整個故事的始末;有人只看到故事的一個片段;也有人與我素昧平生,從旁人嘴里得知這個故事。有人在博客、報紙中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有作家將這個故事改編成小說;也有醫(yī)學(xué)生改編成舞臺劇……
我沒有讀過那些小說,也沒有看過那個舞臺劇。但我知道作者的眼淚濕潤了鍵盤,舞臺劇中的醫(yī)學(xué)生緊蹙著雙眉,凝重了腳步。這是一場心靈的洗禮,讓我們每個人重新審視自己,審視生命,審視醫(yī)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