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二月份才做了例行牙齒檢查,當時牙醫(yī)說所有牙齒都好好的,可短短幾個月,就冒出那么大的兩個洞。女兒一刷牙就鬧疼,哭得人心碎。沒辦法,只好帶她去看牙醫(yī)。
牙醫(yī)是位干凈利索的白人女士。她給女兒戴上彩邊的兒童墨鏡后,讓女兒躺下。她快速地看了上下牙,說洞洞不是兩個,而是四個,同一個位置,上下左右都有。
這讓我吃驚不小。我仔仔細細地左看右看,只看見了兩個,其他兩處就顏色稍稍不同而已。牙醫(yī)說這四個洞一次只能補一個,一共要來四次,如果女兒同意,今天可以補第一個。
于是我和女兒商量。女兒毫不猶豫地同意了。
牙醫(yī)很有人情味,她讓我把座椅移得離女兒更近些,說這樣可以讓女兒補牙時感覺到我在一旁。
看我挨著女兒坐好后,牙醫(yī)快速地在女兒胸前夾上一張紙,讓女兒張大嘴,先把一小團麻醉藥棉按一會牙齦,然后注射麻藥。往牙齦注射麻藥,對女兒是第一次。她小拳頭抓得緊緊的,雖然緊張,人沒扭動,讓牙醫(yī)很順利地完成了麻醉注射任務。
麻醉生效后,牙醫(yī)開始用小電鉆鉆掉牙齒壞處,鉆出很大一個洞來,我禁不住叫了起來,可牙醫(yī)說她見過更多更大的牙洞。牙醫(yī)邊鉆邊沖洗,這是我以前補牙時覺得最難熬的階段。平時調(diào)皮的女兒竟一動不動,在很不舒服的時候她也有過不自覺地把嘴合小,牙醫(yī)提醒她“張大嘴”,她就照辦。我自己緊張得撫摸著女兒的小膝蓋,希望給她一點支持和力量。
牙醫(yī)清理完牙洞后涂上一層很漂亮的藍色的膠,然后,把一小管東西放振動器上搖勻,從管內(nèi)擠出漂亮的白色膠泥,原來是牙洞填充物,補到洞洞里,壓好,整好表面形狀。最后,還刷上一層象指甲油樣的晶亮液體,晾干一分鐘。
從頭到尾,都是牙醫(yī)一個人快速地搞定,每個動作都干凈利落。
女兒從躺椅上坐起來后,牙醫(yī)一個勁兒地表揚女兒:因為你的配合,我很好地完成了任務。
離開診所前,我得到了三張卡:一是正確刷牙方法圖示。二是有利于和不利于牙健康的食物表:谷類,麥類,蔬菜等為有利,糖、甜食等為無利。三是下次的預約時間卡。
離開診所時,女兒禮貌地給牙醫(yī)道別,牙醫(yī)高興地擁抱了一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