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老年,夜里往往會感到口干舌燥,嚴重的還會出現口腔黏膜干澀。有時候嘴唇干裂,咽喉灼痛,口不知味,納食不香,頻頻飲水,甚至喝很多的水,還是口渴,肢體倦怠,神疲乏力。
中醫(yī)認為,口為脾之竅。老年人生理功能逐漸衰退,脾胃功能減弱,運化輸布能力降低,不能輸布精微,津液難以上承口竅,同時,老年人往往肝腎陰虛,津液虧少,故老年人易患口干癥。
中醫(yī)治療,治宜扶脾益胃、滋陰生津。方用益氣滋陰湯,可取南沙參10克,石斛10克,天冬10克,玄參10克,生地10克,花粉10克,葛根30克,山藥15克,玉竹6克,烏梅3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兩次分服;同時每天晚飯后至睡前,口嚼30克枸杞子,注意一定要細嚼慢咽,最好一次放3-5顆到嘴里慢慢嚼,嚼到在嘴里自然沒有了,再放幾顆繼續(xù)咀嚼。
在用中藥治療的同時,還要注意飲食調理:
1.適當飲水以增加體內的水分,滋潤口腔,以緩解口干癥狀。
2.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如菠菜、白菜、黃瓜、竹筍、西紅柿、梨、蘋果等。
3.飲食宜清淡,盡量多喝些湯水,烹調菜肴應偏淡些,不能過咸過甜。
4.戒煙戒酒,少吃辛辣刺激性以及高熱量的食物,烏梅、話梅也可使口干癥狀減輕。
另外,對于某些疾病引起的口干癥,如糖尿病、結核病、貧血、甲狀腺功能亢進、慢性咽喉炎、更年期綜合征等,應先治療原發(fā)病。藥物引起的口干癥,比如長期服用安眠鎮(zhèn)靜藥、阿托品類藥等,應根據病情酌減藥量,或逐漸停藥,視口干癥狀是否改善,再行辨證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