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亮,羅利強
(1.浙江經(jīng)貿職業(yè)技術學院應用工程系, 浙江 杭州 310018; 2.浙江交通技師學院, 浙江 金華 321015)
螺紋的加工是數(shù)控加工中較為復雜的一項任務,特別是加工精度要求較高的內螺紋,它對工藝過程和安全性有著更高的要求。螺紋加工工藝是指導高質量螺紋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程序編制又是制造高精度螺紋不可缺少的根本依據(jù)。下面對長尾多軸螺釘座的工藝規(guī)程進行了設計并對加工程序進行了編制。
圖1為零件材料為鈦合金的半成品。在本道工序中需要對R3.75的圓弧、Φ7.75、Φ10.2內孔的尺寸精度及表面粗糙度加以控制,應采用粗、精加工。
圖1 長尾多軸螺釘座
內孔Φ7.75可用鉆孔—粗鏜孔—精鏜孔的加工方式加工。B9.5×1.5的螺紋屬于特殊螺紋,是圖1的難點所在,因此對內螺紋車刀刀尖要求較高。此零件在加工時須一次裝夾完成對各尺寸的精度要求。
(1) 打孔,用Φ7.5的球頭鉆鉆孔,孔深31.5;
(2) 42°內孔倒角,粗、精車Φ10.2的內孔;
(3) 粗車Φ7.75內孔,精車Φ7.75內孔粗車R3.75圓弧,精車R3.75圓??;
(4) 車螺紋B9.5×1.5,借刀車螺紋。
裝夾時應減少裝夾次數(shù),盡量做到在一次裝夾中能把零件圖上所要求的要加工表面加工出來,保證加工質量,提高加工效率[1]。
為防止工件由于切削力的作用而產(chǎn)生軸向移動,必須在卡盤內裝一限位支撐,此種裝夾方式較安全可靠,能夠承受較大的軸向切削力,軸向定位準確。
在加工小批量產(chǎn)品時,需在調試第一個產(chǎn)品時對零件進行打表找正,通過調整卡盤,使得工件坐標系的Z軸與數(shù)控車床的主軸回轉軸線相重合,實際加工中可有5絲以內的跳動誤差,但跳動越小越好。裝夾時還需注意保證最小的夾緊變形[2]。
鉆孔Φ7.75取用Φ7.5球頭鉆,置于車床副刀架上T05刀位。
硬質合金內孔車刀:加工42°內孔倒角,Φ10.2的內孔。刀尖半徑為0.2,刀尖方位為T=4,置于T04刀位。
硬質合金內孔車刀:粗、精加工內孔Φ7.75、圓弧R3.75,刀尖半徑為0.2刀尖方位T=1,置于T01刀位。選用自制螺紋車刀,用于加工B9.5×1.5的內螺紋,刀尖角度42°~5°刀尖方位T=3,置于T03刀位。長尾多軸螺釘座加工刀具選用參數(shù)如表1所列。
表1 長尾多軸螺釘座加工刀具選用參數(shù)表
車削螺紋時,主軸轉速為:
n≤1200/P-K
式中:P為零件的螺距,mm;K為保險系數(shù),一般取80;n為主軸轉數(shù)。
加工B9.5×1.5內螺紋時,主軸轉速為n≤1200/1.5-80,可求出n≤720 r/min,根據(jù)零件材料、刀具等因素,n取500~720 r/min,考慮到其為內螺紋,主軸轉速應盡量小些。圖1所示零件要進行精確的計算,需采用CAD繪圖的方法分析基點的坐標,得出兩點圓弧的精確坐標。其零件的切削用量如表2所列。
表2 零件的切削用量
在車削螺紋時,得到正確的牙型角,準確的內孔、螺紋的形狀精度和尺寸精度,裝刀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內鏜刀允許刀尖稍偏高或偏低,但允許的范圍應在零件的公差之內,最好是刀尖在零件的回轉軸線中心上,其高度可用高度尺測量,內螺紋車刀其刀尖應盡可能裝在零件的回轉軸線中心上[3]。
對刀時應認真仔細,在手動操作方式下,用所選刀具在加工余量范圍內試切工件內孔,圖1中零件經(jīng)打孔后余量為0.25左右,此時目測的準確性至關重要,先將車刀x方向移動到小于Φ7.5的位置,然后移動z方向置于孔內(盡量靠近孔口以便于目測觀察),手動方式移動x方向,慢慢靠近孔壁(可看鐵削的量或聽車刀接觸到孔壁的聲音來判斷是否車削到),只需碰到孔壁即可,x方向不動,然后將z方向光一刀,退出z方向,先用游標卡確定大概尺寸,然后用內徑千分尺或精度較高的戴表卡尺測量,得出相對精確的值。Z方向的對刀需要用目測的方式進行,一般要有一定的工作經(jīng)驗才可能有較高的對刀精度,手動方式移動車刀置x方向小于Φ7.5的位置,然后移動z方向,使車刀刀尖與右端面軸線在同一平面上。
設置編程原點是為了方便編程人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編程原點一般根據(jù)具體的工件而定,上圖的編程原點應選在零件右端面中心。宏程序編制如下:
T0303選用3號車刀;
M08切削液開;
M03S500主軸正轉 轉速為500 r/min;
#1=7.25第一刀x方向的值;
#2=9.5螺紋的底徑;
#3=6.0定位點;
#4=0.00219固定參考值;
#5=22.3螺紋有效長度;
#6=22.4Z方向螺紋收尾處;
G00X6.9Z#3定位點X6.9Z6.0的位置;
M00暫停;
N30G01Z#3F0.3用G01的方式走到定位點 進給量為0.3;
X#1X走到7.25;
G32UO.O3Z-[#5]F1.5車螺紋 螺紋錐度為0.03;
G32X6.91Z-[#6]F1.5螺紋退刀;
G0Z#3退回定位點;
#1=#1+0.05每次X走刀比前一次+0.05;
#3=#3+#4-5°方向進刀變量;
#6=#6-#4-5°角度退到變量;
IF[#1LE#2]GOTO30條件轉移;
G00X100.0Z50.0用GOO的方式回換刀點。
測量圖1零件所需的測量工具為Φ7.5的鋼珠,規(guī)格為0.401 5~0.403 5,0.305 1~0.307 0的通、止規(guī)(塞規(guī)),B9.5× 1.5的通、止規(guī)(螺紋塞規(guī))。
內孔精度的測量方法:在加工Φ10.2內孔時,用規(guī)格0.401 5~0.403 5的通、止規(guī)進行測量,直到通規(guī)進,止規(guī)不進??咨畹臏y量方法是用戴表卡尺量出塞規(guī)的長度為50.7,將通規(guī)塞在零件孔內,量出塞規(guī)頂端到零件表面的距離。此距離的計算方式為:L=L規(guī)-(2~2.05),測量的范圍為48.65~48.7。以同樣的方法測量Φ7.75的內孔,通、止規(guī)的規(guī)格為0.305 1~0.307 0,規(guī)格計算方法為:直徑/25.4。
R3.75的測量方法為將鋼珠置于孔內,通過測量鋼珠露出部分到零件端面的垂直距離來保證R3.75的尺寸和長度要求,范圍為1.7~1.75。
內螺紋B9.5 ×1.5的測量方法只需將通規(guī)旋進,止規(guī)旋不進即可,螺紋有效長度的測量與內孔相類似。
通過零件加工工藝規(guī)程的制定,分析特殊內螺紋從半成品到成品的生產(chǎn)步驟。車螺紋時,粗車與精車主軸轉速必須保持不變,注意刀具的起始點保持準確,否則容易出現(xiàn)亂扣。數(shù)控編程的方法可采用相對坐標與絕對坐標相結合的方法,此方法較方便且能提高編程速度。
參考文獻:
[1] 張福潤,嚴育才.數(shù)控技術[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2] 王愛玲,李夢群,馮裕強. 數(shù)控加工理論與實用技術[M].北京:機械工程出版社,2009.
[3] 韓鴻鸞,鄒玉杰.數(shù)控車工全技師教程[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