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民棟
(深圳市光明新區(qū)光明醫(yī)院,廣東深圳518107)
咳嗽變異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以頑固性咳嗽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特殊類型支氣管哮喘,臨床表現無明顯喘息及呼吸困難癥狀,是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約占25%~33.3%[1]。由于CVA臨床癥狀不典型,易被漏診、誤診,加之臨床抗生素與鎮(zhèn)咳藥的濫用,導致病情反復發(fā)作,治療困難。筆者采用滋陰清熱法治療CVA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84例病例選自2009年5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CVA患者,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制訂的咳嗽變異性哮喘診斷標準[2],其中男 50例,女 34例,年齡 18~69歲,平均(37.6±12.4)歲,病程1~9個月,平均(4.1±1.5)個月。將84例患者隨機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2例。排除標準:入院前2周使用糖皮質激素、白三烯受體調節(jié)劑或β2受體激動劑藥物者。2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治療組予滋陰清熱方劑,藥物組成:黃芩15 g,麥冬15 g,知母10 g,北沙參15 g,蘆根20 g,連翹15 g,生甘草6 g??人园樘叼?、胸悶者加炙款冬花10 g,炙紫菀10 g,杏仁10 g。水煎服,每日1劑 ,分2次服,連服4周。對照組予茶堿緩釋膠囊(上海愛的發(fā)制藥有限公司生產)100 mg/次,每日2次,連服4周為1療程。
1.3 觀察指標 抽取空腹靜脈血,分別采用酶聯免疫分析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測定,觀察2組治療前后外周血IFN-γ、IL-4水平變化。2組患者咳嗽緩解和消失時間指咳嗽次數減少50%以上所用的時間。
1.4 療效標準 臨床控制:咳嗽完全消失,或偶有咳嗽,可自行緩解;顯效:較治療前咳嗽明顯減少,或偶有咳嗽,使用支氣管擴張劑可緩解;好轉:咳嗽有所緩解,仍需支氣管擴張劑;無效:咳嗽無改善甚至加重。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包,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均數間比較采用 t檢驗,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均以 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臨床療效結果比較 見表1。
表1 2組臨床療效結果比較 例(%)
2.2 2組治療前后外周血 IFN-γ、IL-4比較 見表2。
表2 2組治療前后外周血 IFN-γ、IL-4比較( x±s)
2.3 2組患者咳嗽緩解及消失時間比較 見表3。
表3 2組患者咳嗽緩解及消失時間比較( x±s)
CVA是哮喘的特殊類型又稱隱匿型哮喘,為非典型哮喘,往往以慢性咳嗽為主要或唯一的臨床表現,臨床上常被誤診,導致大量使用抗生素卻效果欠佳,如延誤治療,約10%~50%的患者可變?yōu)榈湫偷南璠3]。CVA的發(fā)病機制尚不十分明確,一般認為與典型哮喘機制相同,周靜冬等[4]認為CVA多因外邪侵襲人體,肌膚失養(yǎng),腠理失密或郁滯不通而發(fā)病。目前一般都采用與CA相似的治療方案,以抗炎、抗過敏、緩解平滑肌痙攣等為主,短時效果明顯,但很難清除氣道黏膜固有層中的炎性細胞,病情常反復發(fā)作。筆者根據CVA的臨床特點,認為外感風邪、宿痰伏肺為本病的病機,而五行中肺為腎之母,腎為肺之子,兩者相互影響,治療應該注重祛風、益肺、固衛(wèi)、養(yǎng)肺陰,同時益腎善后,針對以上病機配伍而成的滋陰清熱湯劑,其中黃芩、知母、麥冬清熱瀉火,滋陰益肺。生黃芪、山茱萸、沙參補肺益腎、益氣養(yǎng)陰。連翹、蘆根、生甘草清肺止咳,為佐使之藥。本方劑以滋陰清熱藥祛邪為主,補肺益腎藥扶正為輔,并以選取質潤而善養(yǎng)之品,藥達肺腎,宣降肺氣,調暢氣機,溫陽補腎,增強機體免疫力[5]。本研究發(fā)現滋陰清熱方劑組治療總有效率95.24%,明顯高于茶堿組的78.57%。Th2型細胞因子IL-4是反映氣道炎癥的指標,而Th1型細胞因子IFN-γ能抑制Th2型細胞因子IL-4的產生,同時阻斷IgE合成,有效抑制變應原誘導的氣道慢性炎癥和氣道高反應性,本研究同時發(fā)現治療后滋陰清熱方劑組IFN-γ、IL-4水平較治療前明顯提高及降低,且改善程度明顯優(yōu)于茶堿組,咳嗽緩解和消失時間也明顯短于茶堿組,與支艷等[6]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1]DICPINIGAITIS P V.Chronic cough due to asthma:ACCP evidence-bas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J].Chest,2006,129(1 Suppl):75S-79S.
[2]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咳嗽的診斷與治療指南(草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5,28(11):738-744.
[3]MATSUMOTO H,NIIMI A,TAKEMUR A M,et al.Prognosis of cough variant asthma:a retrospective analysis[J].The Journal of Asthma,2006,43(2):131-135.
[4]周靜冬,馮曉純,李勁松,等.淺議咳嗽變異性哮喘的發(fā)病時間[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09,24(11):1491-1492.
[5]馬風桐,李江全.咳嗽變異性哮喘中醫(yī)治療思路概況[J].上海中醫(yī)藥雜志,2012,46(10):79-81.
[6]支艷,楊明會,張印,等.滋陰清熱補肺益腎法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的臨床研究[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1,3(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