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萬人坑”
        ——日本殘殺中國礦工的鐵證

        2013-12-02 07:38:06薛世孝
        關鍵詞:礦工煤礦日本

        薛世孝

        (河南理工大學,河南 焦作 454000)

        “萬人坑”
        ——日本殘殺中國礦工的鐵證

        薛世孝

        (河南理工大學,河南 焦作 454000)

        《“萬人坑”——日本慘殺中國礦工的鐵證》一文,在簡述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歷史之后,著重論述了日本在瘋狂掠奪中國煤炭資源同時,慘殺中國礦工的血腥罪行,比較詳細地記述了日本在撫順、本溪、遼源(西安)、雞西、鶴崗、阜新、北票、大同、淮南(大通)、井陘等十大煤礦制造 “萬人坑”、“煉人爐”的歷史,喚起人民牢記歷史教訓,用血的歷史事實,教育子孫后代。

        日本,“萬人坑”,中國礦工

        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期間,由于在煤礦上推行“以人換煤”的“人肉開采”政策,瘋狂掠奪我國的煤炭資源,給中國人民帶來了無窮的災難,在眾多煤礦制造了白骨累累的“萬人坑”,成了日本殘殺中國礦工的鐵證。

        在漫長的帝國主義侵華史中,日本帝國主義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其侵略氣焰最為囂張,對中國人民的統(tǒng)治極為血腥。日本經過明治維新走上資本主義道路之后,軍國主義勢力迅速發(fā)展起來,積極推行所謂的“大陸政策”,不斷侵略中國領土。1894年日本挑起中日戰(zhàn)爭,日本從中國割讓去臺灣、澎湖列島,侵占了基隆煤礦。1904年日本又在中國的領土上發(fā)動了日俄戰(zhàn)爭,日本取代了沙俄帝國在南滿的侵略地位,攫取了東北撫順、煙臺、本溪湖等處煤礦。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1914年日本宣布對德作戰(zhàn),出兵山東,乘機代替了德國對膠濟鐵路全線的控制,占領了淄川和坊子煤礦。1931年,日本發(fā)動了九一八事變,侵占了我國東北,占據大小煤礦80多處。1937年日本又發(fā)動了盧溝橋事變,侵占了華北、華東、華中、華南半壁河山,又侵吞了大小煤礦100多處。至此,中國近代化煤礦幾乎全部落入日本侵略之手。由于日本侵略者銳意經營,1937年的煤炭產量為1 719萬多噸,1944年為4 828萬多噸,其中1942年曾達到5 920萬多噸,為日本掠奪中國煤炭的最高產量,竟占我國全年煤炭產量的90.14%。僅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止,日本帝國主義十四年來共掠奪我國煤炭4.1億多噸,如果按照1939年美國煤價一噸2.1美元計算,那么日本掠奪我國煤炭的價值就高達8.8億美元??梢娙毡镜蹏髁x對中國煤炭資源掠奪之甚了。

        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戰(zhàn)爭,給中國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災難。各地煤礦在日本侵略者推行極其殘忍的“以人換煤”的血腥政策下,礦工凡下不了井,不管死活,都被扔到荒山野地、山谷溝壑或廢舊礦井,日積月累,這些地方形成了白骨累累的“萬人坑”。

        一、撫順煤礦的“萬人坑”

        撫順是我國發(fā)現、利用和開采煤炭最早的地方之一。據對沈陽新石器時代新樂遺址出土的97塊煤精雕刻裝飾品和煤碎塊的考評,早在六七千年前撫順煤炭就已被開采利用了[1]。在唐代,開始用煤炭來燒制陶器、煉焦和冶煉銅鐵。到了明代,已把煤炭作為日常燃料。進入清代,1901年,地方紳商王承堯、翁壽、顏之樂等人在千金寨(撫順的舊稱)一帶集資開采煤炭。1904年帝俄侵入東北,強行占領了撫順煤礦。1905年日俄戰(zhàn)爭結束后,日本攫取了撫順煤礦,便迫不及待開鑿楊柏堡新井。1907年4月,日本設立的“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簡稱“滿鐵”)接管撫順煤礦,立即訂立了雄心勃勃的開發(fā)計劃,在繼承和改造原有的千金寨、楊柏堡、老虎臺三處礦井的同時,又新開了八處礦井和四個露天礦(后來合并成兩個),還建立了電廠、機械廠,興辦了煤氣廠、焦炭廠、煉油廠、特殊鋼廠等附屬工廠。據撫順煤礦檔案資料,1944年有職工近10萬人。由于日本的銳意經營,1907年煤炭產量僅有23.3萬噸,到1911年就突破百萬噸大關,年產量達133萬噸。1913年突破二百萬噸大關,年產量達到210萬噸。1920年突破三百萬噸大關,年產量達到330萬噸。以后幾年,接連突飛猛進,年產量超過四百萬噸、五百萬噸、六百萬噸、七百萬噸、八百萬噸,直到1936年產量竟達到962萬多噸,占全國的煤產量30%,占全東北煤產量的77%[2]。被譽為我國的“煤都”,是中國第一大礦,也是東亞最大的煤礦。

        日本帝國主義霸占撫順煤礦后,特別是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不畏強暴的東北人民紛紛揭竿而起,抗日圖存。1932年初,駐沈陽的日本關東軍第十師團的混成旅團,對沈陽、撫順地區(qū)的抗日武裝開始武力鎮(zhèn)壓,遭到人民的反抗。在九一八事變一周年的前夕,遼寧民眾抗日自衛(wèi)軍第六路軍2 000多人,于9月15日中秋節(jié)的夜晚,襲擊日本經營的撫順煤礦,擊斃了楊柏堡采炭所所長日人渡邊寬一,燒掉了老虎臺礦的安全燈房、汽油庫和無線電臺,并打死日本守備隊員10余人,帶走了大把頭鄭輔臣。翌日黎明前,為了保存力量,抗日自衛(wèi)軍轉移到新賓一帶。

        駐撫順的日本侵略軍對這次“撫順襲擊事件”,極度恐慌。9月16日清晨6時,日本奉天獨立守備隊撫順守備隊第二中隊隊長川上岸大尉來到撫順憲兵隊辦公室,主持召開了首次秘密會議,策劃“平頂山慘案”。 根據日本檔案記載,參加會議的有四人,他們是守備隊隊長川上岸、撫順憲兵分遣隊隊長小川一郎、日本參事官山下滿南、外事秘書兼縣長翻譯于慶吉。川上宣布:“昨晚大刀會進攻撫順,平頂山老百姓未向我們警察分駐所報告,應以‘通匪’處置!”山下滿南問:“怎樣處置?”川上嚎叫地答道:“統(tǒng)統(tǒng)地殺光!統(tǒng)統(tǒng)地燒光!”并問山下:“你們有什么意見?”山下回答:“我們同意,沒有意見。”會后,小川一郎按照決定,抽調鐮田、武田軍曹,島峰、龜田憲兵等八人全力準備平頂山的燒殺行動。

        9月16日8時,在撫順炭礦會議室召開了第二次秘密會議,即“機關首腦會議”,陰謀策劃平頂山慘案的計劃和具體執(zhí)行方案。參加這次會議的:日本軍方有川上岸、小川一郎;警方有日本警察署長前田信二;煤礦方面有礦長久保孚;偽滿縣署有日本參事官山下滿南、原田慶幸、指導官立田寅太、偽滿撫順縣長夏宜、偽警務局長佟世勛、外事秘書兼縣長翻譯于慶吉。會上,川上再次嚎叫:“大刀會的出現,平頂山居民的,沒有向我們警察分駐所報告,按‘通匪’罪處置,把他們統(tǒng)統(tǒng)地殺光!統(tǒng)統(tǒng)地燒光!”并聲稱:“撫順治安由軍方負責,誰不同意殺光,再發(fā)生類似昨晚的‘襲擊事件’就要由他負責”!說完后,立即部署行動方案,命令守備隊、憲兵隊執(zhí)行屠殺任務;動員日滿軍警的所有“密偵”、翻譯全部出動,想盡辦法把居民統(tǒng)統(tǒng)哄騙出來到平頂山東山坡去“聽守備隊長講話”;屠殺場地在平頂山東山坡,由守備隊準備;在屠殺的同時,把居民的所有財物和房屋燒光[3]。就是這樣,一場駭人聽聞的血腥大屠殺在緊張地準備著。

        平頂山位于撫順市南郊,西露天礦的東部,距市區(qū)約4公里,原是一座土山。過去,這里是撫順礦區(qū)一個較為繁華的煤礦工人居住的村鎮(zhèn),全村共住有1 000多戶人家,約3 000多口人,大多是煤礦工人及其家屬。9月16日中午十二時,日本守備隊長川上岸、憲兵隊長小川一郎,從八個小隊中,選出六個小隊194名官兵,荷槍實彈,分乘四輛卡車,架設八挺機關槍,武裝包圍和封鎖了平頂山。這天,從吃午飯時開始,憲兵隊、警察署所派漢奸、特務、密探匯集于平頂山村,挨家挨戶,哄騙全村男女老幼到東山坡下集合,胡說什么:“為慶祝平頂山村未遭大刀會的襲擾,皇軍要給平頂山人照像紀念?!币粋€小時后,平頂山村3 000多人扶老攜幼被用刺刀驅趕到屠殺場地。這天下午一點多鐘,當人群剛剛站定,守備隊長川上岸猛一揮手,狂嚎一聲:“哈基梅(開始)!”用紅布蒙著的“照像機”揭開了,竟是八挺機關槍!頓時,八挺機關槍由北向南瘋狂地掃射過來,同時守備隊的二百多支步槍和手槍也從四面八方向人群開火。這時,人們如夢初醒,婦女兒童的哭叫聲,人們受傷后的慘叫聲,對日本侵略者的怒罵聲,連成一片。有的和殘暴的日本侵略者展開了搏斗,甚至奮起沖上去奪槍,只有幾個人死里逃生。經過將近一個小時的屠殺,整個草坪尸橫遍地,血流成河,還有人在呻吟、蠕動,日本侵略者又用刺刀挨個捅死,其中包括嬰兒。與此同時,日本侵略者又用汽油把全村七百多間房子和財產全部燒掉。次日,日本侵略者為了掩蓋罪行,毀尸滅跡,又殘忍地用汽油澆毀遺體,并用炸藥炸毀山崖,掩埋這些遺體。日本侵略者的這一暴行,共屠殺中國無辜人民3 000余人,其中有三分之二是婦女和兒童,七八十歲的老人、襁褓的嬰兒,也未能幸免。這就是震驚中外的“平頂山慘案”。日本侵略者在東北制造的第一個“萬人坑”。從此,平頂山變成了一座人骨堆積的荒山,天長日久,風吹雨淋,山崖底下掩埋的人骨,不時地露了出來。人們悲憤地流傳著一首歌謠說:“當年平頂山人煙茂,一場血洗遍地生野草,揀起了一塊磚頭,拾起一根人骨,日寇殺死我們的父母和同胞,血海深仇永難消!”[4]

        為了悼念殉難同胞,1951年4月5日,撫順人民在西露天礦東部的一座土山上建立起“平頂山殉難同胞紀念碑”。從1970年開始,對慘案現場進行發(fā)掘和清理,經過一年多時間,搬走了一萬多立方土石,出土遺骨800余具,同時重建“平頂山殉難同胞紀念碑”。1972年9月16日,在平頂山慘案40周年時,“平頂山殉難同胞遺骨館”和新建紀念碑落成。1973年3月5日,正式對外展出。

        “平頂山殉難同胞紀念碑”為方型平頂凸式重疊結構,碑高為19.329 15米(為紀念慘案日:1932年9月15日特定此高),碑的基座面積為1 026.6平方米,碑身用白色花崗巖修建,鑲嵌著黑色大理石的碑文:“平頂山殉難同胞紀念碑”。 碑前廣場開闊,翠柏掩映,三面環(huán)山,青松懷抱,莊嚴肅穆。

        “平頂山殉難同胞遺骨館”建筑面積為1 430平方米。館前,沿著平頂山的斷崖,修建了寬闊的石階137級,館內,僅在80米長,5米寬的范圍內就有遺骨80多具,縱橫交錯。有父母用身體掩護孩子的三層白骨、母女緊抱的白骨、懷孕婦女的白骨、襁褓中的嬰兒白骨;也有慘遭槍殺留下累痕的肩胛骨和刀跡猶存的頭骨,慘像使人目不忍睹。同時,館內還展出死難同胞的遺物和殺人強盜留在慘案現場的子彈殼、汽油桶等罪證[5]。

        撫順煤礦在日本帝國主義侵占的39年間,共掠奪兩億多噸優(yōu)質煤炭,獲得利潤2.6億多元,完全是建立在中國礦工累累白骨之上的。1917年1月11日,大山坑發(fā)生了瓦斯爆炸事故,日寇為了使煤礦少受破壞,竟滅絕人性的將坑口全部封閉,除了170余人逃出外,其余917人被活活燒死。1923年10月8日,老虎臺坑內發(fā)火,同樣被日寇密閉了坑口,坑內67名工人全部慘死。1928年4月9日,大山坑發(fā)生透水事故,井下透水達80萬立方米,482名工人全部淹死。1940年4月2日,龍鳳坑發(fā)生瓦斯爆炸,一晝夜連續(xù)爆炸43次,死亡80多人,傷150人。日本人就把死亡礦工的尸首往煤礦附近的荒山、禿嶺、溝岔等山溝里一扔,后來把山溝就扔滿了。千臺山、南花園、青草溝、茨溝等的“萬人坑”就是由此而得名的。像這樣的“萬人坑”,撫順煤礦竟有30處之多。中國社會科學院現近代史研究所資深研究員齊武(曲躋武)根據日寇留下來撫順檔案資料作了一個計算:自1907年撫順煤礦從沙俄手中轉移到日本侵略者手中到1945年止,共39年。這一期間共產煤量為20 2329 859噸,因事故傷亡工人271 350人。這個數字,與1948年撫順解放時的全市人口(約28萬余人),幾乎相當[6]。這是何等的觸目驚心?。?/p>

        二、本溪煤礦的“萬人坑”

        本溪煤礦位于東北松遼大平原的東南部,太子河兩岸,風景秀麗的“溪湖盛境”畔,是全國馳名的“煤鐵之城”。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漢朝,居住在山區(qū)附近的先人,就把露頭的煤塊撿回家中燒飯取暖。唐代開始用土法開采煤炭。明代已用煤煉“骸炭”(即焦炭),供應本溪附近威寧城“鐵坊百戶所”使用,后來成為遼南鐵器制造業(yè)的供應地。到了清代從事采煤者極盛時達三四千人。1910年開始大規(guī)模開采,船隊通過太子河將煤運銷各地。隨著冶鐵業(yè)的發(fā)展,本溪的采煤業(yè)呈現較為繁榮的景象。

        1904年日俄戰(zhàn)爭后,日本帝國主義攫取了帝俄在我國東北南部的權益。1905年,日本財閥大倉喜八郎稟請關東總督府準許,用重金賄買窯主的“龍章標”,竊取了本溪煤礦的開采權。后幾經交涉, 1908年5月,大倉喜八郎買來一塊“合辦”的招牌,于1910年創(chuàng)立了“中日合辦本溪湖煤礦有限公司”。在合辦之初,又竊取了本溪附近廟兒溝鐵礦。1911年,把原來的牌子換成了“中日合辦本溪湖煤鐵有限公司”。所謂“合辦”,實際完全由日本人操縱壟斷。由于日本人的銳意經營,煤炭產量逐年上升,1912年年產量只有13萬多噸,到1930年就達到58萬多噸。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大倉喜八郎侵吞了中方股金,改為“本溪湖煤鐵有限公司”,進行單獨經營,產量持續(xù)上升,到1942年產量達到80多萬噸,1944年產量躍到95萬多噸,成為我國一座現代化的煤礦。從1907年至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前,日本從本溪煤礦共掠奪煤炭2 236萬噸,榨取利潤3 962萬銀元[5]603。

        本溪煤礦在日本經營的30多年期間里,之所以能夠得到相當大的規(guī)模發(fā)展,完全是以煤礦工人的累累白骨作基礎的。日本為了掠奪本溪煤礦資源,以支持侵略戰(zhàn)爭,推行了“以人換煤”的“人肉開采”政策,煤礦里工人勞動條件之差,災害事故之嚴重,是駭人聽聞的,把本溪煤礦變成“天天有死人,處處聞哭聲”的人間魔窟,殘殺中國礦工10萬余人,出現南天門、太平溝等6個“萬人坑”。1942年4月26日,本溪湖炭礦柳塘煤礦的瓦斯煤氣大爆炸就是這種殘殺中國礦工的典型事例。

        4月26日,是星期日,天上連綿不斷的淅瀝著春雨,礦上管事的日本人,大部分照例在家休假。清晨天還沒亮,兩千多名礦工在手持棍子的二把頭吼罵監(jiān)視下,從本溪茨溝的老三坑和柳塘下層坑下井,開始連續(xù)14個小時以上的牛馬不如的奴役勞動。上午11點39分,地面變電所出了故障,以致全礦停電。到下午2點修復后,首先給各井口扇風機送電;2點8分給井下采區(qū)送電。就在這時,從井口傳來一聲巨響,霎時,滾滾黑煙從茨溝、仕任溝、柳塘等五個通往地面的斜井口噴出,直沖云霄,瞬間整個礦區(qū)淹入煙海之中。兩個在井口修理軌道的工人,被爆炸沖擊波拋到100米以外的支撐絞車鋼絲繩的混凝土架子上,這是最先發(fā)現的事故犧牲者。柳塘下層坑和一坑兩臺100馬力的扇風機防爆門同時被摧毀,礦井的通風系統(tǒng)被破壞了,井上井下的通訊也中斷了。

        噩耗傳開,礦工家屬拼命直奔礦井,凄慘的哭聲喊聲“直升千云霄”。下午3點多鐘,管事的日本人藤井渡、山下壽等人才陸續(xù)來到礦上,他們看見中央大斜坑仍在冒煙,認為井下可能發(fā)生了火災。當時的采礦所長藤井渡和保安課長山下壽害怕火勢繼續(xù)擴大,為了減少煤礦損失,竟不顧井下礦工的死活,悍然命令尚在繼續(xù)運行的老三坑和柳塘上層坑兩臺主扇停止送風。這就使一些尚有希望生還的礦工,幾乎全部悶死在井下。這時,煤礦的最高負責人炭業(yè)部長(煤礦部長)今泉耕吉趕來,得知親戚、二坑坑長上野健二還在井下時,立即給第一批下井的日人礦山救護隊員發(fā)出命令,要救護隊從柳塘下井搜尋上野健二;并指示說,如果發(fā)現是犧牲了,也要立即把尸首運上來。第一批救護隊大約是在下午三點半鐘下井的。

        當時,災害復舊指揮所是設在柳塘機電班小房子里,由藤井采炭所長任總指揮,保安課長和機電課長做助手,受設在公司辦公樓內的總指揮大貫理事的指揮領導。規(guī)定現場指揮所每隔十分鐘向總指揮匯報一次。

        救護第一小隊從柳塘大斜坑下井,剛前進百余米,因煙火很大,無法前進而折回,改由柳塘下層坑下井,行進二百米到西風道岔口,同樣因濃煙彌漫,搜尋行進困難。當即向指揮所匯報后,四點半鐘指揮所下達命令各井口主扇恢復運轉。這樣,柳塘斜井和下層坑風向立即改變向下流,經西風道短路入下層回風道排出地面。救護隊再沿柳塘下層坑絞車道往下探查,經東七道轉大斜坑到井底電車道二坑井下辦公室。據匯報,一路上尸體縱橫,慘不忍睹。柳塘大斜坑情況更慘,死難礦工尸體都成碎段,沒有一具完整的。接著,救護隊第二小隊從柳塘下層回風道下井,經西風道折向柳塘下層坑,在東七道口與第一小隊回合。據第二小隊匯報,西風道和西一道幾個掘進工作面的工人都倒在工作面上,有的還在呻吟。救護隊逐個查看了面孔,沒有發(fā)現上野健二,而對有生息的礦工并不理會。最后,在下層八道以上絞車道旁發(fā)現了上野健二,當時臉朝下躺著,呼吸已經停止,脈搏還有微動。救護隊把他抬上井來,很快就蘇醒復活了。這是瓦斯爆炸后唯一被搶救生還的人。而其他許多中國礦工在瓦斯爆炸當時并未死亡,而是爆炸后中毒未及時搶救,以致慘遭犧牲。至于受傷而未被搶救的,更是不計其數。

        到晚上6點多鐘,井下煙沒有了,指揮所的人員才由柳塘下井,經電車道從茨溝中央大斜坑上來。這時發(fā)現從電車道柳塘大斜坑車場子以東一個獨頭掘進工作面走出來14個人,領頭的姓孫,他說剛聽見轟的一聲,就被震暈了,醒過來以后想往外走,因為濃煙,又退回去了,他們就在獨頭工作面坐了四個小時,直到聽見外面有說話聲才出來。這14個人是距離爆炸中心最近而僥幸生存的。從這個工作面出口往東不到200米,就是爆炸最劇烈的地方。這里有一列滿載煤炭的礦車被炸得四零五散,牽引力10噸的電車橫臥在軌道上。在這一地段東西300米的范圍內,事故當時只有少數人在工作;爆炸后,除了電機車司機被碾在機車下面尸體還算完整外,其余的人都粉身碎骨了。再往東,有多處混凝土墩被崩垮。在一坑車場子外邊,就是在原來的壓風機房出口附近,有200多具尸體匍匐堆積在一起,多數人的嘴上還綁著毛巾。這些人,都是在爆炸當時并沒有犧牲,而是在脫險途中因停風而中毒遇難的。再到一坑采區(qū)下山去看到西二道口小房,室內外也有百具尸體,都是中毒而死的。其中有29名日本人,是福崗煤礦學校的實習學生,他們都是坐在板凳上死的。在一坑東二道二平上里邊一個掘進工作面,有6個工人事故后沒有離開現場,而是躲在里邊約六個多小時,也安全脫險了。當時全礦五個采區(qū),除在最東部的五坑和最西部的四坑這兩個采區(qū),沒有受到爆炸影響外,其他三個采區(qū)當天所有下井的礦工,僅有極少數生還者,絕大多數都蒙難而死。事故發(fā)生后的10多天中,總共清理運出尸體1 549具,其中除56名是日本人以外,都是中國礦工[7]。據事件的親歷者、幸存者張洪崑1984年回憶:他是1941年12月畢業(yè)于本溪國民高等學校采礦科,翌年3月6日在本溪湖煤鐵公司就業(yè),被安排到公司炭業(yè)部保安科保安系任乙種雇員,從事井下通風保安見習工作。他后來說:“1942年4月26日本本溪湖煤礦發(fā)生了震驚世界的瓦斯煤塵大爆炸事故。這是世界采煤史上最慘重的事故,共死傷1 795人,其中死亡1 527人,重傷44人,輕傷244人。在死亡人員中,除有31名日本人外,其余均為中國勞工[8]。這次瓦斯煤塵事故,究竟死亡多少礦工,還有各種說法。這是日本侵略者制造的世界煤炭工業(yè)史上一次最慘重的最大的煤礦災難性事故。

        這次亙古未聞的慘絕人寰的大慘案,震驚了世界。日本侵略者在輿論的壓力下,被迫通過偽滿洲國政府于5月1日午后三時在盛京日報上發(fā)表了“本溪湖炭礦瓦斯事件”的經過,胡說“災害極輕微”、“現已恢復原狀”。這樣大的事故,公司只給公司炭業(yè)部長今泉耕吉一年罰薪百分之十的處分而敷衍了事。5月4日,在四坑口外山角下挖了一個大坑,把尸體裝入薄板棺材,層垛疊起來,胡亂的埋了。這就是現在的茨溝“萬人坑”。事后,日本侵略者為了掩人耳目,同年8月,在埋葬礦工的“肉丘墳”上立了一塊墓碑,紀念死亡礦工,美其名曰“本溪湖煤鐵公司產業(yè)戰(zhàn)士殉職墓碑”,在其碑文中只承認“于康德(偽滿洲國的年號)九年(1942年)四月二十六日午后二時八分,柳塘炭坑內瓦斯被風所襲,猝然爆發(fā)是也,因施救困難,不幸在作業(yè)中之一千三百二十七名產業(yè)戰(zhàn)士壯烈殉職”,還恬不知恥地說什么“筑神祠托把幽魂,諸君九泉有知想當含笑瞑目也”[9]75-76。讓這些孤苦無依的死難礦工家屬,以后如何維持生活,怎能使死難礦工“含笑瞑目”!

        事故后20多天,部分采區(qū)恢復生產;大約一個半月以后,全礦井才恢復生產。至于事故的原因和性質,經日本九州直方市煤礦班長預防實驗所中西信所長經過長達一個多月的調查,并取了煤業(yè)做實驗,認定本溪的煤塵是能夠爆炸的,最后確定了事故的性質是瓦斯煤塵聯(lián)合大爆炸[7]。

        日本投降后,1946年南京國民政府曾派兩名官員來本溪進行調查。據說,蘇聯(lián)在聯(lián)合國對日本帝國主義這次罪行進行了控訴。后來,日本帝國主義由于受到美國的庇護,調查工作也就草草了事,事情也就沒有了下文[9]68-72。

        三、遼源煤礦的“萬人坑”

        遼源煤礦的前身是西安煤礦,位于吉林省遼源市。這里原是滿清皇室的獵場,因而煤礦開發(fā)較晚。1911年開始由當地群眾實行土法開采。之后,當地建立了寶興、利華、同慶、大成、裕興、全益、富業(yè)、寶華、富海、永記等10個煤礦公司。1916年,日本資本侵入礦山,名曰合辦,實為“日本東洋炭礦株式會社”出資經營,成立泰信,健元、健兆三個公司。1927年,中國經營的十個公司合并,改為官商合辦的西安煤礦公司。此時,官商合辦和外資合營各據半壁江山。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日本侵略者武力強占西安煤礦,成立西安炭礦股份有限公司。嗣后,由“滿洲炭礦株式會社” (簡稱“滿炭”)經營,改為“西安炭礦”,下設泰信、大成、富國、東城等四個煤礦。到1944年,年產量達到209.5萬噸。在東北淪陷期間,日本侵略者從遼源共掠奪煤炭1 549萬噸,遺留下6個“萬人坑”和1個“煤人爐”,殘害中國礦工10萬多人。

        在遼源煤礦太信煤礦的西南方,有個“方家墳”礦工墓地,這是日本遺留下的“萬人坑”中,比較典型和集中的一處。這個“萬人坑”是1963年9月,太信礦1 300多名礦工掃墓時發(fā)現的。在“方家墳”的東南坡上,有一處296平方米的溝里,竟埋葬了三排179具礦工尸骨。在這里,人們看到:“……土層里,尸骨成排,每具骸骨的間隔,不到一拳頭遠。這些礦工的遺骨,有不少帶著刀傷,有的頭骨碎裂,有的肱斷臂折,有的口中塞滿炮線,有的被鋼絲綁著”[11]。1964年,遼源人民為悼念死難礦工,在“方家墳”墓地前修建了一個墓碑,正面刻著“日偽統(tǒng)治時期遼源煤礦死難礦工墓”,背面刻著“永記階級苦,不忘血淚仇”10個大字。2001年,在對礦工墓維修保護時,在這里修建了一座1 055平方米的展覽大廳?,F在礦工墓有8處尸骨陳列館,保存著不同歷史時期及不同內涵的179具完整的死難礦工遺骨及20余具零散的礦工遺骨。在周圍的山坡上還建有3 000多座礦工墳。據老礦工1963年回憶,“方家墳”是從1941年開始埋人的,一年零八個月就填滿了。從那以后,日本侵略者1943年在墓地的西坡修了個“煉人爐”,成百上千的礦工尸體和未咽氣的活人,就被拖在這里燒成灰燼。迄今為止,雖然經歷70多年的風吹日曬和水土流失,“煉人爐”遺址骨灰和煤焦的骨渣仍有一尺多厚。“方家墳”究竟吞噬了多少礦工的生命,已經無法找到精確的數字。流傳在遼源(西安)煤礦有兩首歌謠說:“方家墳,方家墳!不埋一個方家人;說是萬人坑,何止一萬人!”“煉人爐,狼狗圈,殺人害命不眨眼,礦工身死無完尸,日本鬼子罪滔天?!?/p>

        在東北的煤礦里,都是實行封建把頭制。因此,礦工遭受著日本侵略者和封建把頭的敲骨吸髓的雙重剝削。據史料記載:西安(遼源)煤礦1941年(康德8年)一個采煤工每天要勞動12至14小時,生產煤炭1.88噸。按一個月30天計算,每個工人每月可以生產煤炭56.4噸。那時,每噸煤市價22.65元,這樣一個工人能夠創(chuàng)造價值1 277.46元??墒牵と说拿吭鹿べY只能得到50元至60元,平均月工資約55元,僅占創(chuàng)造價值的4%,1963年《從從一張工票看舊社會礦工所遭受的階級剝削——方家柜的罪惡》里有詳盡的記錄??墒牵毡厩致哉吆头饨ò杨^還采取經營宿舍、食堂、商店,甚至開設賭場、妓院、煙館來劫去工人的最后一分錢。1963年,聞名全國的牛世清的“一張工票”,深刻揭露了日本侵略者敲骨吸髓剝削礦工的罪惡史。1963年底,在“方家墳”東坡一個坑清掃三具骸骨浮土時,突然在中間那具骸骨的右胸部,發(fā)現了一個用裝炮藥的蠟紙,包了一張工票,上面有方家大柜的印記。據老工人回憶,牛世清是天津紡織廠的失業(yè)工人,1941年被封建把頭騙招到西安(遼源)煤礦方家柜的。西安煤礦方家大柜工票:“康德”為偽滿洲國的年號,“九年”為公元的1942年——作者)。

        在這張工票上寫著:牛世清在11月份做了30個工,只得工資32.34元。據資料記載和當時給工人計算工資的人說,那時煤礦工人工資應得50元至60元,這說明方家大柜在給牛世清開工資時,已經首先扣去了18元至28元。在工票上的“引去金額”欄就是扣款欄,在這個欄里一共有18項扣款,而牛世清就有10項扣款,其中扣除“共濟金”(即醫(yī)藥費)1.2元,“鋪底費”(即工人被招騙來時的旅費花銷)2元,“坑長費”(即給看守工人的坑長的錢)4角,“伙食費”7.5元,“飯票”12元,“理發(fā)費”4角,“車牌罰”(即任意扣除工人的罰款)1.5元,“石炭貸”(即燒煤錢)1.1元,“事務印刷”(即方家大柜的辦公錢)5角,“菜金”(即過年過節(jié)改善生活的菜金)6角。這樣,本月應扣27.2元,加上上月的欠款9.38元,這個月工資不但分文未領,還欠方家大柜4.24元。從這張工票被扣的“鋪底費”、“坑長費”來分析,可以判定牛世清是個獨身漢,沒有家庭負擔,像這樣的煤礦工人像牛馬一樣勞動了一個月,經過日本侵略者和封建把頭的層層剝削,卻仍然不免于負債,哪里還有礦工的半點活路!牛世清的這張工票,現作為國家的一級文物,保存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工票的復制件現在在遼源礦工墓展覽大廳內展出。

        遼源煤礦礦工墓陳列館是一處愛國主義教育展覽館。1983年吉林省人民政府將其確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11月,中宣部確定為第三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2008年3月25日,正式向公眾免費開放。

        四、雞西煤礦的“萬人坑”

        雞西煤礦位于黑龍江省東南部,是北滿的重要礦區(qū)。這里由于薪柴豐富和封建朝廷的禁礦政策,直到1916年才發(fā)現煤炭。隨后,在1918年始建密西煤礦,后改為裕邊煤礦,煤炭產量較少。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日本侵略者于1932年侵占雞西礦區(qū)。經過勘查,1935年6月成立滿洲炭礦株式會社(簡稱“滿炭”)密山炭礦,開發(fā)雞西煤田。1938年日本吞并華資裕邊煤礦,改稱雞西炭礦。到1941年,“滿炭”建成滴道、恒山、城子河、麻山等4個煤礦。同年7月,雞西煤礦脫離“滿炭”,成立密山炭礦株式會社,年產煤炭250萬噸。1944年,達到290萬噸,加上穆棱和雞西煤礦,總產量達到344.7萬噸。由于日本侵略者推行“人肉開采”政策,在雞西修建了10個“死人倉庫”,遺留下了7處“萬人坑”、5個“煉人爐”,共掠奪1 636萬噸優(yōu)質煤礦,而死亡礦工人數高達3萬多人。

        在日本帝國主義侵占雞西煤礦期間,1941年由于瘟疫流行和礦井事故,工人大量死亡。據史料記載:1940年,滴道礦老二坑內火藥庫爆炸,死亡300多工人。1942年6月18日端午節(jié)滴道礦河北老一坑瓦斯爆炸,日本以保護煤田為名堵死井口,造成200多工人死亡。1943年6月12日,滴道礦二坑再次發(fā)生瓦斯爆炸,死亡礦工145人。同年,雞西煤礦發(fā)生瘟疫,僅麻山礦就死去礦工就1 700多人。為此,日本侵略者在滴道、麻山、恒山、城子河礦先后修建了10座臨時存放死亡礦工的“死人倉庫”?!八廊藗}庫”存放的尸體開始是用兩付活底棺材往“萬人坑”抬,后來死的工人越來越多,就用牛車或汽車往“萬人坑”送。城子河老礦工人張生就曾經在1942年被日本人派往訓練所“死人倉庫”拉死人。據張生的回憶:凡是死難的礦工,把頭都把衣服扒光賣掉,然后把尸體成垛成垛地碼在“死人倉庫”里,他每天趕著大車從“死人倉庫”里往“萬人坑”或“煉人爐”拉死尸。日本人把拉尸的車叫“白條車”,一車裝十四、五具尸體。夏天,“死人倉庫”存放的尸體三、五十具不等。冬天,每天要存放上百具尸體。把這些尸體拉到二太堡的“萬人溝(坑)”后,五、六十具尸體垛在一起,然后澆上火油燒掉。從1942年至1945年,僅城子河煤礦這三座“死人倉庫”就拉出尸體5 000多具[12]。滴道礦有4座“死人倉庫”,14歲就被抓到滴道煤礦當礦工的王志義回憶說:“我親眼看見從‘死人倉庫’運尸體的情況,整個‘死人倉庫’像碼柴垛一樣堆滿尸體。因尸體凍在一起,只得用鐵釬子撬開。有的尸體被撬的七零八碎,真是慘不忍目”[13]。日本侵略者和封建把頭,甚至竟把有病的活人送到“死人倉庫”。1942年被日軍從山東臨祈縣抓來城子河當礦工的聶志平,因為染上重感冒,日本人竟說他是傷寒病,命令把他拖到“死人倉庫”,多虧他的叔叔冒險把他藏起來,才幸免躲過。滴道礦老工人趙同山是1943年抓來的“特殊工人”,下井沒幾天就得了傷寒病,被日本人和把頭連踢帶打的拖到“死人倉庫”。當他醒來時發(fā)現自己已躺在“死人倉庫”的活底棺材里,爬出了“死人倉庫”,在工人的照顧下,才得以脫離死亡線。

        日本侵略者在侵占雞西煤礦期間,在恒山礦的山南溝里、滴道礦三坑的北溝里及城子河礦一井附近,都有遺留下了“萬人坑”、“萬人溝”的遺址。其中,滴道礦三坑的北溝里,日本挖的一個“萬人坑”,面積達81 000多平方米,如今挖開黃土,尸骨還是一層又一層。有的老工人回憶說,有的礦工還沒有咽氣,就被埋到“萬人坑”里去。恒山礦一井老工人孫金山回憶說:1943年5月,我因勞累成疾,病情越拖越重,大把頭王娜硬說我得了傳染病,讓人把我扔進了“萬人坑”,待蘇醒后用盡全身力氣,向著坡下的小河溝爬去,一天傍晚,工友劉作春下班路過這里,發(fā)現我沒有咽氣,就把我背到家里。后來,我才知道在“萬人坑”里熬過了五天五夜,才幸免一死。為了使后代牢記階級者,不忘血淚仇,后來,在恒山礦“萬人坑”修建了紀念牌,其正面碑文是:“紀念日偽統(tǒng)治時期死難階級弟兄,血海深仇,永志不忘”。背面碑文是:“日寇侵占東北后,為掠奪豐富資源,于1938年開辦了恒山煤礦,用騙招、派勞工、抓浮浪的罪惡手段,使我無數同胞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在那悲慘的人間地獄,我們的工人兄弟被剃去眉毛,圈入電網,驅入毫無安全設備的礦井;他們吃豆餅、橡子面,穿更生布、披麻袋片,受盡日寇、把頭、警察、特務、礦警多方蹂躪,病困交加,饑寒交迫,致使礦區(qū)尸橫遍野、白骨成山、野狼成群、路斷行人?;貞浨榫埃瘧嶋y忍,仇恨難消?!逼漕}詞是:“回憶過去,仇恨難消,展望未來,發(fā)憤圖強。”

        隨著礦工死亡人數的增加,各處“萬人坑”、“萬人溝”的飽和,1941年日本侵略者又在滴道、城子河、恒山等礦設置了5座“煉人爐”和“燒人場”。在滴道礦中暖和河北的兩座“煉人爐”中,其中單是中暖“煉人爐”從1941年至1945年秋,就焚燒死難礦工尸體達5 000具?!盁捜藸t”煉人時,將礦工尸體放到煉溜子鐵板上,由小鐵軌滑入爐膛;以煤為燃料,兩小時可以煉化;人油順著溜子槽流出,滴入專用的桶中。然后,用人油炸丸子賣給不知情的工人吃。滴道礦立井老工人白玉瑞的好友徐長青還沒斷氣就被活活燒死在“煉人爐”。這是多么慘無人道?。≌媸侨碎g地獄!礦工們悲憤地說:“煉人爐的爐火啊,你白天煉,黑夜煉,日夜不停地煉,你燒盡了我們礦工的骨和肉,你結下了我們礦工的大恨與深仇。(雞西煤礦階級教育展覽館解說詞)”現在,這種“煉人爐”現存在雞西煤礦的礦史館里。

        五、鶴崗煤礦的“萬人坑”

        鶴崗煤礦地處東北邊陲的小興安嶺南麓。1918年11月,組建商辦興華煤礦公司,正式開采煤炭。1920年1月改為官商合辦,易名為鶴崗煤礦公司,到1931年年產煤炭29.5萬噸。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1932年8月被日本侵略者占領,開始由偽滿洲國接管,1934年改由“滿洲炭礦株式會社”(簡稱“滿炭”)經營,成立鶴崗炭礦株式會社,有興山、東山、南崗、陸鏡、石頭等5個煤礦,年產煤炭267萬噸。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時,日本共掠奪1 300多萬噸煤炭,死亡礦工3萬多人,留下兩處“萬人坑”。

        東山“萬人坑”是鶴崗煤礦較大的一個“萬人坑”。在日本侵占時期,這里是長滿樺樹、榨樹的亂尸崗子,尸體遍野,野狗狼噬,慘不忍目。1945年8月鶴崗煤礦光復后,對死難的礦工多次進行祭掃活動。1946年8月1日,鶴崗煤礦職工總會為日本侵占時期的死難礦工舉行追悼會。8月20日,東山礦工會成立后的第一件工作,就是發(fā)動工人釘木箱,去揀死難礦工的尸骨。工友們用了三天時間,將揀到的大量尸骨埋入了七個坑里。從此才有“東山萬人坑”的名稱??又吩跂|山區(qū)之東崗路北側,現新一煤礦辦公大樓東約800米處,面積達8 000余平方米。1986年10月,挖掘了“萬人坑”一角,僅在長10米,寬8米,深2.5米的小小坑內,就堆積著死難礦工的尸骨千余具。同時,建筑了保護性的房屋和圍墻,辟為“鶴崗礦務局階級教育展覽館”,供群眾憑吊,以永志不忘。偽滿洲國皇帝愛新覺羅·傅儀在他所著的《我的前半生》一書中,滿懷懺悔之心,對“東山萬人坑”做了記述,1972年老工人李懷玉參觀階級教育展覽館后,悲憤地說:“煤黑,沒有鬼子把頭的心腸黑;瓦斯毒,沒有鬼子把頭毒;井深,沒有我們礦工的仇恨深?!?981年,經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決定,東山“萬人坑”被列為省重點革命文物保護單位。鶴崗煤礦另一個較大的“萬人坑”是大陸 “萬人坑”。1942年秋,日本侵略者在大陸煤倉對面,建立了一座牡丹江總監(jiān)獄鶴崗分監(jiān)獄,又稱為鶴崗刑務署,主要關押所謂“國事犯”、“政治犯”、“思想犯”。這些“犯人”受到慘無人道的摧殘,衣不遮體,食不飽腹,每天要下礦井被迫從事12小時以上的煤礦繁重勞動,更令人發(fā)指的是實行肉體的刑罰,有的被活活的吊死、打死。所死的人就被扔到大陸煤礦露天坑東面的下山崗上。據《鶴崗礦務局志》記載:這個監(jiān)獄關押的人就有3 700多人,但到1945年光復前夕只剩下了1 000多人。這些人都被扔到了這片亂葬崗子上,后來被稱為“大陸萬人坑”。當時有一首歌謠說:“刑務署是閻王殿,只見活人進,不見好人還,人死無其數,白骨堆戰(zhàn)山”[14]。就是指的“大陸萬人坑”。

        六、阜新煤礦的“萬人坑”

        阜新煤礦位于熱河省阜新縣(今遼寧省阜新市)。阜新煤田發(fā)現較晚,清末當地鄉(xiāng)紳始辦了一批小煤窯。1914年,日本人大日方一輔等三人在阜新縣葦子溝被槍殺身死,日方向北洋政府交涉,強行占領了新邱礦區(qū)。1915年,以中日合辦的名義,成立大新公司、大興公司,實為日本控制。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兩公司年產煤炭約1萬噸,1934年“滿洲炭礦株式會社”(簡稱“滿炭”)成立后,兩公司即行兼并。以后,先后建立新邱、城南、高德、孫家灣、太平、五龍、平安、八道壕等8個礦井,產量扶搖直上,1937年年產煤炭突破百萬噸大關,達到127萬噸。1944年,脫離“滿炭”,成立了阜新炭礦株式會社,年產量突破400萬噸,達到412萬噸。從1934年至1945年共掠奪煤炭3 000多萬噸,遺留下“萬人坑”4個,死亡礦工13萬多人。

        在日本侵占阜新煤礦期間,隨著煤炭產量的增加,礦工死亡的越來越多,人死了就暫時往“死人倉庫”一堆,等存多了再用大車往外拉。特別到了冬天,死尸積成堆,壓成垛,屋里盛不下,就堆在房頭,大車來了,幾個人往上抬,就像碼秸稈似的,一顛一倒地碼起來,一臺車裝10多具死尸。因此,煤礦常年有挖墳坑的工人,由于冬季上凍,須在夏秋兩季,提前控好墳坑,留著冬季埋人。當時的墳坑一個挨一個,一連半邊山頭。就是這樣,單個埋還不夠用,后來日本人叫挖大坑,一個大坑幾十米長,四五米寬,一埋就是上百個尸體。有的坑還有連續(xù)埋兩層的。后來大坑埋滿了,拉來的死尸就往山溝里一扔,任野狗隨意吞噬。工人們辛酸地說:“煤黑子活著見不著糧,粗糠爛菜混肚腸,煤黑子死了不用埋,野狗肚子是棺材”[15]。到了1939年,周圍零散的墳坑已墳滿為患,礦工死亡已難覓埋墳之地,所以各礦才自選地段,建立了“滿炭墓地”。據史料記載:當時礦區(qū)有四大墓地,即1939年8月,新邱礦在新隆溝屯劃地8萬平方米,設立“滿炭墓地”;1940年5月,太平礦在孫家灣南山劃地20多萬平方米,設立“滿炭墓地”;1940年11月,平安礦區(qū)五龍南溝劃地17.5萬平方米,設立“滿炭墓地”;1941年,城南礦在城南米家窩鋪劃地4.5萬平方米,設立“滿炭墓地”。這四塊墓地,分別成為新邱興隆溝墓地、孫家灣南山墓地、五龍南方墓地、城南米家窩鋪墓地,共占地504 120平方米。每塊墓地均立有石碑為記,碑高約2米,碑寬約0.5米,上刻“滿炭墓地”[15]。這些墓地日本稱是“滿炭墓地”,礦工則說是殘害中國礦工的“萬人坑”。

        1968年,孫家灣南山墓地經阜新礦務局籌建為階級教育館,發(fā)掘了三個群葬墓地,在原地保持原葬形態(tài)建起兩個展館,一個是“抗暴青工遺骨館”(亦稱“東館”),一個是“死難礦工遺骨館”(亦稱“西館”)。兩館相距1.5公里。東館墓長16米,寬2米,北高南低,等深不足1米。這個坑原埋137人,生前是參加1942年9月2日新邱夏菜園子大暴動的“特殊工人”和關押在矯正院具有反滿抗日行為的礦工。原埋形態(tài)可分為五組,有的單層堆放,有的垛成上下五層。發(fā)掘后裸露尸體或外露頭骨可見者有83人。西館原為南北兩個大坑,間距22米。南坑是順溝坡挖就,東高西低,高低差約1米,長11.1米,寬3.5米,等深不及1米,坑內埋尸52具,掩埋時雙行擺放,下肢交叉相壓。北坑平底,長13米,寬3.5米,深1米許,坑內埋尸58具。兩坑尸骨“有的下肢被斷,有的頭顱被擊穿,有的脊骨被扭摶”,特別是“有具尸骨雙手撐地,兩腿緊蹬,上身崛起,頭微揚,呈前爬之勢,顯然是被活埋的,當時尚想爬出而未果”[16]。據老工人回憶,當時許多人都是還活著就被扔進了“萬人坑”。1942年5月,孫家灣露天掘進工任長勝被折磨得病倒了,把頭和醫(yī)生硬說他得了“傳染病”被抬進了“死人倉庫”。但在老工人張傳坤及其孩子的精心照料下,一天夜里終于爬出了“死人倉庫”。1942年,河北唐山青年張井林被騙招到孫家灣礦干工,不久得病,還活著便被裝進薄皮棺材,扔到了南山“萬人坑”。碾盤溝齊占明的母親路過這里,發(fā)現有人呼救,就回屯里招呼人,把他救出來,給他捎來吃的穿的,送回礦里。但由于無人照料,不久就死了,被第二次扔進了“萬人坑”。像這樣的事還有很多。1945年8月日本投降時,日本為了毀滅罪證,將全部檔案銷毀,致使“萬人坑”所埋人數無資料可查。據老工人回憶:在四座“萬人坑”中,僅城南一座墓地不及萬人,其余三座墓地,都在萬墳以上,孫家灣南山墓地埋人最多,有的說3萬有余,有的近4萬人?!陡沸旅旱V史料》估算:從1936年至1945年十年間,慘死于“萬人坑”的礦工達13萬人[15]。這是多么觸目驚心的數字??!正像在阜新煤礦流傳的一首歌謠說:“煤礦工人悲劇多,礦工血淚流成河。只見礦車天天轉,不見礦工幾人活!”

        七、北票煤礦的“萬人坑”

        北票煤礦位于遼寧省西部的北票市,原屬熱河省朝陽縣管轄。據《滿蒙全書》記載:清光緒年間 ,發(fā)現岳家溝東北的小札蘭營子、興隆溝、木多土鄂頓、大梁崗子四處有煤,遂由都統(tǒng)(地區(qū)最高行政長官)下令,領取龍票(即開采執(zhí)照)四張,由于此四地皆在朝陽縣北,故曰“北四票”,后簡稱為北票。1917年京奉鐵路總局著手勘探北票煤田,1921年掘鑿冠山豎井,設立了商辦北票煤礦股份有限公司,到1931年共采出煤炭265萬噸。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日本于1933年1月侵占北票,遂霸占了北票煤礦,不久改組為日滿合辦的北票炭礦股份有限公司,日人正式參加經營。1936年4月,和“滿洲炭礦株式會社”(簡稱“滿炭”)合并,成立北票礦業(yè)所,下設冠山、臺吉、三寶等三個礦。1941年原煤產量突破百萬噸大關,1944年產量達到128萬多噸。從1932年至1945年日本共掠奪煤炭1 055萬噸,遺留下“萬人坑”5座,死亡礦工3.1萬多人。

        北票煤礦在日本殘酷的血腥統(tǒng)治下,每天都有一批工人死亡。在臺吉礦的“報國寮”里,設有“死人倉庫”,名叫“收尸所”,配有專人專車負責收尸、運尸。據老工人回憶:開始時,被殘害致死的礦工只給一個五分板的“狗碰”(狗一碰就破)的木匣裝尸,以后死人多了就用席頭卷尸,單個的或兩三個地扔在坑內,蓋上一層落土了事。后來,死人越來越多,特別是1943年以后,平均每月死亡二、三百人,冬天臘月死亡達三、四千人,就用大車往外拉尸首,把尸首一個一個垛起來,一車拉20多具尸體,往大溝里一扔了事。這樣,在北票煤礦的南山、城子地、臺吉的南山、三寶的窯溝都是尸骨滿壑,野狗出沒,擾得路斷行人,使人不寒而栗。后來,日寇為了緩解礦工的反抗情緒,1943年2月19日(正月十五日),便令外包工頭修景連找到宋家杖子農民金鳳堂、李萬平等15人,到臺吉南山的東山坡挖了兩條長15米,寬2米,深1米的大坑,用來掩埋礦工尸體。此后,就先挖好這種一排排的深坑,用木欄裝尸,一般平列五具尸體,然后蓋上一層土。待又有礦工死亡時,就在原有位置上將尸體顛倒而置,加高一層,再蓋上一層薄土。這樣,層層加高,逐步放滿,形成了“人窖”[17]62。后來,人們把這用礦工死尸填滿的山溝叫做“萬人坑”。像這樣的“萬人坑”,北票煤礦就有5處,其中比較大的有北票城子地附近的“萬人坑”和臺吉南山的“萬人坑”。1968年,北票礦務局進行發(fā)掘,僅在臺吉南山不到17 000平方米的地方,就挖掘出6 500多具遺骨[17]62。

        更慘無人道的是日本侵略者不僅把折磨死的礦工扔進“萬人坑”,而且還把有病或受傷未死的礦工也拖進“萬人坑”。1942年春的一天,在“萬人坑”埋死人的“雜役夫”,看到一個被扔進坑中的礦工睜著眼睛,嘴還在動,于是這位“雜役夫”便給這位礦工飲了幾口水,就活過來了。據幸存的老礦工回憶:1943年夏秋之際的一個傍晚,給地主放牛的老崔頭和他的老伴,趕著牛下山回家,忽然聽見山洼里有呼救聲,他們匆忙跑到山洼里去看,見一個赤身裸體的青年人正在和一群吃紅眼的惡狗搏斗,老崔頭打跑了狗,脫了一件下衣給這個青年人穿上,使他死里逃生。類似這個青年人的情況何止他一人!從臺吉“萬人坑”挖掘出土的遺骨形態(tài)上看:“有的尸骨足骨上還帶著腳鐐子,或用粗鐵絲捆著;有的頭骨有明顯被利器挫傷的空洞;有的腿骨有明顯的痕跡……”[17]62。這說明這些礦工都是還活著就被埋進“萬人坑”的。

        八、大同煤礦的“萬人坑”

        大同煤礦位于我國北部邊陲,是屏障京師的軍事重鎮(zhèn)?,F今是我國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大同煤礦早在漢代已被開發(fā)利用。到明、清時,煤炭采用土法已廣為開采。20世紀初,山西人民在爭礦運動中,從英國福公司手中贖礦自辦,于1909年設立保晉公司大同分公司,所轄八處礦業(yè),到1935年年產煤炭39萬噸。1937年盧溝橋事變不久,日軍于9月13日侵占大同,由日本“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簡稱“滿鐵”)接管大同各煤礦,除繼續(xù)開采煤峪口、忻州窯、永定莊礦外,相繼開鑿了同家梁、四老溝、白洞礦,改造了白土窯、胡家灣井,還在懷仁縣鵝毛口北開鑿了昭和坑。1940年煤炭產量突破百萬噸大關,年產133萬多噸。1942年年產達到252萬多噸。到1945年日本投降時,共掠奪煤炭1 400萬噸,留下規(guī)模較大的“萬人坑”20處,“煉人坑”“燒人場”2處,死難礦工6.2萬人。

        日本侵略者在大同煤礦實行“以人換煤”的殘酷政策,使大批礦工由于非人的待遇、超強的勞動、礦井的各種事故而亡以及部分礦工因喪失勞動能力或沉疴染身而被日軍虐殺。在礦區(qū)的山谷、溝壑和廢舊礦井中,礦工尸骨堆積,形成了“萬人坑”。根據老礦工的回憶和大同煤礦“萬人坑”二戰(zhàn)歷史研究會的考察核實,礦礦都有“萬人坑”,其中較大的竟有20處之多。這些“萬人坑”是:煤峪口的“南山萬人坑”(上、下洞)、“臺山下一道溝萬人坑”、“半溝萬人坑”;永定莊礦的“瓦渣溝萬人坑”和“燒人場”、“大小南灣麻地萬人溝”、“后溝萬人坑”;同家梁礦的“黃草洼萬人坑”、“井寺溝(油場溝)萬人坑”、“凡水灣萬人坑”;四老溝礦的“城隍廟萬人坑”和“燒人場”、“東西窯溝萬人坑”、“井溝萬人坑”、“三井溝萬人坑”;忻州窯礦的“南山溝萬人坑”、“南山梁萬人坑”、“楊樹灣萬人坑”;白洞礦的“九洋溝(石人灣)萬人坑”、“小店窯溝萬人坑”、“鄭家溝萬人坑”;白土窯礦的“后店窯溝萬人坑”等。其中,煤峪口礦的“南山萬人坑”是保存的比較完整的,它位于煤峪口礦南溝的北山坡上,分為上、下兩個洞坑。上洞寬5至6米,深40米;下洞寬3至4米,深70米。這兩個洞坑中堆滿了橫七豎八、層層疊疊的死人和死人骨骸,其中有些死人還相當完整的變成了干尸[18]。從坑內尸骨的姿態(tài)來看,有相當一部分礦工是活著被扔進“萬人坑”的?!八麄兯狼暗臓顟B(tài)還在,甚至還保留著臨死前痛苦的慘狀,面部表情尚存,有坐的、有躺的,有抱著肚子的、有爬的,有想往起站的,有仰頭張大嘴的;有的相互抱作一團,扭曲變形的尸體顯出異常痛苦的樣子;有的向前伸出手臂,還有渴望求生前傾的頭顱;還有幾個仍在掙扎著,用盡最后一絲力氣,終于還是倒下了;有的頭顱被擊穿,有的四肢被砍掉,有的被鐵絲捆綁著[18]?!边@些狀態(tài)、顯然是還活者就被扔進了“萬人坑”的。煤峪口礦“南山萬人坑”的發(fā)掘和清理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初期進行的。中科院曾參加發(fā)掘考證的專家王予予在1995年撰寫由香港商務館出版的《煤礦坑的故事》在“后記”中寫道“大同煤礦煤峪口礦 ‘萬人坑’的發(fā)掘清理、鑒定和建立紀念館則是‘文革’初期學生的推動,并得礦務局領導的重視和支持后,經國家文物局博物館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及北京自然博物館等部門同意和批準進行的。”1966年12月,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等四個單位集中當時國內最權威的考古學、人體解剖學、病理分析學等相關專業(yè)的專家王振江、王予予等18位專家組成調查組和工作隊,到煤峪口礦“南山萬人坑”進行考察、遺骨整理和鑒定,到1967年1月20日方才結束,“確定了188具完全風干(因為這里海拔高、山風大、氣候干燥、尸體沒有腐爛,甚至衣服也沒有風化)的尸體所死年限在20世紀30—40年代,死亡年齡最大的53歲,最小的只有14歲。”“科學家最終得出的結論是:‘萬人坑’中的尸骨為日本侵略者占領大同煤礦時所拋棄。其中的絕大多數為非正常死亡”[18]。1967年5月中科院專家對煤峪口礦“萬人坑”告一段落后,根據老礦工和當地人的要求,又挖掘了忻州窯楊樹灣的“萬人坑”。2005年5至7月,山西衛(wèi)視、中央電視臺第十套播放的《揭秘“萬人坑”》電視專題片的解說詞中說:“……本來要離開大同煤礦的北京學者突然決定,再發(fā)掘一處‘萬人坑’。于是,1967年5月4日這一天,北京的學者們來到大同煤礦忻州窯礦一個叫楊樹灣的地方。盡管在幾個月的時間里,科學家們對大同‘萬人坑’的殘暴已經有了足夠的心理準備,但楊樹灣的挖掘仍令他們驚心動魄。這一天的情景被學者王予予記錄了下來:1967年5月14日,中科院考古所大同工作隊試掘了楊樹灣山谷平地當年叫死人溝的‘萬人坑’,任選一地,在20米乘20米的探方中,即發(fā)現橫七豎八拋埋的礦工有數百人之多。深度不到一米最稠密處尸骸壓有五六層,此處為大同最大的一處露天‘萬人坑’,1938—1945年,這里被日本人虐死的中國礦工達3萬人之多,野狗成群,大雨后人頭如浮瓜,山野腥臭,路人斷絕?!盵18]

        據《大同煤礦史》記載:大同煤礦除“萬人坑”外,還有“燒人場”和“煉人坑”來殘害荼毒礦工?!盁藞觥遍L十多米,寬八、九米。場里架起炭火,把人扔在里面燒?!盁捜丝印比锥嗌睿讶巳舆M去,澆上汽油,然后點火燒。當時永定莊料炭溝、忻州窯的小南溝都有“燒人場”和“煉人坑”。被燒死的多是活人。1942年夏天,大同礦區(qū)發(fā)生瘟疫。當時,忻州窯每天都要燒掉幾十人,但病人仍成倍增加。后來,就干脆認為凡是有病的,一律燒死。有一次,忻州窯就整整燒了四天[19]。

        為了搶救和發(fā)掘日本侵略者在侵占大同期間殘害礦工的罪行,2003年7月7日,受過日本殘害的206名礦工在大同煤礦集團公司黨委和工會的支持下,經大同市民政局、社科聯(lián)批準,組織成立了“大同煤礦‘萬人坑’二戰(zhàn)歷史研究會”,經過多年調查、尋訪和核實,最終確定大同煤礦共有千人以上的“萬人坑”20處,死難礦工6.2萬人,并在考證和測量后,為“死難礦工遺址”樹碑。從2009年起先后已為忻州窯楊樹灣“萬人坑”、白洞礦羊溝“萬人坑”等處“萬人坑”樹了碑。在此基礎上,編著了近50萬字的《大同煤礦“萬人坑”實錄》的專著,由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以警后人。

        為了揭露日本侵略者迫害大同礦工的罪行,1961年大同煤礦開啟“萬人口”洞口對職工進行階級教育,1965年籌建了大同煤礦階級教育展覽館。從2006年起,由中央、省政府和同煤集團出資,在煤峪口南溝占地33.7萬平方米大規(guī)模重修和擴建了《大同煤礦萬人坑遺址紀念館》,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入選全國第六批重點保護文物單位,被定為國家AA級旅游景點,是全國30條紅色精品旅游線路和100個紅色旅游景區(qū)之一。

        九、大通煤礦的“萬人坑”

        大通煤礦位于安徽北部,淮河中游兩岸。在明、清時代就有民間土法開采。民國初年,上海、浙江一帶資本家邀集山東中興(棗莊)煤礦公司集資興辦大通煤礦股份有限公司,開始使用機器開采。1930年3月,國民政府建設委員會成立淮南煤礦局,開始建設九龍崗礦,當年煤炭產量突破百萬噸大關,達104萬多噸。1938年6月4日,日本侵略軍占領淮南,交給日本壟斷財團三菱礦業(yè)和三井礦山公司經營,將大通、九龍崗兩礦合并,成立所謂“日華合辦淮南煤礦有限公司”,進行掠奪性開采,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共掠奪煤炭400多萬噸,遺留了3個“萬人坑”,殘害礦工1.3萬多人。

        日本侵略者占領淮南煤礦后,成千上萬的礦工由于繁重的勞役,難熬的饑餓、寒冷,野蠻的鞭打屠殺,惡劣的勞動條件,受盡了折磨,成批成批地死去。1942年秋,疾病流行的時候,有一天就死了180多人。當時的“福利課”門口,每天都堆著兩人高的蘆席,早上死個人還用一張?zhí)J席包著,到中午蘆席光了,就隨便把尸體摔在外邊。溝旁、路邊、井下和澡堂、廁所內,到處都有礦工的 尸體。有一座小橋底下,堆滿了尸體,竟然堵塞了流水[20]!據史志記載:1943年春,日寇為了掩人耳目,強令工人在大通礦的南山舜耕山腳下挖了三個大坑,每個大坑長約30米,寬5米,深3米,埋葬這些死去的礦工。這三個大坑,就是后來人們所說的“萬人坑”。有了“萬人坑”后,有些礦工還沒有斷氣,就被拖著活活扔進去[21-22]。河南籍礦工周玉生哀求:“他還活著,還沒有咽氣?。∷昧诉€能去干活??!”鬼子和把頭卻說:“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兩條腿的人多很很!”老礦工都來賓回憶說:當時工人干一天活,礦上只發(fā)給三斤半霉麩面。這種面又苦、又酸、又臭,一個饅頭里能找出四五條小紅蟲。吃下去,肚脹的難受,再加上沉重的勞累,喝污水溝里的煤水,很多人上吐下瀉,不幾天就死亡了。這種病傳染性很大,僅1939年就死去6 000人。居人村有個八道工房,住著500多人,不到兩個月就死光了。當時流傳著一首歌謠說:“吃的糠菜加霉糧,喝的是污水拌黑糖(煤渣水),穿的是透風麻織紡(麻袋),睡的是潮濕大土坑?!币蚨V工得病而死的非常多。根據日偽當局檔案資料的統(tǒng)計,“萬人坑”共埋葬了13 000多人。老工人述說當時的情景說:“鋪地蓋天腦枕磚,白骨壘壘遍南山!”

        20世紀70年初,淮南煤礦建立了大通煤礦“萬人坑”階級教育展覽館,還在館中設立了以“礦工憤”為主題的“泥塑館”,對職工進行礦史教育。1986年,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準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日本侵略者為了鎮(zhèn)壓工人的反抗,在淮南煤礦還修建了兩個地下水牢;一個在煤礦的南門里;一個在大兵營的一個碉堡下面。參加修建水牢的18名工人,在建成后,全部被日本人裝入麻袋,沉入淮河,殺人滅口。后來還將敢于反抗的260多名工人,以所謂“共產黨嫌疑犯”,裝進麻袋,用船運至淮河中心,沉入了河底,這就更加激起了中國煤礦工人的反抗。

        十、井陘煤礦的“萬人坑”

        井陘煤礦位于直隸(河北)井陘縣,素有“北方最良之煤田”之稱。1894年中日戰(zhàn)爭后,井陘地主紳士張鳳起伙同德國貴族后裔漢納根,成立實為德國資本控制的所謂中德合營的“井陘礦務局”,煤炭產量逐年提高,到1936年,年產煤炭88萬多噸。為了與德人抗爭,井陘紳商杜希五創(chuàng)立了“保井公司”,不久,改名為正豐煤礦。1937年10月11日,日本侵占了井陘煤礦,收買了德國股本,改為“軍管理”,委托興中公司經營。1938年5月,日本又奪據了正豐煤礦,并入了井陘煤礦。1940年7月22日,成立中日合辦的“井陘煤礦股份有限公司”,由“軍管理”改為公司經營,到1942年年產達到95萬多噸。據史志記載:自1908年至1936年德國資本家掠奪煤炭1 200多萬噸,僅從1925年至1928年不完全統(tǒng)計,死傷礦工1.6萬多人。從1937年至1945年日本就掠奪煤炭1 000多萬噸,而殘害礦工竟達3萬多人。

        井陘煤礦的南側有條“南大溝”,經過長年累月被大雨、山洪沖刷而自然形成了約3米深,25米寬的一道深溝。從前兩岸草木叢生,梯田交錯,自德、日侵占井陘煤礦后,這里便成了亂墳崗、死人溝?!捌鸪?,礦工死后就埋在南大溝的南岸上。后來,特別是日本侵占時期,就將慘死在礦井下的礦工尸體以及被殺害的抗日志士和無辜群眾亂扔在南大溝里,任憑狼啃狗咬。夏天腐臭難聞,冬天僵尸橫野,白骨累累,令人觸目驚心。那時,南大溝天天都有人的哭泣聲,后來人們就把這個地方叫做‘萬人坑’。”當時,井陘煤礦流傳著一首歌謠說:“昔日井陘苦水流,一人賣命全家愁;千人憤、萬人恨,下窯弟兄仇最深;春賣兒、秋賣女,千家萬戶血淚流;工傷病殘無醫(yī)救,拉到南溝喂野狗;累累尸骨堆成垛,礦工世代記深仇。”為了緬懷死難的礦工同胞,1971年井陘礦務局在南大溝建立了墓碑,墓碑的正面寫著:“德日偽統(tǒng)治時期井陘煤礦死難礦工墓”,背面碑文是:“不忘階級苦,永做革命人?!痹谀贡奈鱾群湍蟼?,建立七座尸骨房,房內“陳列和保存著那些頭顱被打穿,鎖骨被打斷,腿骨被砸折”[23]等各種慘狀的尸骨。這是日本侵略者殘害中國礦工的血海深仇。

        蘇聯(lián)學者盧錫揚諾娃在評價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的日本經濟時說:日本“主要是靠‘殺人’工業(yè)的增長起家的?!盵24]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期間淪陷區(qū)的煤礦就是這種“殺人工業(yè)”。據統(tǒng)計: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期間所占領的撫順、本溪、西安(遼源)、雞西、鶴崗、阜新、北票、大同、大通(淮南)、井陘等十大煤礦共掠奪煤炭3.35億噸,像吞噬的怪獸慘殺中國礦工79.5萬,遺留規(guī)模較大的“萬人坑”82座,還有“煉人爐”、“燒人場”8個,平均每生產420噸煤炭,就死亡一位礦工(見表二)。1964年7月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郭沫若在參觀山西大同煤峪口“萬人坑”后奮筆疾書:“萬人坑是日本帝國主義占領大同期間,活埋煤峪口工人的地方。這些死難的同胞們,他們并沒有死。他們每個人的口中都在發(fā)出雷霆的聲音:同胞們!不要忘記這階級仇恨!”[25]

        表2 日本侵華期間部分煤礦的“萬人坑”概況

        這充分說明:日本帝國主義掠奪中國煤炭資源,完全是以累累白骨做基礎的,它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殺人工業(yè)”。 這是日本侵略者慘殺中國礦工的歷史鐵證,它所制造的這些“萬人坑”所欠下的血債是罄竹難書。

        以史為鑒,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為了還歷史的本來面貌,教育人民和子孫后代,必須充分清算日本帝國主義掠奪我國煤炭資源,殘殺中國礦工的血腥罪行,決不能讓歷史性的悲劇重演。

        [1] 遼寧省煤田地質勘探公司科學技術研究所.沈陽市新樂遺址煤制品產地探討[J].考古,1979(1):79.

        [2] 撫順煤礦統(tǒng)計歷史資料[Z].1963.

        [3] 撫順市政協(xié)文史辦公室.平頂山大屠殺慘案始末[M]//遼寧政協(xié).文史資料選輯:第四輯.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61:91-92.

        [4] 薛世孝,薛毅.中國煤礦歌謠集成[M].北京:煤炭工業(yè)出版社,2009:73.

        [5] 《中國煤炭志·遼寧卷》編委會.中國煤炭志·遼寧卷[M].北京:煤炭工業(yè)出版社,1996:630-631.

        [6] 齊武.東北工人運動史綱[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2:36、37.

        [7] 張洪昆.一九四二年本溪煤礦瓦斯爆炸事件[M]//沈陽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文史資料選輯:第三輯.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63:71-76.

        [8] 孫安弟.中國近代安全史[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9:371.

        [9]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資料”編輯組編輯.近代史資料[J].中國社會科學,2001(101):75-76.

        [10] 群眾出版社編委會.老一輩工人的遭遇(方家墳)[M].北京:群眾出版社,1965:8-9.

        [11] 笑秋.日本法西斯在黑龍江雞西煤礦的罪行[M]//黑龍江文史資料:第十九輯.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1:260-261.

        [12] 紀海峰,井翔久.日寇鐵蹄下的礦工怒火[M]//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黑龍江省雞西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雞西文史資料:第二輯.雞西:雞西市第一印刷廠,1986:77.

        [13] 鶴崗礦務局志:下卷[M]//中國社會科學院圖書館地方志收藏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圖書館新方志總目.長春市: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

        [14] 阜新煤礦史料[Z].1977:54-58.

        [15] 往昔慘遭踐踏的阜新煤礦[M]//李永璞.全國各級政協(xié)文史資料篇目索引1960—1990:第3分冊社會、地理篇.北京市:中國文史出版社,1992.

        [16] 北票煤礦史(初稿):上冊[Z].1983:62.

        [17] 大同煤礦“萬人坑”二戰(zhàn)歷史研究會.大同煤礦“萬人坑”實錄[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10:343.

        [18] 大同礦務局礦史黨史征編辦公室.大同煤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149-150.

        [19] 余乃蘊.淮南大通煤礦的“萬人坑”[M]//市政協(xié)文史辦公室.淮南煤礦史料.淮南:淮南政委文史資料委員會,2002:161.

        [20] 《中國煤炭志》編纂委員會.中國煤炭志·安徽卷[M].北京:煤炭工業(yè)出版社,1999:555.

        [21] 余云.淮南萬人坑紀實[J].安徽工運史研究資料,1982(6):8.

        [22] 石家莊黨史征編室.井陘礦南大溝萬人坑[M]//井陘煤礦工人斗爭史.[s.n.].1987:170-171.

        [23] 盧錫揚諾娃.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的日本壟斷資本[M].林林,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1-8.

        [24] 薛世孝.中國煤礦工人運動史·圖照[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

        [責任編輯 王曉雪]

        TheMassGraves—theProofofChineseMinersKilledCruellybyJapanese

        XUEShi-xiao

        (HenanPolytechnicUniversity,Jiaozuo454000,Henan,China)

        After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Japan’s invasion to China,the present paper focuses on the bloody crime committed by Japanese through crazy coal resources plundering and killing Chinese miners,it describes in detail the history of massive graves and people furnace made by Japanese in ten main coal mines which locate in Fusun, Benxi, Liaoyuan,etc. It is hoped that the present paper could remind Chinese people to remember our history and to educate our decedents with the truth.

        Japan; massive graves; Chinese miners

        2013-05-03

        薛世孝(1931—),男,河南焦作人,教授,主要從事煤炭歷史方面的研究。

        E-mail:xueyi1954@yahoo.com.cn

        K256

        A

        1673-9779(2013)04-0443-14

        猜你喜歡
        礦工煤礦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華人時刊(2022年3期)2022-04-26 14:29:08
        探尋日本
        中華手工(2021年2期)2021-09-15 02:21:08
        金牌挖礦工
        《黃金時代》日本版
        電影(2019年3期)2019-04-04 11:57:16
        老礦工的家國情懷
        礦工老李
        大型煤礦自動化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與應用
        上半年確定關閉煤礦名單513處
        去年95.6%煤礦實現“零死亡”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訴你
        最好看的亚洲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青草视频免费播放|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毛片下载| 手机在线观看成年人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综合|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99 | 性裸交a片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视频第二页| 一二三四中文字幕日韩乱码| 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 色猫咪免费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久亚洲精品蜜桃臀 | 国产AV高清精品久久| 国产毛片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一本大道加勒比东京热| 免费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v|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专区| 国产一区二区激情对白在线| 日韩中文字幕乱码在线| 99久久精品费精品国产一区二| 国产97在线 | 亚洲|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99| 中文字幕久久国产精品| 中国娇小与黑人巨大交| 看国产黄大片在线观看| www.五月激情| 亚洲av在线观看播放| 成人免费直播| 99热成人精品免费久久| 白丝美女扒开内露出内裤视频 |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在线观看 | 国产91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国产成年女人特黄特色毛片免| 久久777国产线看观看精品| 67194熟妇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在线观看亚洲你懂得|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的区|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