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哲,楊學威
(1.湖北工業(yè)大學,武漢 430068;2.華域汽車電動系統(tǒng)有限公司,上海 201203)
文中的傳動系統(tǒng)設計針對的是組合機床多軸箱的傳動系統(tǒng)而言的,多軸箱是工序相對集中、高效的孔加工組合機床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多軸箱由動力箱提供動力,同時多根主軸同一系列孔可以進行加工。多軸箱傳動設計,是根據(jù)驅動軸和各主軸的轉速、位置要求,設計傳動鏈,使主軸獲得預定的轉速和轉向。其主要內容包括:確定各傳動副的傳動比、齒輪的模數(shù)、齒數(shù)和位置;確定各中間傳動軸的轉速、轉向和位置;繪制傳動方案圖;計算各主軸、傳動軸的坐標值。整個設計過程的特點是方案選擇靈活,傳動軸數(shù)多,復雜多軸箱的傳動軸數(shù)高達幾十根,各傳動軸的坐標計算工作量大。
(1)在保證主軸強度、剛度、轉速和轉向的前提下,力求使傳動軸和齒輪的規(guī)格、數(shù)量為最少。為此,應盡量用一根中間軸帶動多根主軸,并將齒輪布置在同一排上,當中心距不滿足要求的時候,應采用變位齒輪獲改變傳動比的方法來解決。
(2)應盡量避免采用主軸帶動主軸的方案,以免增加主軸的負荷,從而影響加工的質量。
(3)為使結構緊湊,多軸箱內齒輪的傳動比最佳為1~1.5,后蓋內齒輪的傳動比可以取至3~3.5,應盡量避免使用升速傳動。
(4)用于粗加工主軸上的齒輪,應盡可能設在第I排,以減少主軸的扭轉變形量;精加工主軸上齒輪應設在第II或第III排,以減少主軸端的彎曲變形。
(5)主軸箱內有粗、精加工主軸時,最好從動力箱驅動齒輪開始就分兩條傳動路線。
(6)驅動軸直接帶動的傳動軸數(shù)不得超過兩根,以免給裝配帶來困難。
要盡可能把全部主軸中心分布在幾個同心圓上,在各個同心圓的圓心上分別設置中心傳動軸,非同心圓分布的一些軸,也宜設置中間傳動軸,然后根據(jù)選定的中心傳動軸再取同心圓,并用最少的傳動軸帶動這些中心傳動軸,最后合攏傳動軸和動力箱驅動軸連接起來。
(a)所需加工孔為同心圓分布,傳動系統(tǒng)圖如圖1所示:
圖1 多軸箱傳動系統(tǒng)圖
(b)確定驅動軸轉速轉向及其在多軸箱上的位置
由圖2可知1-6、7-12、13-18主軸分別成同心圓分布,故可以分別用一根中間傳動軸來帶動6根主軸的傳動方式。
以鉆孔為例:鉆孔主軸所用驅動軸設為軸19,則由圖可知:
已知A1-19=60,m=2.5,取Z主軸=21 由公式A=所以Z19=27n1-6=448r/min傳動比
由圖可知動力頭齒輪距離擴孔主軸的中心距A0-20=110.5mm,查《組合機床設計手冊》可知,5號動力頭的驅動軸齒輪取Z=22,n=520r/min,由公式得取Z和=55,所以
結合擴孔和鉸孔的有關設計計算,繪制出傳動方案總圖,見圖2
圖2 傳動方案總圖
由于箱體內19、20、21軸的被6根主軸所包圍著,故Z中不可能在主軸箱體內腔內,而應該在箱體后蓋與箱體后壁中間。各主軸直徑如表1所示:
表1 主軸直徑表
各主軸的實際轉速如表2所示:
表2 主軸轉速表
主軸的形式和直徑主要取決于工藝方法、刀具與主軸的連接形式、刀具的進給抗力和切削扭矩。1-6號主軸為鉆孔主軸,它的軸向切削阻力較大,所以選用裝有止推軸承的滾珠軸承主軸;7-12為擴孔主軸和13-18為鉸孔主軸,因其切削阻力較小,所以可以選用滾錐軸承主軸。據(jù)切削用量,查機床夾具手冊,可得:
式中,D—鉆頭直徑;Kp——修正系數(shù);S—每轉進給量
由上述公式計算的結果和查《組合機床設計簡明手冊》選取鉆孔主軸直徑為25mm,擴孔和鉸孔主軸直徑為20mm。驅動軸齒輪的模數(shù)按一下公式確定:
式中:p—齒輪所傳遞的功率(kW);z—一對嚙合齒輪中小齒輪的齒數(shù);——小齒輪的轉速(r/min)
故取模數(shù)為m=4mm,
多軸箱所需功率由一下幾部分組成:
其中p切削前面已經(jīng)算出;
每根軸的空轉功率p空轉可以由《組合機床設計》第一冊機械部分表5-12查得:鉆孔軸的空轉功率為0.059kW,擴孔軸的空轉功率為0.038kW,鉸孔主軸的空轉功率為0.015kW。
每根軸的功率損失p損失,一般可以取所傳遞功率的1%;
所以p多軸箱=7.534×(1+1%)+(0.059+0.038+0.015)×6=8.28kW
多軸箱所需進給力
實際上,為克服滑臺移動引起的摩擦阻力,動力滑臺的進給力應大于F多軸箱。
在多軸箱設計原始依據(jù)圖中確定了主軸的位置、轉速和轉向的基礎上,首先分析主軸的位置,擬定傳動方案,選定齒輪齒數(shù)模數(shù),經(jīng)過“計算、作圖和多次試湊”相結合的方法,可確定齒輪齒數(shù)和中間傳動軸的位置。如圖3所示:
圖3 傳動軸與齒輪分布簡圖
自動設計是相對傳統(tǒng)的多軸箱傳動系統(tǒng)設計過程繁瑣費時,易出差錯而言,為了把我國組合機床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利用電子計算機對組合機床多軸箱傳動系統(tǒng)進行自動設計或者輔助設計,使設計工作者能解放出來,改由計算機按事先研制的程序自動對設計方案進行比較分析,選出最佳方案。同時對零件進行強度、剛度等校核計算,最后自動選擇標準件、通用件,并打印零件明細表、繪制傳動系統(tǒng)圖等。自動設計在很短時間內即可完成整個設計過程,使設計人員避免繁重的手工計算,提高了設計計算效率和質量,縮短了設計周期,并為今后組合機床及自動線的自動設計奠定了基礎,為機械加工中的“無圖紙生產(chǎn)”準備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