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天中
提起劉云,美術界的朋友立即會想起他的油畫創(chuàng)作。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劉云以他個性化形式和抒情性構思,在油畫領域獨樹一幟。近年他的油畫創(chuàng)作又有新的發(fā)展,一種超驗和象征性的感情因素,悄悄進入劉云的畫面。在等待他在這方面的探索成果時,意外地看到他的山水畫作品,我為劉云在藝術上的多樣才華而驚喜,也為山水畫贏得越來越多的后繼力量而欣然。
在中國繪畫史里,山水畫不僅積累了最多的作品,而且達到最高的藝術水平,傳達了最深的民族思緒。在中國山水畫的經(jīng)典作品里,人們可以感受到畫家如何以個性化的方式,將人與山林泉石共處時的心潮思緒表達得淋漓盡致。
隨著外來繪畫的進入,中國和現(xiàn)代科技圖像的迅速發(fā)展,傳統(tǒng)山水畫面臨諸多挑戰(zhàn),而最根本的問題是如何解決自然資源和心靈資源的雙重枯竭。幾十年前由李可染等先生倡導的旅行寫生,早已趨于冷落;對文人筆墨的追求正在超過對個性化形式的重視。應該承認,筆墨情趣的充分發(fā)揮,是符合中國畫生長規(guī)律,也有利于繪畫性表現(xiàn)的,但并不符合山水畫這一畫種的特殊要求。這使目前的山水畫風格和圖式越來越單調(diào)乏味,山水畫最能打動人的那些因素及自然和人的心性相互融會所構成的情境,在眾多山水畫里并不多見。我們并不缺少山水畫,我們?nèi)鄙俚氖悄欠N情景交融的山水畫。
劉云在山水畫領域是一位新手,他有不同層次的課題需要解決,但他也面對整個山水畫藝術所面臨的那些挑戰(zhàn)。從他的山水畫作品里,可以看到一代新人對這些挑戰(zhàn)的回應。我覺得劉云的山水畫作品在兩方面特別值得關注:一方面是他對自然景物的結構性處理,另一方面是他對傳統(tǒng)山水圖式的吸收和改造。他生長在湖南,工作在湖南,三湘山水的特殊風神融入他的感情心緒之中,這使他筆下常帶幽深俊秀的氣象。但他并不將山水實境搬上畫面,而是截取最使他感動的片段,構成宏大的場面。古代山水畫家常以“半邊”、“一角”構成清靈小景,而劉云是以“半邊”、“一角”構成宏大的畫幅。在那里,耀眼的飛瀑流云在幽深的山林間游動,生意盎然的茂林修竹掩映巖壑溪澗,婀娜多姿的竹木枝條與堅硬、挺直的巖石輪廓紋理相映成趣。而用赭石、土黃罩染的農(nóng)舍墻垣,給寂靜的山林增加了人情溫暖。以水墨留白構成的飛瀑和流云,對他的畫面結構具有重要作用,它們分割水墨氤氳,使渾然一體的山林變幻為略具抽象趣味的構圖。在竹木巖壑屋宇的描繪上,劉云保持傳統(tǒng)文人山水的筆法,這使他的畫面有書卷氣,優(yōu)雅恬靜而不喧鬧。同時他機智地調(diào)遣色調(diào)的表現(xiàn)性,讓富于冷暖明暗的色彩與單純而蘊藉的水墨化為一體,這不但使作品顯得鮮活、動蕩,而且體現(xiàn)了山林的季節(jié)特征。作為多年從事油畫創(chuàng)作的畫家,劉云對空間處理頗有辦法,在水墨山水作品里,偶然露出的蒼茫云天,立即破開了山林的擁堵,但他運用空間透視很有節(jié)制,無節(jié)制地運用空間透視,往往會淡化作品的民族文化情味。這是值得許多畫家借鑒的成功經(jīng)驗。
從整體看,劉云近年的山水畫作品,表現(xiàn)了一個真誠從藝的畫家對故土山水的無限眷戀,他的眼睛和心靈一直注視著三湘山水,這才有那些感人至深的山水畫作品。當然,我所看到的這批作品,僅僅是他從事傳統(tǒng)水墨創(chuàng)作的開局之作。如果與經(jīng)典山水畫作品相對照,會感到在整體氣勢和筆墨骨氣方面的不同,似乎靈動纖秀有余而勁健渾厚不足,但這未嘗不是他藝術氣質的本色,相信他會永遠憶念三湘山水,堅守個性氣度,在水墨山水畫方面走出一條風姿獨具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