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達峰
中國戲曲源遠流長,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藝術瑰寶,而太湖一枝梅——錫劇,是我國異彩紛呈的戲曲藝苑中的一枝奇葩,它植根于太湖之濱的魚米之鄉(xiāng),其影響之深遠不僅在蘇南地區(qū),更擴及到江蘇毗鄰的兩省一市——安徽、浙江、上海,為廣大群眾所熱切喜愛。
錫劇繁衍至今,約有近200年歷史,不論是現代戲還是古裝戲,演繹的是尋常百姓的喜怒哀樂,又能體現時代特征。唱腔兼收民歌小調,伴有悠揚動聽的江南絲竹,又海納其他劇種唱腔精華,不斷提高完善。就全國來說,錫劇的名聲本來不小,一度有“華東三大劇種之一”之說,作為江蘇四大劇種之首的錫劇,獨領風騷。到目前為止,錫劇常用的曲調有【簧調】,【大陸調】(這是錫劇的兩大基本曲調),【鈴鈴調】、【迷魂調】、【倒板】、【高撥子】。另外還有 【引路板】、【說頭板】、【太平調】、【金陵調】等,還有從江南民歌小調加以穿插運用,如【九連環(huán)】、【紫竹調】、【繡荷包調】、【湘江浪調】、【媒婆調】等。總之錫劇發(fā)展到現在已有曲調數十種,加上新創(chuàng)作的,以及一些度調,男女腔曲調數不勝數,錫劇的音樂和曲調比較樸素,非常優(yōu)美動聽,富有江南泥土氣息,猶如“小橋流水,涓涓細流,別有一番風味”。
錫劇音樂是歷代藝人集體智慧的結晶,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錫劇音樂無論是在表現形式,或是音樂語匯的運用上均有著鮮明的劇種特色,錫劇音樂是以音樂展示塑造戲中人物形象,推動戲劇矛盾沖突發(fā)展,它與戲劇表演緊密結合,并為戲劇表演服務,凡能流傳下來的劇目都有美妙的音樂。如錫劇《珍珠塔》中的贈塔、跌雪、哭塔、后園會等優(yōu)秀片段;“雙推磨”中的“黃昏敲過”、“推磨”等唱段,現代戲“沙家浜”中的“定能戰(zhàn)勝敵人渡難關”、“紅太陽萬丈光芒”、《海島女民兵》中的“碧海藍天”、“那一年”等等優(yōu)美的唱腔片段。
錫劇最原始的音樂伴奏只是一把胡琴,逐漸擴大到幾件樂器,但總顯得單薄、生硬,不能發(fā)揮音樂旋律的最佳效果,隨著人們對藝術欣賞要求的提高,從事錫劇音樂的藝術人士本身對音樂的追求,以及科技的發(fā)展對錫劇音樂的提高與發(fā)展提供了無限的空間,讓錫劇音樂突顯出它唯美的身姿,讓男女老少更多的人們喜愛上它美妙的旋律。
我們曾講一部經典的電影,觀眾觀看后若干年把劇名忘了,可電影中那好聽的歌曲卻留傳下來,人們在永遠的吟唱。比如:《我的祖國》、《年輕的朋友來相會》、《紅梅贊》、《洪湖水浪打浪》等等。錫劇也一樣,他唱的這一段唱腔出自什么戲,是什么地方唱的,唱的什么內容,這些已不是主要的,他喜愛的是錫劇的音樂與旋律。多少年來,錫劇音樂始終是依附于錫劇之上,依附于演員的唱之上,音樂伴奏是隨唱腔的襯托伴奏形成,它有支聲復調的伴奏形式,固定音型的伴奏形式,復述性的伴奏形式,對比性復調因素等等伴奏形式,錫劇音樂伴奏是錫劇唱腔最有力的支持部分,對唱腔起著烘托作用,它與唱腔、演唱三者緊緊相聯(lián),凝聚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錫劇音樂的一個重要手段是通過音樂唱腔來提示人物的內心世界,以塑造各種人物形象,來表達各種不同的性格和思想感情,對劇情起著“烘云托月”形影相隨的作用。幾十年來,在錫劇音樂工作者的努力下,錫劇音樂的功能和作用正在得到凝聚和發(fā)展,可以這么說,錫劇最根本的發(fā)展是錫劇音樂的發(fā)展,錫劇最有改革與發(fā)展空間的也是錫劇音樂,錫劇最具代表性的藝術特色也是錫劇音樂。如我們宜興市錫劇團一次到蘇北演出,由于錫劇的語言是常錫方言,承演方提出語言可能造成觀眾聽不懂內容,因此,我們把常錫方言全部改成普通話,但錫劇音樂的韻味未變,演出后得到了承演方與觀眾的認可,他們說“觀看了一場高質量演出的錫劇,想不到錫劇音樂如此優(yōu)美……”。事實上錫劇音樂已不是一種單純的伴奏音樂,它已成為一個劇種的標志,它已形成一個音樂的體系,它對錫劇的發(fā)展與提高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越劇是浙江省的最大劇種,我們江蘇也有為數不少的越劇團,越劇和錫劇有著眾多的相似之處,越劇和錫劇是孿生姐妹。但越劇和錫劇的發(fā)展卻有著較大的差距,其中最主要的是越劇音樂的改革與發(fā)展,起步時間比錫劇早,越劇音樂改革的步子和魄力比錫劇大,越劇音樂改革的機遇比錫劇好,越劇最基本的幾句樂曲,居然擴展成舉世聞名的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保豁憳贰傲鹤!?,它的旋律,內涵是越劇,但它超越了它的本身,它使越劇音樂走向了世界,攀越了新的高峰,也為越劇的發(fā)展與提高提供了一個機遇與平臺。和越劇相比,錫劇在很多方面尚需努力,越劇發(fā)展的經驗值得我們去借鑒和學習。
錫劇《雙推磨》是一個老少皆知的傳統(tǒng)優(yōu)秀劇目,它反映了男女主人翁之間的同情與幫助……你幫我,我?guī)湍?,窮幫窮,鄰幫鄰,體現人與人之間需要關愛,社會需要有大愛。錫劇《雙推磨》音樂是本人一貫來喜歡和推崇的,蘇小娥唱的“黃昏敲過”既哀怨又深情;蘇小娥和何宜度的“推磨”活潑、風趣、詼諧,還不時碰撞出愛的火花。這么一出優(yōu)秀的錫劇,抒情而歡樂的錫劇音樂,演了60多年,還是保留著它“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蔽蚁脒@值得我們從事錫劇音樂人士的警醒……
可喜的是,現在在公園里、街頭巷尾,人們帶著的隨身聽、收音機都在播放著錫劇,他們在聽著、哼著,哼著的人和路過的人不一定知道里面唱的什么內容,但他們知道這個旋律,這音樂是——錫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