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
(山東科技大學資源與環(huán)境工程學院,山東 青島266590)
單家村煤礦井田為第四系覆蓋的隱蔽式井田,設計生產(chǎn)能力45萬t/a,礦井現(xiàn)主采3煤層,服務年限61年。為確保礦井安全生產(chǎn),六采區(qū)設計留有防水煤柱195萬t,形成大量呆滯煤量。6311工作面位于六采區(qū)西北部,為六采區(qū)埋藏最淺的一個工作面,為了合理開發(fā)利用煤炭資源,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利用率,延長礦井服務年限,緩解采掘緊張局面,確保礦井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因此提高6311工作面的開采上限具有重要意義。
第四系厚度為157.50~256.48m,平均厚度186.39m,分上、中、下三組,即 Q上、Q中和 Q下。上組由棕黃色黏土、砂質黏土、砂及砂礫相間組成。在8~13m處有一層厚約2~5m的灰黑色淤泥層,層位較穩(wěn)定。本組含砂1~3層,黏土類占80%。中組由棕黃色、灰綠色黏土、砂質黏土、黏土質砂、黏土質砂礫相間組成,黏土中含鐵錳結核,具中至粗粒砂2~6層。本組突出特征是含鐵錳質結核,砂類占優(yōu)勢,即砂占65%。下組由灰綠色黏土、砂質黏土、砂及砂礫相間組成。距底界30m處有一層鈣質層,層位較穩(wěn)定,含砂3~8層,但砂層含黏土質較高,呈半固結狀態(tài),黏土類占60%。與下伏下第三系呈不整合接觸。
第四系下組(Q下)巖性由灰綠色、黃褐色的黏土、砂質黏土及砂層相互組成,夾有中-粗粒砂巖2~10層。在井田范圍內,該組底部與基巖接觸之處有一層厚度(2.93~42.40m)不等的黏土層。采區(qū)內三個鉆孔資料見表1。
由表1可知,6311工作面上覆第四系底界面黏土巖厚度為7.4~42.0m,平均為23.5m。
表1 六采區(qū)第四系底部黏土巖巖性描述表
第四系中含水層與隔水層相互交錯,透鏡體比較發(fā)育,巖性變化比較復雜,按顏色、巖性和富水性劃分為上、中、下三組。其中:上組(Q上)厚47.91~53.31m,平均厚度51.21m,主要由灰黃色、黃褐色砂質黏土、黏土質砂及砂層組成,透水性好,富水性強,鉆孔單位涌水量為2.011L/s.m;中組(Q中)厚46.20~93.96m,平均厚度62.57m,主要由黃褐色夾灰綠色的砂質黏土、黏土及砂層組成,鉆孔單位涌水量為7.14L/s.m;下組(Q下)厚63.35~80.86m,平均厚度72.58m,以黏土質為主,夾1~2層薄層砂巖,大多呈現(xiàn)半固結狀,富水性中等,單位涌水量為0.0971~0.213L/s.m,底部與基巖接觸之處大多為一層厚度不等的黏土層。
單家村井田第四系底部有一層厚度2.93~42.40m的黏土類地層與下伏地層相隔,可起到隔水作用。
根據(jù)鉆孔抽水試驗資料,第四系下組砂及砂礫層松散孔隙含水層單位涌水量為0.0971~0.213L/s·m,3煤頂板砂巖單位涌水量為0.00568L/s·m,且經(jīng)過多年開采,礦井-450水平以上三灰水已疏放。按照鉆孔單位涌水量,含水層富水性等級標準[1]綜合分析,6311工作面開采時覆巖含水層富水性等級為中等-弱富水性,從側重安全角度考慮,定為中等富水性。
近水體下采煤時,應按水體的類型、流態(tài)和賦存條件等,將受開采影響的水體進行分級[2]。根據(jù)地質資料,補7、補8鉆孔及其間的第四系底黏厚度穩(wěn)定,大于21.1m;8-8到補7鉆孔之間底黏厚度最小為7.4m,其下賦存一層厚度6.4m砂層,幾乎直接與基巖風化帶接觸。若回采過程中導水裂縫帶波及該層砂巖,可能導致礦井涌水量增加。綜合分析,根據(jù)相關規(guī)定及分級標準,在松散含水層下進行開采時,確定6311工作面開采時的水體采動等級為Ⅰ級,不允許導水裂縫帶波及松散孔隙弱含水層水體,應留設防水安全煤巖柱。
六采區(qū)內3煤覆巖為泥巖、粉砂巖、細砂巖,在自然狀態(tài)下,巖石抗壓強度為31~70MPa,屬中硬~堅硬巖石;直接底細粒砂巖的抗壓強度為33.54MPa,屬中硬巖石。參照六采區(qū)覆巖巖性和力學測試結果,本采區(qū)3煤覆巖綜合強度為中硬巖石。根據(jù)3煤層覆巖情況,結合巖石強度實測和風氧化狀況,選定導水裂縫帶和垮落帶高度計算公式[3-4]分別如下。
式中:Hli為導水裂縫帶最大高度,m;Hm為冒落帶最大高度,m;∑m為累計采厚,m。
6311工作面3煤層厚度為4.8~10.6m,平均厚度7.2m,設計分為3層開采,煤層采高均為2.4m,帶入式(1)、式(2)分別計算分層開采是冒落帶和倒水裂隙帶高度,見表2。
表2“兩帶”高度計算結果表
防水安全煤巖柱的目的是不允許導水裂縫帶波及水體,其垂高(Hsh)應大于或等于導水裂縫帶最大高度(Hli)加上保護層厚度(Hb)[5-6],即Hsh≥Hli+Hb。
保護層是設計水體下安全煤巖柱時,為安全考慮所增加的巖層區(qū)段,它位于導水裂縫帶與水體底界面之間。根據(jù)防水安全煤巖柱保護層厚度的計算公式[7-8],針對覆巖具體情況,保護層的厚度為:Hb=3∑m/n,其中n為分層數(shù)。根據(jù)公式計算得3煤層分層開采時的保護層厚度為7.2m。所以,得到第1分層開采時,防水安全煤巖柱高度為:Hsh1=(26.7~37.8)+7.2=33.9~45.0m,同理開采第2、第3分層時,防水安全煤巖柱的高度分別為Hsh2=44.1~55.4m,Hsh3=49.3~60.4m。
為保證6311工作面安全開采,綜合考慮風氧化等不利影響,按前述水體采動等級為Ⅰ級留設防水安全煤巖柱[9-10]。3個分層采高均為2.4m,分別留設45.0m、55.0m和60.0m防水安全煤巖柱,比原設計煤柱提高25m。
根據(jù)單家村煤礦多年開采經(jīng)驗,3煤層頂板砂巖水對開采構不成水害威脅;而四采區(qū)最淺部的工作面開采時,未發(fā)現(xiàn)第四系底部沙層水滲入井下。因此,只要6311工作面開采上限確定合理,開采是安全的。
根據(jù)6311工作面內補7、補8鉆孔資料,第四系底界面標高在-111.63~-134.61m之間,按留設的防水安全煤巖柱高度45.0m,確定3煤第1分層安全開采標高為-179.71m,取整數(shù)為-180m。同理,可確定第2、第3分層安全開采標高分別為-190m和-195m。
1)根據(jù)鉆孔抽水試驗資料,結合安全角度考慮,經(jīng)綜合分析,確定6311工作面開采時,覆巖含水層類型為中等富水性。
2)根據(jù)礦井地質報告及井田內鉆孔分析,為確保安全,按相關規(guī)程規(guī)定,確定6311工作面開采時的水體采動等級為Ⅰ級,要求留設頂板防水安全煤巖柱。
3)根據(jù)確定的含水層類型和水體采動等級,按相關公式計算,6311工作面第1分層開采時,第四系防水煤巖柱45.0m,開采上限標高為-180m;第2、第3分層開采時,第四系防水煤巖柱分別為55.0m、60.0m,開采上 限標高 分 別 為 -190m、-195m。
4)6311工作面提高開采上限25m,可多回收煤炭資源9.4萬t,增加經(jīng)濟效益7000多萬元。
[1]煤炭工業(yè)部.礦井水文地質規(guī)程[M].北京:煤炭工業(yè)出版社,1984.
[2]國家煤炭工業(yè)局.建筑物、水體、鐵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設與壓煤開采規(guī)程[M].北京:煤炭工業(yè)出版社,2000.
[3]高延法,曲祖俊,邢飛,等.龍口北皂礦海域下 H2106綜放面井下導高觀測[J].煤田地質與勘探,2009,37(6):35-38.
[4]康永華.采煤方法變革對導水裂縫帶發(fā)育規(guī)律的影響[J].煤炭學報,1998,23(3):262-266.
[5]李志偉,康永華,劉秀娥,等.興隆莊煤礦4303綜放工作面松散含水層下試采研究[J].煤礦開采,2007,12(2):21-23.
[6]劉瑞新.鮑店煤礦5308厚煤層大跨度綜采放頂煤工作面涌水分析[J].煤田地質與勘探,2004,32(S0):175-177.
[7]郭忠平,文志杰,王付清.厚沖積層下厚煤層分層開采提高開采上限的研究[J].煤炭學報,2008,33(11):1220-1223.
[8]柴登榜.礦井地質工作手冊[M].北京:煤炭工業(yè)出版社,1986.
[9]楊德玉.高產(chǎn)高效礦區(qū)建設[M].徐州:中國礦業(yè)大學出版社,2008.
[10]王悅漢,張東至.重復采動條件下覆巖下沉特性的研究[J].煤炭學報,1998,23(5):470-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