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 瑞 鐘 慶華
灰土地基施工具有工藝簡單、取材容易、費用較低、板體性強等特點。現(xiàn)以鳳凰河綜合治理工程主園路施工為例,對灰土地基的施工工序、質(zhì)量控制、易出現(xiàn)的問題及解決方法進行簡要敘述,并提出灰土摻灰量“雙控制”方案,以供類似工程施工參考。
鳳凰河位于安徽省六安市城區(qū)西南,全長33km,城區(qū)段長6.7km,流域面積269km2,其50年和20年一遇設計洪水洪峰分別達到723m3/s、556m3/s。鳳凰河綜合治理工程是一項集園路、橡膠壩、排澇涵、階梯式格賓石籠、生態(tài)擋墻等多種建筑形態(tài)為一體的市重點建設工程。該項工程既是本地區(qū)中小河流治理的典范工程,也是打造西城景觀中軸帶的民生工程,建設成果將惠及全市人民。
灰土是市政道路工程應用最為廣泛的材料之一,鳳凰河綜合治理工程中10.8km主園路地基結構層選用的是10%灰土。嚴格控制灰土地基質(zhì)量是該工程主園路質(zhì)量控制的關鍵所在。
1.灰土的特點:具有強度高、承載力好、造價低廉、板體性強等特點。
2.強度形成原理:其強度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石灰與細粒土的相互作用。一是土中摻入適量的石灰,經(jīng)最優(yōu)含水量壓實后,既發(fā)生力學作用,也發(fā)生物理化學作用。在這一系列作用發(fā)生的同時,形成了石灰土基層的強度;二是由于石灰與土之間發(fā)生了一系列相互作用,使土的性質(zhì)發(fā)生根本改變。與原素土相比,初期表現(xiàn)在土的結團、塑性降低、最優(yōu)含水量增大和最大密度減小等,而后期變化主要表現(xiàn)在結晶結構的形成,土的強度與穩(wěn)定性的提高;三是石灰加入土中發(fā)生的物理與化學反應主要有離子交換、Ca(OH)2的結晶、碳酸化合物和火山灰反應,結果使粘土膠粒絮凝,生成Ca(OH)2、CaCO3等晶體和含水硅、鋁酸鈣等膠結物。這些膠結物逐漸由膠凝狀態(tài)向晶體狀態(tài)轉化,致使石灰土的剛度不斷增大,強度與水穩(wěn)定性不斷提高。
3.灰土基層的優(yōu)缺點?;彝粱鶎拥膬?yōu)點:板體性好,強度較高;強度隨著齡期的增長而增長;垂直變形小,能使路面表層保持較好的平整度;水穩(wěn)定性較好。灰土因此成為水文狀況不良路段和缺乏砂石地區(qū)修建路面基層的較好選擇。缺點:耐磨性較差;低溫季節(jié)施工時強度增長較慢,影響路面施工;抗凍性能較差,容易產(chǎn)生干縮和凍脹裂縫;遇雨施工,灰土易成泥漿,難于壓實。
施工人員應按照圖紙確定路槽位置,劃清邊線,認真清理路基用地范圍內(nèi)的樹枝、雜草。兩側路肩應留有適當距離的施工作業(yè)面,便于壓實。路基兩邊應開挖臨時排水溝,以利雨天排水。施工人員在下承層整理通過驗收后,應向施工班組進行技術交底,制定具體詳細的施工方案,明確施工流程,把握質(zhì)量控制關鍵點。
1.石灰:將生石灰運進施工現(xiàn)場時,應選擇寬且地勢較高的場地集中堆放。生石灰塊應在使用前7~10d內(nèi)充分消解。消解后的石灰粒徑≤5mm,其濕度應保證既不會產(chǎn)生揚塵,也不會過濕成團。
2.土:應選用塑性指數(shù)(wp)在10~20的粘性土,土中硫酸鹽含量≤0.8%,腐殖質(zhì)≤10%。
要根據(jù)施工需要配置機械設備,詳見機械設備表。
機械設備表
1.施工人員應結合現(xiàn)場實際對主園路合理分段、分塊施工,在劃定的路段中依據(jù)路段面積、松鋪厚度,大致估算出上土量,使用裝載機將土卸在路段中。
2.施工人員應先用推土機對路段中的土料粗平,然后人工配合平地機精平。精平后應采取挖深法對松鋪厚度自檢復核。
3.對自檢后的土層,應灑水并使用光輪壓路機靜壓,確保路面平整,利于石灰均勻鋪攤。
10%灰土的攤灰量應換算成相應的石灰與土的體積比進行控制。質(zhì)量比換算成體積比應依據(jù)現(xiàn)場土質(zhì)及消解后石灰測定的密度進行,施工人員根據(jù)路段面積、上土厚度、體積比可計算出該路段需要的上灰量。現(xiàn)場應按此上灰量使用裝載機大致布灰,推土機粗平,然后人工配合精平。精平后應對上灰量進行復檢,合格后才可進入下道工序。
灰土攤鋪結束后應用旋耕機翻拌2~3遍,拌合時應控制好旋耕機的拌合深度及行駛速度,速度一般控制在5~7m/min,旋耕機各行程間的搭接寬度應≥30cm。在橋涵兩端拌合時,旋耕機應人工配合橫向進行兩個單程拌合,確保拌合均勻。拌合后應滿足的條件:拌合深度適宜;混合料沒有離析現(xiàn)象,色澤一致,無灰條、灰團和花面;混合料粒徑合乎要求且含水量均勻適中;灰土路無土坎、溝槽等,平整度較佳。
1.應遵循“先兩邊后中間,先慢后快”的原則,碾壓前兩遍的速度為1.5~1.7km/h,之后為2.O~2.5km/h。壓路機應保證橫向重疊寬度不少于半輪寬,輪跡應有1/3~1/2的重疊,做到無死角,以確保壓實度和施工質(zhì)量。
2.應按照光輪壓路機靜壓1遍→平地機刮平→振動壓路機碾壓5~7遍→壓實度檢測的順序進行碾壓施工。利用振動壓路機碾壓時,應采用灌沙法,按每20m隨機檢查1處的原則做壓實度檢測,待壓實度滿足設計要求后碾壓才可結束。
施工時如遇接口,應采用搭接法加以處理。先預留3~5m不進行碾壓,等進行后一段施工時,添加部分石灰到前一段并與后一段一起碾壓。
應盡量在當天完成灰土碾壓,碾壓成型后應及時均勻灑水,保溫養(yǎng)生,避免表面干濕交替。養(yǎng)生期間應封閉交通,避免重車行駛或調(diào)頭行駛對成品的破壞。
鳳凰河綜合治理工程主園路路基采用的是10%的灰土。《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guī)范》規(guī)定,石灰劑量是以石灰質(zhì)量占全部粗顆粒干質(zhì)量的百分率表示的。而在實際施工中,多以質(zhì)量比換算出的體積比來控制含灰量。
1.質(zhì)量含灰比與體積含灰比之間的關系
目前,學術界尚未對含灰比給出統(tǒng)一的規(guī)定,但考慮行業(yè)習慣與實際操作性,含灰比一般采用體積含灰比表達,如施工中常采用的2:8灰土或3:7灰土等,均采用體積含灰比的表達形式,其換算為質(zhì)量含灰比,大概為8%和14%。
設體積含灰比為q,質(zhì)量含灰比為p,a為土與石灰的干密度之比,則密度可使用輕型擊實儀測定。
當a分別是1,2,3時,質(zhì)量含灰比與體積含灰比關系見下圖。
質(zhì)量含灰比與體積含灰比之間的關系
從圖上可見,a=1時,體積含灰比與質(zhì)量含灰比呈線性關系,隨a值不斷變大,其關系曲線曲率越大,越往上凸起。
2.鳳凰河主園路灰土地基摻灰量的“雙控制”
(1)攤鋪厚度控制:鳳凰河路基采用10%的灰土。以Ⅴ標為例,消石灰的堆積密度為0.71t/m3,土的最大干密度為1.86t/m3,0.97壓實度對應干密度為1.8t/m3。則單位體積中灰土的總質(zhì)量是1.8t,灰的質(zhì)量是灰的體積是1m3的灰土攤在5.2m長、0.2m高的灰土層上,就有0.961m寬,見單位體積灰土模型圖。
單位體積灰土模型(cm)
鳳凰河各標段摻灰厚度
(2)過磅總量控制:10%的灰土上在5.2m寬的路基上,以鳳凰河Ⅴ標為例,0.231m3的消石灰可攤0.961m長,那么換算到100m長時就有24.04m3的消石灰。其重量就有24.74×0.73=17.55t=1 754kg。量化以后,施工人員就能通過消石灰過磅重量對上灰量進行有效控制。100m灰土路基施工就過磅17 547kg的消石灰,確保上灰量滿足要求。過磅以后,17 547kg的消石灰按10m一段,每段傾倒1 755kg,整平之后,施工單位應復測攤鋪厚度有沒有達到4.6cm,進而控制上灰質(zhì)量。
1.含水量的控制是保證灰土地基質(zhì)量的重點。控制好含水量,灰土基層就會表現(xiàn)出應有的強度與板結結構,易達到設計密實度。施工人員應使含水量保持在最優(yōu)含水量的±2%,并防止灰土干縮裂縫的出現(xiàn)。
2.主園路施工正值酷暑季節(jié),灰土易失水且素土中粉粒含量多。故施工過程中應分別在下承層整理、攤鋪素土整平、攤鋪石灰整平、灰土拌合整平四個環(huán)節(jié)中進行適時的灑水養(yǎng)護。當氣溫特別高時,還應在碾壓過程中灑水,有效保證含水量,壓實度符合設計要求。
1.原因:一是石灰攤鋪不均或攤鋪厚度過厚導致拌合不徹底;二是土的塑性指數(shù)過高,含水量太大,有不易破碎的石塊。
2.解決方法:旋耕機拌合前應將鏵犁一次犁到底層,將素土翻到石灰面層之上后,再使用旋耕機充分拌合直至灰土色澤均勻,沒有花白現(xiàn)象出現(xiàn)。
1.原因:一是高溫狀態(tài)下施工,灰土水分易蒸發(fā),未及時灑水養(yǎng)護;二是雨天覆蓋不及時,排水溝排水不暢。
2.解決方法:高溫天氣施工時,在拌合過程中應密切關注灰土的含水率,適時灑水。為避免雨天雨水浸泡灰土成品,施工單位應及時進行覆蓋保護,同時在施工路基兩側開挖排水溝,保證灰土成品不受損壞。
1.原因:一是灰土缺料找補;二是壓路機碾壓次數(shù)過多,致使灰土上下層含水量即干濕程度不同。
2.解決方法:施工人員應嚴格遵守“寧高勿低”、“寧鏟勿貼”的原則,禁止用薄層補貼的辦法進行找平。壓路機應嚴格按照規(guī)定工序進行碾壓,確保灰土內(nèi)部含水率均勻分布。對于接近最優(yōu)含水量的灰土,其簡單鑒別的方法是,用手去捏灰土,可成團,較費勁,手掌無水??;灰土團自50cm處落地散成蒜瓣形塊狀,自lm高處落在堅實地面即松散,則表明含水量接近最優(yōu)。
1.原因:過燒石灰的存在和生石灰消解不當?shù)取O夂蟮幕彝林谢蚨嗷蛏俚卮嬖谥形赐耆獾纳翌w粒。當基層材料被壓實形成板體后,這些生石灰顆粒開始慢慢吸收水分進入消解過程。消解過程中發(fā)生體積膨脹,使路面結構隆起、開裂,進而發(fā)生“拱蘑菇”現(xiàn)象。由石灰的消解過程可知,生石灰消解的需水量為生石灰質(zhì)量的32.13%,由于石灰消解過程中水分的流失和放熱時水分的蒸發(fā),實際加水量往往達到理論需水量的23倍,消解中石灰體積可膨脹至原體積的1~2.5倍。這些不確定因素使得加水量變得很難控制。
2.解決方法:施工時,生石灰堆碼高度應≤3~4m,以水能澆透為宜。在消解過程中不可對石灰進行擾動,以防消石灰粉裹覆生石灰,阻斷水分與生石灰的通道。對于生石灰的消解,可在挖方區(qū)做一個大坑當作生石灰消解池,將計劃一次拌合的生石灰倒入池中,用噴灑的方式進行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