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南欣
異位妊娠指胚胎種植于子宮腔以外的任何部位,臨床上以輸卵管異位妊娠常見。異位妊娠是婦產科常見的急腹癥,典型癥狀有腹痛、包塊破裂、陰道不規(guī)則出血。早孕期的常規(guī)婦科彩超檢查,使得很多異位妊娠包塊破裂前已被確診。對于年輕有生育要求、害怕手術的未破裂異位妊娠患者,可以藥物保守治療。常用的藥物有甲氨蝶呤、米非司酮。本研究以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治療異位妊娠,并與單用甲氨蝶呤作對比,觀察兩組不同的臨床療效?,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本院確診為異位妊娠、且均符合異位妊娠藥物保守治療標準的患者56例,隨機分成A組和B組,每組28例。A組用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治療,B組用甲氨蝶呤治療。所有患者平均年齡(25±7.8)歲;兩組患者身高、體重、胎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包塊大小、血β-hCG值、肝腎功能和血常規(guī)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異位妊娠藥物保守治療標準 (1)無藥物治療的禁忌證;(2)輸卵管妊娠未發(fā)生破裂或流產;(3)輸卵管妊娠包塊直徑 <4 cm;(4)血 β-hCG<2000 U/l;(5)無明顯內出血[1]。
1.3 治療方法 A組按50 mg/m2單次劑量肌肉注射甲氨蝶呤,同時口服米非司酮100 mg,2次/d,連服3 d,共600 mg;B組按50 mg/m2單次劑量肌肉注射甲氨蝶呤。治療效果不明顯仍符合保守治療標準者第2周重復肌肉注射50 mg/m2甲氨蝶呤。
1.4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腹痛、陰道流血情況;婦科彩超復查包塊大小;測第7天血β-hCG下降情況;觀察治愈、有效和無效情況;監(jiān)測肝腎功能,白細胞數量及惡心、嘔吐、口腔潰瘍等癥狀。
1.5 療效標準 治愈:腹痛消失,包塊縮小,血β-hCG降至正常;有效:腹痛消失,包塊縮小,血β-hCG下降緩慢,需增加治療療程;無效:腹痛未消失,包塊未縮小,血β-hCG升高或未下降,包塊破裂,轉手術治療。治療總有效率=(治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6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 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血β-hCG及不良反應比較 A組治療后第7天26例血β-hCG下降高于15%,僅2例血β-hCG下降小于15%;B組治療后第7天21例血β-hCG下降高于15%,6例血β-hCG下降小于15%。兩組血β-hCG下降高于15%的比例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組28例均未出現肝腎功能、血常規(guī)異常。5例分別出現惡心、嘔吐、口腔潰瘍。B組25例肝腎功能、血常規(guī)正常。9例分別出現惡心、嘔吐、口腔潰瘍,其中3例出現白細胞下降。A、B組有一項或一項以上異常者分別為5例、9例,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A、B兩組血β-hCG下降高于15%的例數及不良反應例數比較 例(%)
2.2 兩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A組治愈26例;有效1例;無效1例。B組治愈21例;有效4例;無效3例。A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6.5%,B組為89.3%,A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B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A、B兩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例(%)
異位妊娠包塊破裂常致腹腔大出血,嚴重時休克,手術治療率增加[1]。產前檢查的普及和婦科B超和血β-hCG的檢測,使得大部分異位妊娠在妊娠包塊破裂前已被確診。異位妊娠有期待治療、藥物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三種方法。近年來異位妊娠患者增多且有年輕化的趨勢。對于符合保守治療標準無藥物治療禁忌證的要求保留生育能力的年輕患者,可行藥物保守治療。研究發(fā)現采用藥物保守治療異位妊娠后輸卵管的再通率、妊娠率高于保守手術者,對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尤為適合[2-3]。臨床常用甲氨蝶呤保守治療異位妊娠。甲氨蝶呤能抑制胚胎滋養(yǎng)絨毛細胞的增生,導致胚胎組織壞死,從著床部位脫落,最后慢慢被吸收。本研究中A組治療后第7日血β-hCG下降百分比高于15%的占26例,而B組血β-hCG下降百分比高于15%的占21例,兩者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表明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抑制胚胎滋養(yǎng)絨毛細胞增生,下降血β-hCG的效果確切有效,安全性增高,降低絨毛細胞繼續(xù)生長發(fā)育,最后破裂的風險。聯合婦科陰道彩超檢查,B組有3例患者血β-hCG升高,包塊增大,改手術治療。
米非司酮為孕激素拮抗劑,在血液中可競爭孕酮受體,抑制孕激素發(fā)揮活性,使妊娠組織變性、壞死。患者服用米非司酮后血清孕酮水平下降,胚胎停止生長發(fā)育或發(fā)育遲緩,導致胚胎死亡、枯萎。本研究運用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治療異位妊娠,從兩方面抑制滋養(yǎng)細胞的生長,導致血β-hCG下降的水平比單用甲氨蝶呤強,有效降低包塊增大、破裂的風險,提高了藥物保守治療的安全性,并減少注射甲氨蝶呤的劑量,降低手術治療率,和陳東梅、張玲[4-5]的研究結果一致。本研究發(fā)現兩藥聯合治療異位妊娠過程中胃腸道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單用米非司酮組,骨髓抑制副反應也無增加[6]。
大劑量甲氨蝶呤長期運用導致消化系統(tǒng)、骨髓造血系統(tǒng)、泌尿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出現不良反應[7-8]。但治療異位妊娠中常見的不良反應為惡心、嘔吐和白細胞減低[9]。本研究中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治療異位妊娠,降低甲氨蝶呤整個療程中的劑量,減少骨髓抑制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并提高了藥物保守治療的安全性和治愈率。楊智[10]研究發(fā)現聯合組輸卵管復通率高于單用甲氨蝶呤組,如聯用中藥綜合治療異位妊娠,可有效提高保守治療成功率,多數患者達到輸卵管再通、再次懷孕的良好療效[11-12]。
[1]樂杰.婦產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54,109.
[2]歐俊,吳效科,周珊英.異位妊娠的治療現狀[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3,19(5):309-312.
[3]周秀芬,徐運川.米非司酮聯合氨甲喋呤保守治療異位妊娠臨床療效觀察[J].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2010,45(4):591-592.
[4]陳東梅.米非司酮聯合氨甲喋呤保守治療宮外孕臨床觀察[J].吉林醫(yī)學,2012,33(16):3450-3451.
[5]張玲.異位妊娠藥物治療兩種方案比較[J].藥物流行病學雜志,2006,15(3):142-143.
[6]孫麗.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治療輸卵管異位妊娠療效觀察[J].臨床研究,2012,32(6):100-102.
[7]曾慶香.米非司酮與甲氨喋呤治療異位妊娠的臨床觀察[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0,17(4):58-66.
[8]羅正蓮.保守治療異位妊娠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1,8(5):173-174.
[9]邴慧香.中藥+甲氨蝶呤+米非司酮治療異位妊娠的臨床觀察[J].當代醫(yī)學,2012,18(22):145-146.
[10]楊智.米非司酮聯合MTX治療異位妊娠臨床效果分析[J].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2012,12(4):53-54.
[11]田銀霞.綜合治療異位妊娠療效觀察[J].臨床研究,2012,9(6):31-32.
[12]楊曉虹.60例異位妊娠保守治療的效果觀察[J].吉林醫(yī)學,2012,33(21):4609.